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随着美国介入朝鲜战争,战火不可避免地烧到我国境内。在这一前提下,毛主席和中央经过研究后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
抗美援朝决策也是毛主席一生中最难作出的决策之一,彭德怀也说过:“这个决心不容易定心,这不仅需要有非凡的胆略和破例,最主要的是要具有对复杂事物的卓越洞察力和判断力。而历史的进程也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正确。”
尽管毛主席作出这一正确决策,但我们面前还存在许多困难,比如说武器装备、兵力等等。就在彭德怀为如何制定作战战略发愁时,一位名叫吴绍周的国军战犯提出了两条计策,也为志愿军的战术打开了新的思路。
吴绍周所提出的两条计策对打击美军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毛主席知道后当即下达一条指示:“提前特赦吴绍周!”
那么这位名叫吴绍周的人究竟是谁呢?他出了怎样的计策,竟能让毛主席下达这样的指示?
驰骋中原,获得第一枚三等云麾勋章
吴绍周1902年出生在贵州省天柱县一个农村里,因为家里太过贫穷而租赁陈姓家中的田地耕种,还曾在克寨大路边开过饭店。吴绍周的母亲在他8岁那年去世,9岁时父亲又娶了一名妻子,他便由继母抚养,生活十分艰辛。
1917年6月,吴绍周高小毕业后来到天柱旧制中学第三期读书,并于1921年12月毕业。不过非常可惜的是由于家境太过困难,吴绍周没能到省外继续读书,最终在父亲的同意下,离开家庭考入贵州学生营充当学兵。
从这以后,吴绍周便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吴绍周
1925年12月,吴绍周从贵州讲武堂毕业后,从一名小小的见习干起,一步步成长为排长、连长、营长、军长等,他还参加过北伐和抗日诸多战役。
吴绍周身上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次战役开始前,他都会有一番精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战斗期间,吴绍周指挥士兵们和日军战斗;战役结束后,他又会召集干部开会,虚心检讨得失。
在这一前提下,吴绍周的部队越战越强,不管什么时候总是保持着充分的战斗力和常操胜算的把握。吴绍周的“善战”,也就在此。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日战争第一次战役“南口战役”中,王仲廉担任师长,吴绍周则担任参谋长。众所周知参谋长的任务是在指挥所替师长出谋划策,但王仲廉却派吴绍周率领一个支队的兵力去打仗,从这里足以看出吴绍周指挥打仗的能力有多强了。
在八年抗战中,国民党军队很少有这种勇猛兼备的军师。吴绍周不仅仅是在扮演运筹帷幄的神算军师,更是率领一股东拼西凑的部队前往求援军情,并在危机时令战局趋于稳定,这在同军参谋长中更是十分少见的。
第二次便是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当时吴绍周是110师的副师长,师长则是张珍。张珍之前是一位老军阀,他不喜欢管事,因此全是吴绍周指挥110师在台儿庄西北翼战斗,这对保卫台儿庄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吴绍周指挥士兵们抗击日军功不可没,但非常可惜的是关于这些战史记载太少。台儿庄战役结束后,日军包围徐州一个向德国购买的大炮营,士兵们撤不出来,上级当即让110师保卫突围。
当时吴绍周已经从副师长晋升为该师师长,他接到上级命令后立刻率领全师士兵和日军拼杀。经过激烈的战斗后,吴绍周成功保卫突围,并令重炮营保全到了后方。
1940年,吴绍周率部在鄂北两次进攻高城,击溃日军第3师团的主力,并收复了高城。紧接着吴绍周率部进攻长岭岗日军坚守的据点,经过五天五夜激烈的战斗后,终于成功夺下长岭岗。
由于吴绍周频频在抗日战场上立下战功,因此国民党中央军委会授予他三等云麾勋章。勋章在身,吴绍周部越战越勇。
