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苏轼人生中第二次赴杭州为官。此番他依旧是通过“自请外放”的方式,从朝廷来到地方任职。

抵达杭州以后,苏轼发现西湖已淤塞多时,严重影响了民生。于是,他在同年四月向朝廷呈上《乞开杭州西湖状》,恳请疏浚西湖。最终,动用了十万民工,启动了这一浩大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监督工程进度,苏轼在钱塘门外的大佛头山上寻觅了一处寺庙,租用其内的“十三间楼”作为西湖工程的指挥所,自己则每日亲临坐镇,忙得不可开交。

时至该年的端午节,工地上的工人也都去休假了。苏轼在十三间楼上远眺西湖,只见“人潮如织,往来不绝,热闹非凡”。

想到因自己的努力,让杭州百姓过上了政通人和的安宁生活,苏轼不禁心情愉悦,挥毫写下了一首《南歌子·游赏》。

一、《南歌子·游赏》赏析

《南歌子·游赏》——北宋·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山色青翠欲滴,宛如歌女轻描的黛眉;湖面波光粼粼,恰似游人微醺的眼眸。

游人纷纷涌向十三间楼,沉醉于西湖的景致与乐声之中,再也不必羡慕古扬州竹西亭的繁华歌吹了。

餐桌上,菰米、黍米与昌歜交织成美味佳肴,玉壶中倾泻出的美酒,晶莹剔透,如同琼浆玉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处传来《水调歌头》的悠扬旋律,歌声缭绕于青山之间,似乎连晚云都为之驻足,久久不愿散去。

词中提到的“西竹”,就是扬州繁华的地带“西竹亭”。“十三楼”就是苏轼当时的工程指挥部,大佛寺里面的“十三间楼”。

“十三间楼”在钱塘门外,宝石山南麓。旁边有一处景点,说是秦始皇缆船石。后来因为苏轼曾经在这里办公,“十三间楼”也成了一处著名的风景点。

苏轼一生填词三百余首,其中不乏专为节假日创作的佳作,如中秋之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端午时分的《浣溪沙·端午》,以及描绘元宵盛景的《蝶恋花·密州上元》。

这首《南歌子》,同样是一首端午词作,虽非东坡词中的巅峰之作,但却意义非凡。此词作于苏轼公务繁忙之际,表面描绘西湖美景,实则是对自己在西湖治理上政绩的一种见证。

二、苏轼造福杭州百姓

二、苏轼造福杭州百姓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因为工作的原因,他曾经遍游全国各地。在他生前踏足的城市中,杭州无疑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他为官时间最长的城市便是杭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轼分别于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和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两次主动请缨赴杭任职,足见杭州是他心之所向。

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因为王安石变法的缘故而自请外任,来到了杭州。在此期间,他不仅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绝唱。

同时,苏轼在杭州这个美丽的地方,还邂逅了他生命中最后一位红颜知己,也就是他的第三任妻子——王朝云

若干年以后,苏轼又因遭受新、旧两党的夹击,主动请调至杭州任知州。彼时,他已是一位五十六岁的老者。

这个时候的苏轼,深知治国理想与抱负难以在朝堂上实现,于是将毕生的政治热情,全然倾注于为百姓谋福祉之上。第二次莅临杭州之际,当地正逢旱灾,随后又爆发了大饥荒。

苏轼为解民困,“拨出节余官钱两千贯,自捐私款黄金五十两”,在当地设立了“安济坊”,专门救治病患,并选派僧侣担任护理工作,三年间救治瘟疫患者多达三千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过程中,苏轼还做了一件非凡之事——他向世人公开了一个名为“圣散子”的药方。此药方极为神奇,据成书于唐朝的《千金方》记载:“此方风冷痰饮,癥癖痎疟,无所不治。”

意指这个“圣散子”药方能治疗一切由风邪、寒症引起的疾病,以及体内的肿块、疟疾等。医圣孙思邈亦评价这个药方:“用药节度,不近人情,至于救急,其验特异。”

这个意思是说,此药方中用到的各类药材,其用量超乎常规,看上去不近人情,但是在急救的时候却异常有效。此秘方原属苏轼的同乡,眉山人巢谷所有。

苏轼曾为巢谷作传,名为《巢谷传》。根据传记中的描述,巢谷比苏轼年长一十二岁,他的父亲本来是眉山当地的一位普通农民,因为有文化,所以同时也兼任当地的私塾先生。

巢谷自幼随父习文,后来赴京赶考,没有考中进士,又因为天生神力,所以弃文习武,终成一代大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游侠经常在四方行走,在外难免与人斗气,磕磕碰碰,所以很容易受伤,于是就有了一个“医武不分家”的说法。

巢谷习武,自然也略微学了一些医术,还收集了不少的古方,“圣散子”便是他收集到的古方之一。

巢谷视此方为珍宝,连亲生子也不肯传授,结果遇到“损友”苏轼,以三寸不烂之舌骗他拿出来“共享” 。二人事前说,苏轼可以用该方治病救人,但是不能“外传”。

结果苏轼认为如此良方不能公布天下就太可惜了,于是他就背着巢谷,私下传给了当时的名医庞安时。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这里就不多说了。

下面我们还是说回苏轼赈灾的事,当时他的策略除了除设立“安济坊”、使用“圣散子”外给百姓免费治疗疫症外,他还负责“施粥”。

干了一段时间后,苏轼觉得生病的还是很多。他琢磨了一下,发现百姓多病,是因为当地的饮水不干净,于是就开始大力兴修水利,疏通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湖风景的美,先决条件是湖中的水质清澈。要想水清,那么河道就必须保持畅通无阻。然而当苏轼第二次到达杭州的时候,西湖的湖面已经因为淤塞成了半边烂泥塘。

于是苏轼召集水利专家,共商治湖大计,先遣五百官兵示范清淤,然后再用“以工代赈”的法子,动员了当地十万民众,终成大事。

根据南宋时期的《北窗炙輠录‎》记载:东坡为治西湖,亲入寺庙居住,时常亲临一线,甚至有时忘归,与堤工共餐。

西湖河道复通后,美景再现,皆是因为苏轼疏通河道之功。面对此景,他自然心情愉悦,所以挥毫泼墨,着力歌颂当地让人流连忘返的湖光山色和繁华盛况。

结语

结语

古书记载,苏轼在宋朝享有极高人气。这种人气不是死后才得来的,而是在他生前就有。他不仅深受全国老百姓的爱戴,还曾经得到几朝皇帝与皇太后的青睐。

为什么苏轼这样受欢迎呢?有人说,这或者是因为他的诗词造诣深厚,或者是因为他的性格豁达,再加上他好美食、生性幽默,人缘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苏轼在地方上当官时,一直心系百姓,勇于担当,实为一位政绩斐然的清官。既是大宋第一才子,又是为民请命的清官,怎能不令人心生爱戴呢。

  • 参考资料:
  1. 《苏东坡新传》——《四川人民出版社》,作者:李一冰,2020.05;
  2. 《南歌子·游赏》,作者:苏轼,北宋;
  3. 《北窗炙輠录‎》,作者:施德操,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