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传统文化,必定离不开太极,《易传·系辞上》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那么要学懂传统文化,要想正确认识我们的国学,就必须要搞清楚太极的内涵。

古往今来对太极的说法有很多种,太极图也有很多种,但是如果不懂大道智慧,反而容易被那些太极图给带偏了。

接下来我带着大家从大道的根本上,去理解太极图的真谛。大家对于太极图,最熟悉的莫过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了。

周敦颐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什么是太极呢?什么又是无极呢?关于无极和太极的争论,在朱熹和陆九渊那个时期他们就有争论过。

朱熹认为无极生太极,陆九渊则认为太极就是无极。其实两者并无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极为虚无之体,什么都没有,一物不立,阴阳未分,一片混沌。然后一阳始动,动而生阳,于是阴阳乃分,便是太极。

我们都知道,大道在体时,是无所住的真空,一片虚无。然后从体起用而生万物时,就是真空生妙有,也就是老子说的:“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从无而生有,便是无极生太极,也就是道生一,然后一气动而分阴阳。

故大德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夫一者太极也,二者阴阳也,三者阴阳之交也,阴阳交而万物生矣。”

体用一源,有其体必有其用,有其用必显其体。所以说个太极时,已经就是无极了,不是在太极之外另有一个无极。

犹如性相不二,性即是相,相即是性,无即是有,有即是无。那么无极即是太极,太极即是无极,两者体用一源,本为一体。

陆九渊之所以说太极就是无极,就是为了防止学者将无极与太极看作是二,将其打成两截。

这就好比把有与无打成两截了,就犹如我们之前说的,你不能在生灭之外,另外去找一个不生不灭,生灭处即是不生不灭,道理是一样的。

我们不能偏于无,也不能偏于有。如果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根本。

们再来看太极图是怎么来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太极图是固定的,不是运动的,但其实太极是因为动静而生阴阳

所以我们就先要看太极是如何运动变化的,其实也就是阴阳的变化,所以才说太极生两仪,也就是生阴阳。

我们还是用黑色代表阴,白色代表阳。首先你要从无极开始,无极就是什么都没有,在图上呈现的就是一个黑色的圆圈。

然后一阳始动,动而生阳,此时圆图的底部出现了白色,这个时候就是子时,冬至,一阳出生。

对应到人来看,就是遇事时,随物而生心,此时先天八卦里的乾卦中的一阳,去交坤卦,导致乾卦变为离卦,坤卦变为坎卦。

这个时候先天八卦变为后天八卦,所以后天坎卦位居先天坤卦的位置,也就是底部的位置。

而坎卦中的一阳,就是来自先天乾卦,人就是禀这先天一点真阳而生。这里不过多展开讲了,后面会详细讲到,我们先主要把太极图讲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一阳生的时候,就是冬至,然后继续动而生阳,阳越来越多,慢慢就到了春天,此时就是少阳。

然后阳进一步增加,到了阳最多的时候,就是夏天的夏至了,此时就是老阳。

不过这个时候生长已经过了,开始收藏了,也就是静而生阴了,然后阴越来越多,到了秋天,就是少阴。

然后阴进一步增加,到了阴最多的时候,就是冬天的冬至了,此时就是老阴。

随着这样不停的运转不息,也就是阴阳的不断流行变化,就是两仪生四象,即少阳、老阳、少阴、老阴,也就是“春夏秋冬”四时。

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有的人会错误的理解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这样就把阴阳分开来了。

所以王阳明说:“如果静而后生阴,动而后生阳,则是阴阳、动静,截然各自为一物矣。”这也就把阴阳分开了,不是一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春夏可以为阳为动,但并不是就没有阴和静了;秋冬可以为阴为静,但并不是就没有阳和动了。

王阳明说:“春夏此不息,秋冬此不息,皆可谓之阳、谓之动也。春夏此常体,秋冬此常体,皆可谓之阴、谓之静也。”

也就是春夏秋冬中,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都是阳。但变化的背后有一个静的主宰,这个是阴。

这里我们先简单的直接告诉大家,你可以把阴理解为静之体,阳理解为动之用。这些我们后面再进一步细讲。

网络上有很多种太极图,哪一种最接近真实呢?其实就是古人用测算太阳影子长度的方法,得出来的太极图最接近。因为影子的长短,就含藏着阴阳的变化。

古人在每天的午时,记录下太阳影子的长度。我们来看(图二),从冬至开始,这个时候影子最长,然后从原点开始把长度记录上去。

接着一直记录下去,随着影子越短,则阳气越多。到了夏至时,影子最短,然后阴气增加,影子又开始逐渐变长了。

最后把所有记录长度的黑点串联起来,就形成了(图三)的阴阳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