李斯特在巴黎听了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后,不禁被其色彩丰富的管弦乐技法与文学内容相结合的形式所折服。

不过他并不愿落入传统的四乐章和奏鸣曲式的固定概念中,而是想开拓“寓文学于音乐中”的新路,因此,这种创新概念促使他开创了“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

李斯特一共作有13首交响诗作品,包括:根据哥德同名戏剧而作的《塔索》,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的《奥菲欧》《普罗米修斯》,根据雨果同名诗作而作的《玛捷帕》、取材于莎士比亚同名悲剧的《哈姆莱特》等。

其中,第三号《前奏曲》(Les Preludes)是全部交响诗中最著名的一首。

01

李斯特《前奏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47年,李斯特在俄国演出时,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当时票价是10卢布,可是有位贵妇人竟花了1000卢布买下“黄牛票”,她便是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她非但花巨资为音乐会捧场,还决定放弃一切愿和李斯特结合,结果遭到阻挠,此事对李斯特产生极大影响。

1844年,李斯特曾根据奥特朗的诗作《四元素》(狂风、海浪、星辰、大地)创作了四首男声合唱曲,于1848年他为这一组合唱曲写了管弦乐前奏曲,后来又将其改编成一部独立的交响诗。

作品取材于法国浪漫派诗人拉马丁(Alphonse de Lamartine)的诗集《诗的冥想》中的一节,其意为:我们的一生都是那首未知之歌的前奏曲。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于1856年出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交响诗的序奏,朦胧的意境犹如人生地平线上露出淡淡的曙光,接踵而来的长号、大管和低音弦乐器强奏出雄伟的主题,好像一个巨人站起在广袤浩荡的大地上,圆号和木管乐器轻吟的抒情音调,不过是风暴来临前的寂静,刹那间从地底升腾起一股旋风,召来了弥漫整个弦乐声部的不祥阴云。

当暴风雨逐渐平息下来后,人生的舟楫驶向了光明的彼岸。蓦然的一声响亮和弦,缓缓打开了这首交响诗再现部的大门。在这里李斯特没有按传统奏鸣曲式的再现方式,而是逆向进行,从连接部主题到副部主题,最后回到主部的主题再现。

再现部的主题,已不再是温柔的梦境,而是铿锵的行进,犹如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壁画,镌刻着人生旅途的坎坷和艰辛,最后,乐曲在壮阔宏伟的凯歌声中结束。

拉玛丁的诗篇,对人生充满悲观消沉之意,而李斯特的这首《前奏曲》,似乎没有死亡的阴影,而是展示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乐观主义的歌颂,因此也被称为“人生前奏曲”

卡拉扬&柏林爱乐

李斯特交响诗曲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李斯特《前奏曲》的权威演绎,来自卡拉扬与柏林爱乐乐团,作品录制于1967年,此时皆处于巅峰时期的他们,将最好的状态保留在这份录音中。质感鲜明的录音再现了柏林爱乐庞大的动态,乐队演奏几乎没有技术上的败笔。

另外,专辑中还收录有李斯特根据雨果同名诗作而作的《第六号交响诗“玛捷帕”》,与《前奏曲》录音时间不同,此曲灌录于196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51年,李斯特开始将这首原为钢琴曲的《玛捷帕》改编成交响诗,并在终曲中增写了新的哥萨克主题,这样,交响诗在篇幅上就比钢琴曲更大。

交响诗《玛捷帕》最后完成的时间约在1854年春。在这部交响诗中,李斯特揭示了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苦难走向胜利的普遍规律。

19首《匈牙利狂想曲》在李斯特钢琴作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辑中收录的《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作于1847年,是题献给特里基伯爵的独奏钢琴曲,后来于1851年出版,之后经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杜普勒改编成管弦乐版本,于1875年出版,当年李斯特亦推出了双钢琴版本。

卡拉扬与柏林爱乐这一份李斯特作品名演录被许多当代乐评人视为“这个合作团体最高的艺术成就之一”,并认为后世的论者若要谈论他们的艺术成就,第一个要看的就是这份诠释。

卡拉扬的“卡式音响美学”与对管弦乐团音色技法呈现与李斯特的音乐相互融合,使之成为无可取代的典范级演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同等的理解和喜爱,卡拉扬与柏林爱乐乐团在同一时期,也灌录下捷克知名作曲家斯美塔那著名交响诗《我的祖国》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

上世纪80年代,卡拉扬与维也纳爱乐乐团也灌录了这一乐章(与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一并收录在“金装卡拉扬”的一辑中)。乐迷可听这一乐章,对比两者不同的韵味。

▲卡拉扬&柏林爱乐版“伏尔塔瓦河”

▲卡拉扬&维也纳爱乐版“伏尔塔瓦河”

卡拉扬麾下的柏林爱乐乐团充满高亢的激情,展现出指挥家与乐团之间那种丝丝入扣,相得益彰的配合,将李斯特、斯美塔那交响诗诠释的神采飘逸、大气磅礴,荣获《企鹅唱片指南》三星评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装进口】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李斯特:交响诗曲集&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之“沃尔塔瓦河”》

(德版CD)

扫码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