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濮阳日报》——我的心灵家园


郑威

今年10月1日,《濮阳日报》将迎来创刊40周年华诞。作为曾经的濮报人,我虽已离开近20年,但回首当年在濮阳日报社的青春岁月,仍如在昨天。

1997年8月18日,是我大学毕业到报社工作的第一天,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校对。当我叩开四合院北侧总编室办公室的门时,一位背头、银丝,精神矍铄且干练的老者热情接待了我,他就是我事业上的启蒙老师、总编室主任杨友信。

当时被分到总编室从事校对工作,没有当上心仪的记者,我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失落的。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在四合院纳凉、等待送校版样的间隙,看出我心思的杨主任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可不要小看了校对这份工作,它是从事采编工作的基础,锻炼的是从业人员认真细致的态度,锤炼的是从业人员的文字功底,只有当好了校对,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采编人员。

后来的实践证明,杨主任所言极是。我在总编室做专职校对虽然只有半年时间,却让我受益终生。在那里,我养成了工作严谨细致的习惯,炼就了善挑错字别句的“火眼金睛”,为我后来从事采编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文字基础。更重要的是,在那里,我完成了从一名对新闻知识知之甚少的懵懂学生到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蜕变。

1998年3月,我被调入记者部,如愿成为一名记者。在这里,我接受了更多的挑战和历练,也遇到了许多良师益友,如疾恶如仇、敢于请命的杨照瑞主任,文笔细腻、幽默诙谐的翟学选主任,文思敏捷、善言敢说的杨慧主任,他们带领我真正踏入了新闻的大门。

刚到记者部,适逢报社开展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百村采风”活动,我和刚从濮阳师范学校调到报社工作的同录兄开始了铁杆合作。没有采访车辆,近的地方,同录兄的摩托车派上了大用场,新习镇、王助镇留下了我们的采访身影;远的地方,坐公共汽车,转三马车,庆祖镇、子岸镇、梨园乡、徐镇镇也是我们采访涉足的地方,我们陆续写出了一批虽稍显稚嫩,但却是来自基层、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反映农村致富的鲜活稿件。这期间,两名新闻新兵发现了李连成这一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的典型,首次以《能人李连成》为题报道了李连成的事迹,并总结出了李连成做村党支部书记的心得体会,即处事要公、财务要清、路平河通。

和同录兄的铁杆合作中,最难忘的一次就是1999年初去新习的那次采访。当时天寒地冻,我们骑摩托车走了近20公里,慕名采访新习街快板老人、党的方针政策编外宣传员胡宗铎。到了地方,拿出采访本和笔时,骑手同录兄已冻得手指僵硬,无法记录,坐在煤火炉旁烤了半天,才勉强能记录,看得老人既激动,又心疼。这样的采访场景,只是当年众多新闻人一个普通的工作画面,也折射出了新闻人的爱岗、敬业。他们没有过多的豪言壮语,没有过多的要求和索取,只是为了肩上那一份责任而勤谨、务实地工作着、奉献着。

2005年4月,我成了报社“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报社跳槽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转眼间,我已离开报社近20年,但在报社的8年是我常常回忆的主题,想念那时的青春岁月,想念那时的工作激情,感谢报社培养锻炼了我严谨细致、不畏困难的工作作风,热情友善、不拘小节的处事风格。即使到现在,我在向别人做自我介绍时,仍不忘补充一句,我原来在报社工作。

《濮阳日报》一直是我的骄傲,是我的心灵家园。在《濮阳日报》即将迎来创刊40周年华诞之际,我衷心祝愿《濮阳日报》基业长青,越办越好,再创辉煌!也衷心祝愿报社的同事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来源:《濮阳日报》

编辑:刘思扬

初审:宋冬冬

终审:史瑞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