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说:“气血不足,百病丛生。”气血,是我们生命活动的根本,而脾胃则是气血的源头。

因此气血不足的人,基本都有脾胃问题。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1、脸色暗淡蜡黄、粗糙;

2、人怕冷;

3、食欲差、消化不太好;

4、睡眠质量差、容易疲累乏力;

5、明明吃得很少,却容易变胖;

6、尤其是女性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量日益稀少。

如果你有这些情况,那就要赶紧的补气血了。但是有朋友说,自己吃补品却总感觉气血还是补不上。

其实,补气血当从调脾胃开始。本期,在宏韵中医出诊的许仕杰教授给大家好好讲讲,并为大家介绍一个千古名方,帮助我们调养脾胃,补足气血,从源头改善身体状况。

结合一则门诊案例把这个方子分享给大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5岁的郭先生,他长时间腹胀腹痛,在饭后会加重,还伴有食欲不振、精神疲乏、形体逐渐消瘦。

刻诊: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于是,许教授决定为他开具六君子汤加减进行调理。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

1、健脾益气:陈皮理气和中,半夏燥湿化痰,增强了脾胃运化功能,促进气血生成。

2、补气养血通过健脾益气,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使食物更好地化生为气血,改善气血不足。

服药一段时间,患者腹胀腹痛症状减轻,食欲也逐渐恢复,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持服药一个月复诊,发现脾胃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气血不足也明显改善。

除了服用健脾养气的药方外,许教授还叮嘱他要注意饮食调养,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根据他的病情体质,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避免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

民以食为天,吃乃第一要事。脾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如果能吃对食物,不失为最简单有效的滋补气血的好方法。今天,许教授为大家分享一个药膳。

黄芪当归排骨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材料】排骨300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

【做法】煲汤或隔水炖。

【作用】补气血、壮脾胃。黄芪补气,当归补血,两者一起煲汤,既能补气又能补血,养生效果非常好。

总而言之:中医治疗脾胃病注重整体调理,不是单一治疗,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要注意的是切勿私自用方,经过中医辨证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医生简介:

医生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仕杰广州公立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著名脾胃病学家。

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肝病、脂肪肝、溃疡性结肠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