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一名学生给同学们讲红色故事。汝城县教育局供图(资料图片)

2017年,一所已经建校70多年的村小——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迎来了一对“80后”教师夫妻——朱细芬与她的丈夫李亚东,二人分别担任校长和思政课教师。

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了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当时,学校四年级的孩子们正在班主任指导下重温红军血战湘江的故事。望着孩子们稚嫩而明亮的眼睛,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红色基因在你们身上得到了体现。革命事业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同学们要学好革命故事,铭记在心,同时把建设现代化的知识和本领也掌握好,努力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你们现在是一棵棵小树苗,将来有一天就会长成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

几年过去,每次回想起当时的一幕幕,朱细芬依然十分激动:“这几年,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努力把学校办好,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投身乡村教育,越来越多的家长慕名把孩子送到学校。曾经简陋的村小,如今已完全变了模样。我有了切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校园环境换新颜

朱细芬刚来时,学校共有139名学生,加上他们夫妻俩,才4名教师。学校条件简陋,门窗大多关不紧,宿舍楼不通水,电路也有问题。

看着简陋的学校,夫妻俩暗暗下了决心:“既然来了,就要把学校建好、把孩子教好。”除了安排自己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如何挑起校长这个担子,朱细芬仔细琢磨和思考校园环境打扫、学生报到安排、教师分工、课程安排、学生就餐采购、学生日常管理……

要改变学校陈旧的面貌,光靠自己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朱细芬一次次往村里、镇上、县里跑,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近几年来,在上级部门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与支持下,学校更换了新的教学设备,教室里装上了教学一体机、护眼灯、能躺着午休的课桌椅,每间教室图书角根据不同年级还配备相应的课外书籍,原来简陋的阅览室被精心打造成少先队活动室与阅览室融合的现代化多功能场所。

室外活动场地的变化同样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学校翻修了篮球场,安装了适合小学生打球的篮球架;草坪上开出两条小路,方便教师带学生进去参观、学习围墙上的长征壁画;整齐的绿化带为校园增添了几分春色与生机。

“每天在这样小而精的校园里工作,看着孩子们在舒适的教室里认真学习、在怡人的环境里茁壮成长,我感到十分幸福。”朱细芬对记者说。

红色基因铸新魂

学校坐落于“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朱细芬决定,将红色文化引进校园,办一所有红色文化特色的村小,让学校与沙洲红色旅游景区融为一体。

说干就干。凭借着大学时期打下的美术基础,朱细芬和李亚东在学校大门左侧的围墙上,画了50多米的墙画,主题就是红军长征故事,讲述革命者初心如磐,讲述军民鱼水情深。

看得多了,听得久了,孩子们渐渐也会讲长征故事了。故事里的长征精神,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扎下了根。这面墙,也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几年,朱细芬和教师们进一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大力开展思政教育和红色教育,红色教育内容更丰富了。

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按照课程标准设置每周两节的学科思政课外,他们还充分利用《走好新时代新的长征路》《血脉》等本土教材和当地红色资源,每周精心安排一到两节特色课程。“上个学期我们还进行了多学科融合红色课程的研发,目的是研讨开发可复制推广的体系课程。”朱细芬介绍。

为了改变过去思政课枯燥乏味的状况,学校开展“小小讲解员,红色传四方”“前辈进校园”等主题活动。教师们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村庄,跟着教材、走进现场,追寻红军印记,感受着一段段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

学校将周边的长者请进校园,给少先队员讲红军故事,让孩子们亲身感受红军长征途中的不易。秀水村的朱爷爷一边教学生编织草鞋,一边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当学生们穿上草鞋时,他们发现,这远远比不上现在的运动鞋舒服,想到当年红军就是穿着这样的鞋跋山涉水,心中顿时肃然起敬。

学校还举办红色画展,办墙报、板报,进村挖掘红色故事,举行讲故事比赛,少先队活动室、党小组活动室、红色陈列室也陆续设立。

“我们设计的这些活动,目的就是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变化来教育引导学生明白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朱细芬告诉记者,相比传统的学科思政课程,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些形式多样的思政课,学校将“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从校内走向校外,把思政课上“活”了,把本土的红色资源用“活”了。

全面发展育新人

“同学们要学好革命故事,铭记在心,同时把建设现代化的知识和本领也掌握好”,为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下足了功夫。

在教师调配上,汝城县教育局根据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学生实际情况,更加注重学科专业化,调配和增设音体美教师岗位,学校目前已有教师10人,原来无法开设的课程终于能顺利开展。

现在,在办公室里,经常能看到教师们热火朝天地议课、评课、研讨的场景。学校还充分利用教师特长,通过课后服务开设丰富多彩的特色课和社团课。经过全校教师不断探索,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起来。

朱细芬十分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学校的竹竿舞极具地方特色,近年来,课间的竹竿舞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还引起了省城结对学校的兴趣,他们把竹竿舞带回自己学校开展。

课后,在校园经常可以看到师生一起打乒乓球的身影。两三年下来,学校出现了一批乒乓球“小健将”,很多孩子升到沙洲芙蓉学校后,入选了乒乓球校队。

去年,学校搭建了国旗下展示平台,从原来只有教师在国旗下讲话,转变为教师宣讲和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展示相结合,孩子们走到舞台中央,升旗仪式全程都由专门挑选的“金话筒”主持班学生主持。

朱细芬告诉记者,学校一年级仅有7名学生,老师们亲切地称他们为“七个小葫芦娃”,在国旗下展示时,鼓励他们勇敢探索、大方展示,会唱的领唱、会跳的领跳,表演效果很好。

“乡村的孩子相对腼腆。看着孩子们能够在多方面得到培养锻炼,我突然觉得,我们所搭建的国旗下展示平台以及开展的这些活动都特别有意义、有价值。”朱细芬说。

“回顾这几年,我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也见证了汝城教育乃至湖南教育的发展。”朱细芬感慨地说,今后,学校还将以信息化手段助力红色教育,充分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阳锡叶、王诗蕾、罗泽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