5月16日,33集团军司令张自忠殉难,吴绍周得知后连忙率部赶往湖北宜城解围,随后又转战新野、舞阳等地。
1941年,吴绍周部攻克了郑州和漯河。这年冬天,吴绍周升任85军副军长兼110师师长。1942年3月,吴绍周升任13军军长;1943年调任85军军长,紧接着前往郑州,兼任郑州河防守备司令,担负起固守黄河的责任。
有了吴绍周部的固守,尽管日军虎视眈眈地注视着黄河南岸,但他们却不敢越雷池半步。
1944年2月,华北方面的日军按照大本营的“一号作战纲要”,制定了河南会战的计划。日军打算投入整个华北方面军总兵力的二分之一,共15万人,由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除此之外还有伪军张岚峰部、孙良诚部等在汴新一带配合。
2月19日黎明,日军第22连队一支共300人的先遣挺进队奔袭郑州城下,日军第37师团郑州挺进队的主力也接踵而至。
据守在郑州的便是吴绍周所率领的第85军,第85军的士兵和日军激战了整整一天一夜,于20日下午向郑州西面撤退。吴绍周部在登封、嵩县、洛阳一带和日军展开争夺战,给敌军十分严重的伤害。
威震西峡口,获得第二枚三等云麾勋章
1945年,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在我国领土上肆虐的日军已是强弩之末。尽管如此,日军还不肯放弃,他们继续向我国人民进行疯狂地反扑。
4月,盘踞在河南嵩县、鲁山的日军坂垣师团和近卫师团,企图向伏牛山区进攻,以此来占领潼关,从而威逼西安。吴绍周率领85军的士兵们驻守在河南嵩县以西的潭头、庙子附近,方便监视鲁山和嵩县城内的敌军,从而固守伏牛山要点。
4月29日,吴绍周接到前方传来的情报:“日军数万已从南阳进犯到镇平县城,当天下午就能抵达西峡口。”吴绍周当即召集各师团长开会,进行下一步计划的部署。
吴绍周在会上命令23师的张振坤带领68团从西峡口推进到内乡,以此来迟滞日军的行动;黄子华带领23师主力部队在西峡口西南高地构筑工事,等敌军深入;李守正率领55师在西峡口西北高地构筑工事,和黄子华部互为犄角;伏牛南面驻守庙子的唐夔甫团则占领老界岭,等待命令向南出击。
在吴绍周的部署下,南、北、西三面形成了一个口袋阵,就等日军钻入,一网打尽!
5月3日,日军大摇大摆地入侵内乡城,令其感到意外的是他们并没有受到中国军队的阻拦。5月5日,日军继续西进,没想到在这里却遇到了23师68团的阻击,他们只能滞留在内乡。
5月9日,日军坦克向西峡口东面推进,步兵则向西峡口以北高地进行猛攻。事先埋伏在工事里的55师李守正一部和23师69团连忙出来痛击日军,一时间枪炮声乱响,震耳欲聋,战斗异常激烈。
日军指挥官见状连忙挥着指挥刀,命令日军向高地冲锋。随着枪炮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日军的尸体一个个倒下,然后滚下高地。日军指挥官见步兵没能得逞,便命令坦克部队向西峡口寨子猛冲。早在此处严防的战防炮队及时出击,弹无虚发,不到15分钟,日军的坦克便被中国军队给击败了。
不管是步兵还是坦克部队,都已被击溃,尽管如此日军还是不肯放弃,他们又组织了第二、第三次冲击。每冲击一次,日军就要增加几辆瘫痪的坦克。经过四天激烈的战斗,日军还是没能前进一步,反而被吴绍周部连续击毁数十辆战车和击毙数百名日军。
为了扩大这一战果,吴绍周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他们先是退出西峡口阵地,然后南北夹击,前后包围,将日军牢牢困在圈内,紧接着吴绍周命令55师撤退到重阳店以北的山地进行埋伏,23师则撤退到重阳店以南的山地进行埋伏。
师长李守正和黄子华收到命令后,连忙日夜行军从西峡口沿河西公路分别向重阳店的南北山地转进。85军军部则在西坪东边的小村庄,设立战地指挥所。
5月15日,日军坦克和步兵部队从西峡口向重阳店进犯,他们企图通过西坪、秦岭等地进入陕西,从而进一步“清剿”。当日军先头战车和骑兵来到重阳店以西的隘道时,他们遇到了85军战防炮队的猛烈轰炸和78军、43师的顽强阻击。日军遭到轰炸后没有反击,反而按兵不动,四处观察。
