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腔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  名:当时曾称“都昌湖口高腔”,后改名为九江青阳腔

产生时间: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1567—1619)。

流行区域:湖口、都昌、彭泽、庐山、瑞昌等地。

剧种介绍:湖口青阳腔是在明嘉靖年间由江西弋阳腔流入安徽池州地区青阳县,与当地流传的戏曲声腔、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及地方语音相结合而形成的。后于明隆庆、万历年间经水路随徽商传进湖口保留至今。

湖口县位于江西北部,因地处鄱阳湖口而得名。它北临长江,与安徽省宿松县隔江相望;南濒鄱阳湖,与九江市区带水相邻;东北与彭泽、都昌县接壤。16世纪中叶,中国的商业资本广泛活跃,尤以皖南的徽商发展速度最快,壮大成极具势力的商帮。在商业日益繁荣、商贸交往日渐频繁的基础上,戏曲班社的活动异常活跃。皖南与江西毗邻,池州沿江而上便是江西的彭泽、湖口县,再由湖口进鄱阳湖,可到都昌、星子、鄱阳等地。明胡松在《请设江防守备以重上流疏》一文中写道:“龙潭芜湖等处之洲民随风直上,由安庆以达湖口,人船俱便,往来甚捷……”《明史》记载:“南畿,浙江大祲,诏禁邻境闭籴,商舟皆集江西,徽人尤众。”商舟皆集江西,主要集聚点即在湖口。湖口乃江西水路之门户,进鄱阳湖之通道。这些徽商不仅把湖口作为十分理想的通商口岸,而且把它作为通向鄱阳湖区各地的货物转运场。当时,湖口沿江的虹桥港、屏峰港往来船只络绎不绝,港口货物堆积如山。仅屏峰港一处,每天就停有四五百只商船,桅杆林立,货物遍地,几十家商店和摊贩摆满整个街道。在这个经济繁荣、商贸活动频繁的重港,各地戏班经常到此演出,最多的一次竟有几个戏班同时搭台唱戏,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明隆庆至万历年间,青阳腔正处黄金发展阶段,其首先经水路由徽商传入湖口,经湖口又传入都昌、星子,清代中叶再传入彭泽和瑞昌。同时,由北向南推进,直达吉安、赣州。当青阳腔流传到湖口、都昌等地后,当地群众唱曲风气极为盛行,手抄剧本家传户诵。人们称这些手抄本为“种子”。他们把唱戏、看戏与当地的民风习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认为唱戏能驱逐鬼怪、驱灾火火、降临吉祥,能带来丰收和幸福等。他们把这样的“种子”经常带在身边作为学戏的曲本,又作为自己学习文化教育子女识字的课本,更视为传家之宝。在湖口,围鼓坐唱村村皆是,职业班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班社不仅在本地演出,还巡回演出于景德镇、彭泽、星子、瑞昌、婺源、鄱阳、湖北省黄梅以及安徽省祁门、东流、至德、望江、太湖、宿松、贵池、青阳、安庆等地。

20世纪50年代中期,青阳腔职业班社几乎全部解体,由老艺人辅导的业余剧团演出则四处可见。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在湖口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省文化厅、九江市文化局的支持下,湖口县成立县戏剧创作研究室,开始对青阳腔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录音、记谱、搜集整理资料等抢救工作。多次召开老艺人座谈会,组织排练。1984年4月,主办首届湖口青阳腔传统折子戏展览演出。演出剧目有《打猎回书》《磨坊会》《付荣逼债》《三战吕布》《磨斧》《贵妃醉酒》《潘葛思妻》《送饭斩娥》《夜等追舟》《秋江别》等,深受群众喜爱。与此同时,湖口县农村青阳腔剧团也飞速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全县已组建青阳腔剧团48个,年演出达5000余场次,参加演出人员1000余人。搜集手抄全本剧目36个,单折小戏60余个,曲牌音乐448首,录制音响110小时(盒),与青阳腔有关的剧种资料、音乐资料以及国内外收藏的明代青阳腔剧目刻本等研究资料数百件。

