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2007年12月22日,坐落在长安街南侧的国家大剧院开幕运营。近17年来,在一次次喝彩、一阵阵掌声里,世界艺术的版图被悄然撬动。

国家大剧院,“大”字何解?秉承着“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办院宗旨,这座地标性的辉煌建筑早已在探索中超越了“演出场地”的单纯定义。立足首善之区,国家大剧院见证了太多值得铭记的文化记忆。

艺术为桥,连接北京与世界,沟通当下与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3月13日,长安街边的国家大剧院前,玉兰花开放,银束亭亭,玉瓣片片。图源:北京日报

“蛋壳”成为城市风景

剔透晶莹的“蛋壳”浮现在一片水波之上,是国家大剧院最为人熟知的标志性外形,也是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毕生的得意之作。2018年,保罗·安德鲁离世,这位建筑大师一生留下了包括法国戴高乐机场、上海浦东新机场在内的数十个作品,但在他心中,国家大剧院永远地位特殊。

2007年9月25日,酝酿近半个世纪、施工近6年的中国国家大剧院首度亮相,便惊艳了全世界。这座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占地11.89万平方米,内含4个剧场,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外部主体为钢结构壳体的半椭球形造型,东西向长轴跨度212.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建筑,与壳体外的人工湖形成了和谐的呼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5年,建设中的国家大剧院。摄/北京日报记者 孙戉

安德鲁以“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为理念,设计了这座被誉为“水上明珠”的国家大剧院。从长安街望去,碧波之上的大剧院,透明玻璃仿佛打开的剧场帷幕,是为“城市中的剧院”;而在剧院里,透过帷幕便可看到川流不息的长安街和辉煌的紫禁城,是为“剧院中的城市”。

安德鲁的设计方案经历了相当“残酷”的竞争。69个国际竞标方案来自10个国家的36个设计单位,每一位建筑师都倾注了无限心血。

安德鲁中选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90年代末,参与国家大剧院建筑方案招标时,他一度陷入困境,直到一次在法国南部的自驾途中看到猴面包树时,安德鲁灵光一闪,联想到它硕大的椭圆形种子,有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方案。“我想在中国的传统中做一些突破,中国国家大剧院应该像一颗能孕育生命的种子,并最终生发为一块梦想之地。同时,它也将成为每一个走进剧院的人的艺术沃土。”安德鲁这样形容他的作品,“大剧院要表达的是内在的活力,是在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人们也可以把它比喻成一个‘蛋壳’,永远孕育着生命,永远有精彩破壳而出。这就是我的设计灵魂——外壳,生命和开放。”

大师名团纷至沓来

2007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正式“开张”。当晚,开幕音乐会的震撼和精彩,依旧令人难忘:陈佐湟、谭利华、吕思清、吴碧霞等著名音乐家与中国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共同登台,《火把节之夜》《狂欢节序曲》的旋律奔放恣意,那样的“热闹”与辉煌,至今从未落幕。

截至2023年底,国家大剧院共上演12700余场商业演出,五月音乐节、歌剧节、八月合唱节、“醇·萃古典”等各具特色的演出品牌深耕推进,名家名团纷至沓来。除了国内众多艺术机构,国外大师也把这里作为访华演出的首选之地。阿巴多、小泽征尔、祖宾·梅塔、巴伦博伊姆、捷杰耶夫、蒂勒曼、郑明勋等指挥大师,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圣彼得堡爱乐乐团、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等一线“天团”……数不清的名字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交汇出闪耀星光,珍藏在城市的文化记忆之中。

2023年3月,国家大剧院率先恢复涉外演出,大提琴家扬·沃格勒以及捷杰耶夫执棒的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到访北京,为沉寂3年之久的国内演艺市场掀开了崭新一页。此后,这方舞台精彩不断——2023年11月,1973年首支访华的美国乐团费城交响乐团先后与中国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作,两场音乐会上,半个世纪未曾中断的友谊流淌生辉;2024年6月,88岁高龄的祖宾·梅塔率“亲兵”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管弦乐团归来,用3场音乐会完成许以北京观众的约定。

2023年,国家大剧院版威尔第歌剧《阿依达》复排上演,曾在2015年参与这一版本制作的祖宾·梅塔因病缺席,为此,他特地用一封手写信和一段视频表达歉意:“等到我身体恢复,我承诺无论明年工作安排有多么忙碌,我都会努力在第一时间重返国家大剧院!”祖宾·梅塔的诚意是一个例证、一道缩影,十几年来,大师们与国家大剧院的情谊绵延深远,深厚不移。

2023年底,北京艺术中心正式对公众开放,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的发展新格局全面开启。而在更早的10月,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便提前登台,为这处演艺新地标的声场和运营测试留下了及时而珍贵的参考。这份诚挚的感情续写了16年,2007年12月,国家大剧院开幕运营时迎来的首支国际艺术院团便是捷杰耶夫带领的马林斯基剧院,16年后,他们再次应邀而来,奏响了北京艺术中心2023年国际文化交流演出的第一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国家大剧院版威尔第歌剧《阿依达》复排上演。图源:北京日报