正当日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前进的时候,下午4点,黄子华带领23师从南、李守正带领55师从北同时向重阳店进攻,南北夹击,打得日军晕头转向,四处逃窜。
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当天晚上,敌我双方又开始了夜战和近战,直到第二天凌晨,日军巡视300多人,这才肯仓皇退出丁河。日军还没来得及喘息,又被伏牛山守军廖运周师所堵截,日军只能继续后退,直至退到西峡口河西高地才站稳脚跟。
廖运周
令日军没想到的是,尽管他们逃至西峡口河西高地,但廖运周师仍追到了这里,和日军形成对峙。
在西峡口和重阳店两次战斗中,吴绍周所率领的85军共歼灭日军2000余人,俘虏3000多名日军,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吴绍周再次被国民党中央军委会授予三等云麾勋章。
黄维、吴绍周等国军将领被俘
1948年11月8日,也就是我军发起淮海战役的第三天,国民党集结在河南确山、驻马店地区的华中“剿总”指挥的黄维兵团开始东进,增援淮海战场。
除此之外,蒋介石还命令已经南撤的孙元良兵团立即返回徐州,并组织刚从东北等地撤下来的部队组成新的兵团,增援淮海战役。就这样,在徐州到蚌埠地区,国民党共集结了80多万兵力,准备和我军进行决战。
向徐州驰援的第12兵团司令官黄维是蒋介石的嫡系心腹,而他所率领的第12兵团则是1948年9月在汉口组建的。第12兵团下辖4个军,分别是第10军、14军、18军和85军,还有一个快速纵队,总兵力大约有12万人。
白崇禧
除了吴绍周所率领的85军外,其他的都是陈诚的旧部。在指挥关系上,黄维兵团受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的统辖,而吴绍周属于桂系,白崇禧对他是十分信任的。
白崇禧计划让吴绍周率领85军防守汉口的大门,让其他三个军作外线机动兵力,只有这样才能将桂系主力控制在内线策应。白崇禧也十分清楚,第12兵团成立后,指挥大权将会落在蒋介石的手中,也就不再听自己的指挥了。
白崇禧不希望吴绍周所率领的第85军编入黄维的第12兵团的序列,然而这是蒋介石所下达的命令,他也无可奈何。
黄伟抵达蒙城后,便命令吴绍周率部向蒙城疾进,准备以蒙城为核心地盘,和我军进行决战。此时陈赓所指挥的中野四纵队和华野三纵队于11月15日占领宿县,并令徐州的守军陷入包围,变成瓮中之鳖。
蒋介石得知宿县失守的消息后十分震惊,他一面命令邱清泉和孙元良收复宿县,一面命令李延年兵团从固镇北上策应,同时命令黄维兵团立即向宿县进攻,务必将其夺回。
黄维
黄维接到蒋介石的电报后不敢怠慢,当即放弃“蒙城作战计划”,并催促吴绍周立即向宿县方向进攻。吴绍周接到黄维的密令后,连忙召集团长以上会议,商量如何在应付白崇禧的同时,又不得罪黄维。
当时吴绍周部的粮食已经吃完了,新的补给还没有来,再加上他们得知黄百韬兵团被包围,宿县也被解放军所占领。因此吴绍周显得有些垂头丧气,下属更是人心惶惶,不愿意前往徐州作战。
黄维兵团进军顺利,直抵赵家集东西一线,后来他们发现解放军在东起东平集,经南平集,西至孙疃一线摆了一条阻击阵线。于是黄维一边向蒋介石汇报这一情况,一边命令士兵们向南平集发起进攻,强渡浍河。
黄维经过一天激烈的战斗后,终于攻下南平集,这也令他非常得意。此时吴绍周所率领的第85军也离开蒙城,开始北上,抵达浍河南岸的赵家集。
1948年12月12日,刘伯承和陈毅发出《促黄维立即投降书》。但非常可惜的是黄维收到《劝降书》后十分生气,更是将其撕得粉碎,拒不投降。
12月13日晚,我军发起最后歼灭黄维的战斗。总前委将华野第3、13纵队加入南集团,由陈士榘统一指挥。
12月14日,南集团占领敌军临时机场南段阵地,以及双堆集以南尖谷堆阵地,黄维兵团彻底暴露在我军面前。12月15日下午,各级团乘胜追击,继续向敌军发起猛烈的进攻,东、西集团通过敌人的严密火网,突破了敌人用汽车筑成的防线和南集团会合。
三个集团通过密切的配合,迅速随毁了敌军的指挥中心。
此时黄维和胡琏认为不能继续坚守下去,于是决定突围,只有突围才有侥幸保存一部分兵力的可能。黄维本来打算在黄昏6点统一行动,谁曾想这天下午4点,蒋介石派王叔铭乘飞机在双堆集上发话:“禁止夜间突围,于次日上午在空军的配合下突围!”