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的春风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崭新面貌。此时老艺人相继辞世,打工潮又把难得的青年艺人卷进了南下的行列。现代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在农村发生了重大变革,演出队伍青黄不接,演出场次大大减少,古老的戏曲声腔濒临绝响。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湖口青阳腔重获新生。各地纷纷组建演唱团队,湖口付垅乡成立以国家级传承人殷武焕名字命名的湖口付垅乡武焕青阳腔传习所和以省级传承人周论荣为首组建的付垅乡青阳腔剧团,张青乡石后湾围鼓班锣鼓又重新敲响。青阳腔又唱响鄱阳湖畔。他们四处传艺演出,曾为九江青阳腔学术研讨会、中央电视台《长江戏话》栏目采访组、“中德文化之旅”采访团、美国摄影家采访组及《光明日报》采访组专场演出;多次应邀出席中国目连戏国际学术研讨会、湖南目连戏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高腔学术研讨会、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九江青阳腔学术研讨会等活动。2007年,湖口青阳腔被九江学院请进了校园,开了江西古老戏曲进高校的先河。《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农民报》、《文汇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频道,以及全国30余家网站都做了翔实报道,青阳腔一时名扬天下。

1999年江西省文化厅授予湖口为“戏曲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0年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授予其为“中国民间艺术(戏曲)之乡”,2008年、2012年文化部授予其“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06年6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湖口青阳腔为江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务院批准公布其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冯其庸在为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一书撰写的序中曾这样写道:

1956年于湖口、都昌发现的青阳腔,使我们找到了弋阳腔的变种,对明代流行的各种曲集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声腔,有了进一步认识;对于现在各地高腔剧种以及徽戏的形成,在研究上有重要意义。

湖口青阳腔的表演艺术具有古朴奇特、土味浓郁的特点。有的人物是提线木偶似的身段,粗犷爽朗的大动作;有的人物塑造是纯真的白描手法;有的人物表情细腻,情感丰富逼真,并运用一系列独具民间土味的“练步”“甩发”“跪步旋转”“跪步甩发旋转”“三托跳”和民间的杂耍、武戏、扑跌、打布等高难度的表演动作,以及与其他任何剧种不同的水袖、扇子、云帚等特色表演方式,使剧中人物个个有血有肉、情感真挚、淋漓尽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自成表演体系的高度。湖口青阳腔的行当体制,一方面继承了南戏和弋阳腔的角色行当设置;另一方面又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借鉴了其他声腔剧种角色行当的特色,在艺人们的表演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身剧种特色的角色行当设置。它既保留了弋阳腔的花脸、老生为主的那种粗犷豪放的表演风格,又进行了以生、旦为主体的行当转移,形成了湖口青阳腔独具特色的十角制:即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后又根据剧目的演出需要,增加了二肩、三肩作为旦角、生角的副角。

湖口青阳腔的音乐继承了弋阳腔“一唱众和”“其节以鼓、其调以喧”“不入管弦”“错用乡语”等特点,发展了弋阳腔的“滚调”。在演唱方式上,采用了单曲、联曲、主联曲三种体式,保持有激情高亢和平、低的音调,形成了粗犷高亢、抒情细腻、优美动听的音乐特色。其音乐由高调曲牌音乐、横直曲牌音乐、杂出小调音乐和锣曲牌音乐四大部分构成。其调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为角调式,另一种为羽调式。

青阳腔属南戏系统的声腔剧种。早期的青阳腔剧目与余姚腔、弋阳腔有着密切关系。湖口青阳腔演出剧目由宋元南戏、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海盐腔以及梆子腔、乱弹腔剧目构成,其中多数演出剧目是明代传奇。其剧目可分为三大部分:

(1)全本戏部分,包括三国戏、岳飞戏、封神戏、征东戏、征西戏、水浒戏、目连戏等连台本戏和传奇剧目。

(2)单折戏部分,包括《逼嫁雕窗》《金盆捞月》《秋江别》等。

(3)杂出戏部分,包括《张三借靴》《十八扯》《磨豆腐》《贵妃醉酒》《三怕老婆》《漆匠嫁女》等。这些剧目都是活跃在农村舞台上的稀世戏曲艺术奇珍,是保存在民间的明代剧目宝库。这些剧目见于明代远山棠曲品即有38种之多,见明代徽调曲刊本如《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调簧》《摘锦奇音》《万曲长春》等也有35种之多。湖口青阳腔较著名的班社有:最早的戏班——秀兰班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班头夏炎魁,位于付垅乡夏家坂。演出剧目有《金牌诏》《夺秋魁》《青梅会》《征东》《白免记》《琵琶记》等。老秀兰班建于同治三年(1864),班头刘恒珍,位于文桥乡饶塘刘义丝村。演出剧目有《目连救母》《忠义殿》《红梅阁》《白兔记》《金印记》《三元记》等。福秀兰班建于光绪三十年(1904),班头昊鞋福,位于张青乡吴上坂,演出剧目有《三清贤》《收四郎》《连环计》《龙凤剑》等。中秀兰班建于光绪三十年(1904),班头廖中毛,位于流泗乡廖八坊里。演出剧目有《结桃园》《青梅会》《双杯记》《百忍图》《双麒麟》等。新秀兰班建于1944年,班头骆硕仁,位于大珑乡骆贻村。演出剧目有三国戏、目连戏、水浒戏、岳飞戏及传奇戏等。

