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军恢复了中断二十三年的军衔制度,实行了新式军衔,因为授衔时间是1988年,所以这次授予的军衔也被称为“88式军衔”。在“88式军衔”中,第一批授予上将军衔的一共有十七人,其中一人名叫李德生,不仅是一名老红军,而且还是“55式军衔”的少将。
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李德生真正受到重用是在1966年开始的十年浩劫时期,当时安徽因为“武斗”的关系,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时任十二军军长的李德生率领十二军前往安徽“支左”。在“支左”过程中,李德生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促成了当地造反派的“大联合”,为成立安徽省革委会创造了条件。
那段时期,李德生的平息武斗、稳定局势的举措,也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一开始,毛主席并不认识李德生,但经过几次会议后,李德生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主席也决定调李德生进京工作。
1969年7月,李德生正式被调到中央,除了继续兼任安徽的职务之外,他还进入军委办事组,固定管理军委办事组的总政工作。其实,这个职务相当于担任总政治部主任,因为当时军队的工作都由军委办事组管理,李德生负责总政,相当于担任总政治部主任。
需要说明的是,刚到北京的李德生是没有担任总政治部主任的,不过,这个问题却在李德生进京之前讨论过。在讨论过程中,军委办事组成员、时任公安部部长的谢富治反对李德生担任总政治部主任,他说:“李德生是带兵打仗的人,不是搞政治工作的,不适合做政治工作。”
毛主席听谢富治说完之后很不高兴,反问谢富治:“李德生不适合,你就合适?”谢富治哑口无言。不过,此时还有一股势力反对李德生担任总政治部主任,这股势力就是掌管军委办事组的“黄、吴、邱、李”,当时黄与邱一个担任总参谋长,一个担任总后勤部长,他们也想在另外两人中选择一人担任总政治部主任,这样他们就能控制三总部了。
毛主席对他们的计划洞若观火,调李德生进入军委办事组并且管理总政工作就是毛主席提议的,而且毛主席也支持李德生担任总政治部主任。在这种背景下,“黄、吴、邱、李”就以军委办事组的名义写了一份报告:“建议李德生同志任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或主任。”
按照以往惯例,毛主席划圈批阅,然后“黄、吴、邱、李”就可以在背后操作,任命李德生为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后面再找机会让自己人担任总政治部主任。不过,这次毛主席在报告上批示了“同意”两个字,至于同意那种职务,没有写,中办便把文件退回了军委办事组。
1969年12月10日,中央再次明确李德生担任总政治部主任,要求军委办事组按照规定申报办理,“黄、吴、邱、李”的计划落空,此后李德生正式担任了总政治部主任,不过,直到四个月后才在全军宣布。后续李德生继续受到重用,担任了北京军区司令员,并在“十大”会议期间当选为常委,成为一名正国级干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