黄维对着空中大喊一声:“等不及了!”紧接着便下令准备行动。这是黄维军人生涯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违抗蒋介石的命令。
随着黄维一声令下,早已迫不及待的各军、师便开始行动,阵地上一片混乱,时不时传来枪炮声和手榴弹声。随着时间的流逝,黄维发现通信网已全被破坏,根本无法下令整顿……
而黄维兵团内混乱不堪的现象也引起了解放军指挥员的注意,他们断定黄维要逃跑。于是下令活捉黄维,一时间枪炮声和杀喊声响彻云霄。第12兵团的士兵们也犹如惊鸟,慌忙逃窜。
此时第11师师长王元直前来汇报:“奉军座命令,还请三位老总赶紧上战车,由我们11师负责保护突围!”黄维看着面前慌乱的士兵们,无奈地看向胡琏和吴绍周,然后说了句:“走吧,走吧!”
紧接着黄维、胡琏和吴绍周分别登上三辆坦克,飞快向玉皇庙河湾前进。然而就在前进的过程中,浮桥被黄维和胡琏所乘坐的坦克给压坏,吴绍周的坦克瞬间翻倒在河中。
1948年12月15日晚上12点,攻击双堆集的战斗胜利结束了。我军全歼黄维兵团,活捉兵团司令黄维、副司令兼第85军军长吴绍周等人,只有兵团副司令官胡琏侥幸逃脱。至此,黄维兵团全军覆灭。
吴绍周提出2条妙计,毛主席:提前特赦
随着淮海战役炮火声的停息,人民解放军也赢得了辉煌的胜利。
邓小平和刘伯承
1949年1月20日,总前委成员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人来到战俘驻地,看望被俘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当邓小平、刘伯承等人走进黄维等人所居住的房屋时,只见黄维正在和吴绍周对弈,你冲我杀,战况十分激烈。
紧接着邓小平和刘伯承向黄维、吴绍周以及在场的其他国民党军官询问了情况,并向他们宣传了共产党对待俘虏的政策,还提出的诚恳的希望。被俘虏的吴绍周等人十分感动,他们没想到共产党对待俘虏竟然有如此宽大的政策。
随后陈毅走到棋盘前,从吴绍周的手里接过一盘战棋,和黄维较量起来。在对弈期间,吴绍周充当黄维的“参谋”,为他指点棋盘;邓小平也常常代替陈毅执棋攻击。
如此一来,黄维、吴绍周和邓小平、陈毅不自觉形成了像淮海大战那样互相对立的国共双方。顷刻间,双方便沉浸在棋盘之中,彼此时时紧咬,寸步不让,杀得难舍难分。
就在这个时候,邓小平突然提起一子:“将军!”黄维和吴绍周的脸上都出现后悔的神情,原来邓小平这一招,竟弄得他们满盘皆输。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通过这场棋盘上的较量,黄维、吴绍周同邓小平、陈毅等人不但相识了,还相知了。
下一秒,黄维站起来,双手抱拳向邓小平、陈毅一拱,恭恭敬敬地说:“在战场上我们不是你们的对手,没想到在棋盘上,我们也是你们这些名将的手下败将。我是心悦诚服,甘拜下风啊!”
邓小平说:“爱国是不分先后的,贡献也是不分早晚的!”
众所周知毛主席对俘虏的处理是宽大的,他并没有处决俘虏,而是将他们送往战犯管理所,让他们学习正确的思想,进行劳动改造,从而转变思想,为我军效力。
黄维被捕后拒不改造,尽管如此,毛主席也没有生气,而是采取其他办法将其感化。吴绍周和黄维等人不同,他十分珍惜这次改造的机会,因此他在战犯所里一直很安分,并主动配合劳动、读书等等。
吴绍周在学习期间,朝鲜战争爆发了,毛主席也向全国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吴绍周之前所在的85军大多使用的都是美械装备,因此他对这些装备的优劣势、性能等都是了如指掌的。
吴绍周根据这些经验,提出了两条对抗美军的办法:“第一是夜战,夜间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是近战,利用堑壕隐蔽,然后接近敌军,开始近距离射击爆破。”
除此之外,吴绍周还请杨伯涛执笔,写了一篇60000多字的资料《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紧接着这篇资料被送呈给毛主席和中共中央军委批阅,这对志愿军了解美军的战略战术,有利打击敌军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1952年,鉴于吴绍周在战犯所里变现良好,再加上他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所作出的贡献,毛主席特别批示道:“提前特赦吴绍周!”
吴绍周被释放后回到长沙定居,以在家中打纱织布自力更生。后来陈明仁来到湖南探亲,当他得知吴绍周视力不好后,当即向有关部门反映,应该给予适当的照顾。于是组织上分配吴绍周到长沙织布社从事管理工作,不久后又聘请他为湖南省文史馆的馆员。
1965年5月10日,吴绍周不幸中风逝世,享年62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