九江青阳腔的曲牌,据今统计约有三百余支,见于南曲“仙吕宫”的有:《鹧鸪天》《卜算子》《甘州歌》《桂枝香》《皂罗袍》等24首:见于南曲“正宫”的有:《破阵子》《喜迁莺》《四边静》《小桃红》《双鸡鸟》等19首;见于南曲“中吕宫”的有:《泣颜回》《驻马听》《剔银灯》《驻云飞》等22首;见于“南吕宫”的有:《红袖袄》《香柳娘》《一剪梅》《香罗带》《懒画眉》等43首;见于南曲“黄钟宫”的有:《滴滴金》《画眉序》《降黄龙》《出队子》等24首;见于南曲“越调”的有:《浪淘沙》《下山虎》《绵裕絮》《忆多娇》等19首;见于南曲“商调”的有:《山坡羊》《莺啼序》《集贤宾》《簇御林》等21首;见于南曲“双调”的有:《孝顺歌》《锁南枝》《夜行船》《孝南枝》等24首;见于南曲“仙吕入双调”的有:《四朝元》《玉交枝》《好姐姐》《江儿水》等29首;见于“南曲九宫”失载的有:《苦飞子》《寸寸好》《半边莲》《猫儿坠》等133首;见于北曲的有:《叨叨令》《混江龙》《端正好》《哪吒令》等15首。青阳腔改唱文人传奇较多,且内容多反映爱情、婚姻和家庭事,情致委婉曲折,故吸收了昆曲流丽悠远的长处及皖南民歌的抒情音调,使唱腔含蓄深沉,细腻优美。今九江青阳腔的旋律,既有速度较慢的一板三眼,又有变化多端的二流板、开口板、讲板等点板形式。

九江青阳腔还有一种“低牌子”。在演唱方面,“高牌子”属于高调,用假嗓子翻高八度帮腔,而“低牌子”则取消人声帮腔,增加管弦伴奏,用笛子伴奏的叫“横调”,用唢呐伴奏的叫“直调”。“横调”活泼俏丽,“直调”庄严热闹。九江青阳腔唱“横调”的剧目有:《绿袍记》的《游园赠钗》,《寻亲记》的《旅店》,《红梅记》的《游湖》,《负薪记》的《复水》等,曲牌有:《步步娇》《二郎神》《折桂令》《雁儿落》《园林好》等。“直调”多作过场音乐之用,如帝王登毁、元帅升帐、将军凯旋、军士出征等,曲牌有《朝元歌》《新水令》《山花子》《小五马》等。

两种曲牌共约一百余首。此外,九江青阳腔的音乐还有“吹腔”,又名秦梆子或梆子腔、“乱弹腔”和“民歌小调”。“吹腔”有过门,如《时迁偷鸡》《三怕老婆》《打樱桃》等戏用之。“乱弹腔”只在《贵妃醉酒》《金锁记》等剧中。“民歌小调”则用于打诨小戏,某些大戏也间或有之,如《岳飞传》的“造袍”和《红梅记》的“打连厢”等即是。

九江青阳腔的打击乐器有大锣、小锣、云锣、马锣、大钹、小铵、堂鼓、板鼓(或以长方形木鱼代替)和板九种。乐队建制为五人,分东场和西场。西场,称武场,东场,又叫文场。因其高腔无丝竹伴奏,故锣鼓音乐在唱腔中占有重要位置,种类多,套式有伴奏锣鼓、气氛锣鼓、身段锣鼓、感情锣鼓多种,唱腔中又分开口、分句帮腔锣鼓等,今计有大参绣、小拗锤、大丝纽、丁丁锤等60余套。它与身段表演、曲牌声腔紧密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情趣。

代表剧目:青阳腔的传统剧目,保留下来的共有近90多种(其中大戏65种,小戏29种),绝大部分是属于宋元南戏,明代传奇和弋阳腔连台本大戏。其中见于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著录的有41种;见于明代《词林一枝》《八能奏锦》《时调青昆》《玉谷新(调)簧》《摘锦奇音》《微池雅调》《歌林拾翠》等诸刊本的有60余种,这些剧目大部分有青阳腔艺人保留下来的完整的手抄本和唱腔。