北京艺术中心投入运营后,凭借本部剧院、北京艺术中心、台湖舞美艺术中心达40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国家大剧院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同一城市、同一运营主体的剧院综合体。在如此广阔的舞台上,优质演艺资源持续深入一座城市的肌理,谱写着“演艺之都”的无限华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艺术中心夜景。图源:北京日报

“生产能力”领先业内

2024年7月,作为2024年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开幕大戏之一,国家大剧院制作话剧《哈姆雷特》在北京艺术中心上演,执导这部作品的是86岁的著名导演陈薪伊。这一版《哈姆雷特》是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的保留剧目,几度复排,呈现越发圆熟,但陈薪伊始终记得,当年为国家大剧院排演第一部歌剧《图兰朵》的情形:“我们只能借用上海歌剧院的班底,整部歌剧的排练也是在上海完成的。参加制作的几个年轻人刚刚从学校毕业,对实际的舞台运作几乎一无所知,简直把我气‘疯’了。”

这样的“窘迫”早已成为过去式。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BDA青年舞团、戏剧演员队、歌剧演员队“三团两队”成立发展,“自有”艺术家力量不断壮大。

同时,至2024年5月31日首演的哥尔多尼喜剧《一仆二主》,国家大剧院制作剧目已达105部,仅在2023年和2024年,便有歌剧《青春之歌》《映山红》、话剧《邓世昌》接连问世。创排过程中,许多国际合作由此牵手,从祖宾·梅塔心心念念的《阿依达》,到2023年国家大剧院、马斯喀特皇家歌剧院、维罗纳露天剧场基金会、洛杉矶歌剧院联合制作的德利布歌剧《拉克美》,再到2024年德国指挥家马库斯·波什执棒复排的瓦格纳巨作《漂泊的荷兰人》,中外艺术家携手留下的高光熠熠闪烁。

在剧目的全链条制作演出上,国家大剧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2018年,台湖舞美艺术中心投入使用,总面积近6万平方米的“舞美城堡”集舞美设计制作研发、国际舞美艺术交流、布景服装道具仓储、演出排练合成、演出艺术活动、艺术普及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既是一片让艺术灵感、最新科技落地的试验田,也是引领全国行业发展的制高点。

艺术普及春风化雨

坐落在通州区台湖演艺小镇的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如今已经成为助推艺术普及融入城市生活的典型“支点”。

开业几年来,随着台湖爵士音乐节、“台湖星期音乐会”等品牌的落地运营,一场场精品演出伴着低廉票价来到副中心市民的家门口,大力拉动了台湖演艺小镇与通州区演艺事业的发展。

2021年,著名钢琴家郎朗的工作室在台湖舞美艺术中心成立,2022年、2023年,郎朗两次举办大师课,面对面为小琴童“把脉问诊”,他对演奏技巧、音乐内涵的讲解生动细致,对成年观众来说,这亦是一次精彩的艺术普及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024运河有戏演出季在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开幕。摄/北京日报记者 白继开

艺术的种子如春风化雨,浸润着“演艺之都”的建设发展。在秉承“国际性、艺术性”建院宗旨的同时,国家大剧院更是一座属于人民的剧院,“人民性”是立足的根基。

2023年,国家大剧院“百场公益演出”等艺术普及项目推出,2月的寒风里,典雅悠扬的弦乐四重奏在密云区鼓楼街道奏响,此后,“百场公益演出”陆续走进火箭研究院、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北京环卫集团……2023年全年,“百场公益演出”的全部场次达到了近120场。

在剧院内,票价仅有几十元的周末音乐会、在特定节点邀请各界代表现场观演的“公益座”等活动持续带动更多观众“走进来”,在这座宏大辉煌的殿堂里亲身探索、感受艺术给予人的无限启迪。

至2023年底,国家大剧院累计开展各类艺术普及教育演出活动1.4万场,惠及540余万观众。

数字技术让艺术普及飞得更远。2020年4月11日,在那个寂静的春天里,贝多芬振奋鼓舞的乐声在国家大剧院的穹顶下奏响,继而沿着网络飞入千家万户。

至今,“春天在线”“声如夏花”“华彩秋韵”“冬日之约”四季循环,每个周六晚上,线上演出都坚持与观众准时相见,音乐会、歌剧、舞蹈、话剧、戏曲、舞台艺术电影等类别轮番上演,300余位艺术家、主持人、专家学者受邀在演前导赏环节详解作品内涵。

至2023年底,200余场线上系列演出全网点击量超过55亿次。对一场演出至多容纳几千观众的演艺行业来说,这是堪称壮举的数字。

“作为表演艺术中心平台、主题原创艺术平台、艺术普及教育平台、综合艺术展示平台、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数字文化传播平台的国家大剧院,能年复一年保持高水准和引领性,是最让业内人士和广大观众赞叹之处。”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学者王纪宴说。

从长安街到运河畔,艺术改变生活的城市奇迹仍在延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