一、出自南戏、北杂剧及明人传奇作品的有:《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幽闺记》、《西厢记》、《风云会》、《三元记》、《十义记》、《织锦记》(俗名《仙姬记》)、《香球记》、《瓦盆记》、《全德记》(又名《双麒麟》)、《鹦鹉记》、《黄金印》、《忠义殿》(又名《灵宝刀》)、《双杯记》、《绿袍记》、《吐绒记》、《金锁记》(即《六月雪》)、《彩楼记》、《寻亲记》、《蝴蝶梦》、《红梅记》、《投笔记》、《百花记》、《投唐记》、《三跳涧》、《八义记》、《金台记》、《卖水记》、《题红记》、《偷桃记》、《桑园记》、《青袍记》、《孝义记》、《升仙记》、《负薪记》、《玉簪记》、《四友记》、《跃鲤记》、《香山记》、《锦上花》、《长生记》、《胭脂记》、《六恶记》、《金丸记》、《阳春记》、《嫖院记》、《谪仙记》、《西游记》、《剔目记》等等。

二、出自弋阳腔连台本大戏的有:《目连传》(七本)、《三国传》(七本),即:《结桃园》、《连环记》、《青梅会》、《古城会》、《三请贤》、《收四郎》、《失荆州》(已佚);《岳飞传》(三本),即:《夺秋魁》《金牌诏》《阴阳界》;《征东传》(一本),即:《定天山》;《征西传》(一本),即:《金貂记》;《封神传》(一本),即:《龙凤剑》等。其中有的做全本演出,有的保留精彩的折子戏。尤其可贵的是有些剧目为罕见的珍本,如:《四友记》《双杯记》《香球记》《吐绒记》《投唐记》和《绿袍记》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遗级别: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人物:

梅成钺(1844—1902),字溶源,湖口县文桥乡梅圈子村人,戏曲收藏家、研究家。他以搜集整理湖口高腔剧目和编写《高腔戏谱》及目连戏剧本而闻名乡里。他酷爱戏曲文学,尤偏爱高腔,广泛搜集高腔抄本。他常邀请湖口、都昌的高腔艺人到家,与他们一道抄写、回忆、研究、审核剧目。据传,他收藏了两大箱高腔剧本,每到夏天则拿出来晒晒。他搜集整理出70余本大戏,编写出《高腔戏谐》和7本214折的目连戏抄本《黑江》。他所抄写的剧本一字不白,一字不漏。至今人们还传说“梅圈子里出来的种子(湖口、都昌等地称高腔抄本为种子)是过了线板的”,意指梅成钺抄写的剧本像木匠用墨汁在板上打线一样直,整齐正规可见一斑。他还和都昌高腔师傅杨老四一道雕刻了一枚长、宽各6厘米共26个字的印章,专为抄本盖章之用。

吴厚德(1900—1977),湖口县张青乡吴下坂人。酷爱高腔,专工净角,曾参加骆硕仁为班头的新秀兰班。1957年10月参加都昌高腔剧团;翌年4月随团调省戏校整训;1959年4月调往江西省赣剧团,同年5月随团赴京在中国文联礼堂汇报演出。他在《三请贤》中饰演的张飞受到专家高度评价。《戏剧报》1959年第13期刊其张飞剧照为封面,《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青阳腔”条目也配用了这张剧照。1960年,吴厚德正式转入江西省赣剧团。在此期间,他为挖掘、整理青阳腔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演唱的《激秦鞭锏》等剧已录音记谱,为后人所传唱。1967年因眼病回乡,1977年去世。

曹梅卿(1916—2000),湖口县文桥乡曹寺村人。1932年与弟曹耀春一道随父曹效礼进中秀兰班学艺,专攻小生,先后入新秀兰班、老秀兰班学艺和演出,1945年开始教戏。1957年参加都昌县高腔剧团。1959年4月调往江西省古典戏曲实验剧团,同年6月随团赴京在中国文联礼堂做汇报演出,他在《曹操逼宫》中饰演的汉献帝角色深受专家好评。1969年受“文化大革命”冲击下放回乡,在县硅砂矿场工作。退休后利用业余时间辅导青阳腔农民剧团。20世纪80年代后积极参与县文化局青阳腔的收集整理工作。1984年6月当选为县政协委员。赣剧表演艺术家童庆礽、潘凤霞,梅花奖得主涂玲慧等曾受教于其门下。

曹耀春(1926—2005),湖口县文桥乡曹寺村人。1932年进中秀兰班学艺,师从闻升广。他先后随班到江西、安徽、湖北等地演出,成为远近闻名的贴旦。1957年参加都昌县高调剧团;1959年4月调往省赣剧团,同年5月随团赴京在中国文联礼堂做汇报演出。他饰演《曹操逼宫》中的董妃角色深受专家好评。1969年受“文化大革命”冲击下放回乡,在县水电局工作。退休后利用业余时间辅导青阳腔农民剧团。20世纪80年代后积极参与县文化局青阳腔的收集整理工作。1984年6月当选为县人大代表。赣剧表演艺术家童庆礽、潘凤霞,梅花奖得主涂玲慧等曾受教于其门下。

潘康泉(生卒年不详),湖口县流泗乡仓前潘家人。1916年入秀兰班投师学艺,工净行,继承了青阳腔传统净角古朴粗放的艺术风格。他饰演的主要角色有《青海会》中的曹操、《古城记》中的关羽、《三请贤》中的张飞及《龙凤剑》中的黄飞虎等。他造型逼真,演技娴熟,感情贴切,嗓音响亮,因而在赣北都昌、湖口、彭泽以及皖南东至望江等地深受观众喜爱,颇负盛名。中年以后,他的戏路更广,又能兼唱小丑行当重头戏,如《下山相调》中的小和尚、《打懒》中的秦小二和《王道士捉妖》中的王道士等。剧中多用都昌、湖口方言,其乡土之趣和憨愚之态创造出另一种令人愉悦的舞台形象。1957年参加都昌县高腔剧园,1959年调往江西赣剧院,并随江西省古典戏曲演出团进京汇报演出。他饰演《曹操逼宫》中的曹操,唱得豪放,念得粗犷,演得精彩。尤其是他勾勒的青阳腔传统脸谱,既非白脸,又非红脸,而是一种白中带红的黄脸,博得首都观众喜爱。有专家说:“看过了潘康泉老师的演出后,简直使我不准备为曹操翻案了。江西青阳腔保持了古生物般的原始形态,它为研究中国戏曲的发展,像恐龙化石一样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活资料。”自1960年起,潘康泉专事青阳腔教学工作,孜孜不倦,先后传授了《曹操逼宫》《三战吕布》《王道士捉妖》等折子小戏,为继承和发扬青阳腔艺术竭尽心血。1961年因病回乡,直至终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闻升广,生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约1862年),卒年不详。都昌县人。青阳腔贴旦演员。清光绪年间入福秀班演戏,闻名于江西都昌、湖口、彭泽及安徽至德、怀宁、贵池、青阳等地。每到一处,村里人都要为之“打彩”以示欢迎。他擅演背褡戏,拿手戏有《香球记》的赛红、《吐绒记》的凌波、《绿袍记》的春桃和《三积德》的琼娥等。所饰角色其扮相、身份看似相同,但能因人物个性而异,尤以眼睛表演得细腻传神。如演《香球记》中赛红一角,徐家官船上兰玉小姐听舱外小鸟声喧,叫丫鬟卷帘观景时,他将倦眼一睁,抬头挺身,欢快地拉起帘子,然后眼睛从左到右向辽阔的江天看去,从他的眼睛和手势的表演所示,就像鸟儿在水面上、船顶上穿梭飞旋一样。当发现小姐凭窗凝视岸边时,他以好奇的眼神从旁偷窥小姐的脸,随小姐的目光移向台右,发现小姐正目不转睛地看岸上一个垂钓的少年。他嘴一努,眼一斜,以食指在后连连指点着小姐,好像说这下可让我看清了吧。他如此传神的表演,把小丫头表现得聪明俏皮、活泼可爱。再如他演《三积德》中的琼娥送茶时,因在黑夜烛光之中,他手托茶盘,躲躲闪闪,眼如火烛,热烈纯真,然又惊恐害怕,于是用低头、斜视、窥视等多种眼神表达当时的心情,可谓恰到好处。还有他饰演的窦娥,在青阳腔中同属贴旦一行,但与背褡戏是两种分工。窦娥在《送饭斩娥》中双手戴铐,反插斩标,不能有更多的身段表演,他便利用头上的甩鬓配合哀怨的眼神,加上高亢激越的唱腔,表现了一个平白受冤、呼天唤地的不屈的妇女形象。在狱中与婆婆见面时,先是两眼含悲,泪光闪闪,然后在大段唱腔中夹以颤抖的哭音。唱到激动处,运用甩鬓左右旋转,好似怨恨从头顶冲出。他每演此剧,观众必赞其演技之高超绝伦。晚年授徒甚多。

《江西非遗戏曲概览》钟传志,郭晓莺编著,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