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柱子,你快来看看,这床怎么老是湿漉漉的,像是泡过水一样……”

王氏一边说着,一边用力地擦拭着床板,脸上满是疑惑不解。

“这大半夜的,哪来的水啊……”李铁柱嘴上嘟囔着,心里却突然升起一股莫名的寒意。

01

01

阳城县的老木匠李铁柱,手艺那是远近闻名。他做的家具,结实耐用,雕花精美,十里八乡的人家办喜事,都愿意找他定制。李铁柱和妻子王氏,膝下育有三子,分别取名李春、李夏、李秋,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可惜好景不长,在李秋五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那年春天,李春和李夏跟着父亲到邻县做工,却在返乡途中离奇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李铁柱和王氏四处打听,找了几个月,依然杳无音讯。夫妻俩整日以泪洗面,悲痛欲绝。祸不单行,不久后,王氏在怀着身孕的时候,因为思念成疾,最终难产而死,只留下年幼的李秋和悲痛交加的李铁柱。

痛失爱妻和两个儿子,李铁柱仿佛一夜之间老了许多。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独自一人将李秋拉扯大。为了不让儿子重蹈覆辙,李铁柱放弃了木匠的营生,将李秋送进了学堂,希望他能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秋自幼聪明伶俐,又十分懂事孝顺,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学业上很是刻苦。他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还对父亲的木匠手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铁柱见儿子如此有心,便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李秋仿佛天生就是做木匠的料,他悟性极高,一点就通,很快便掌握了父亲的精湛技艺。李铁柱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看到了家族手艺后继有人的希望。

时光荏苒,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李秋已经长成了一个英俊挺拔的青年。他不仅学业有成,而且继承了父亲的精湛木匠技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年轻匠人。

但是,命运似乎总爱和李家过不去。在李秋十八岁那年,李铁柱因病去世,留下李秋独自一人。

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李秋强忍着心中的悲痛,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他一边继续在学堂读书,一边利用闲暇时间,重操父亲的旧业,为乡亲们打造家具,以维持生计。

02

02

这一天,阳城县有名的赵员外派人来请李秋,说是要打造一副上好的寿材。赵员外年事已高,膝下仅有一个女儿,早就开始为自己准备身后事了。

李秋来到赵府,仔细询问了赵员外的要求。他发现赵员外对木材很是讲究,想要寻一种既防腐又美观的木材,但跑遍了附近的木材市场,都没有找到合适的。

李秋根据自己多年学习的木工知识和经验,向赵员外推荐了一种名为楸树的木材。楸树木质细腻,纹理美观,而且耐腐蚀,是制作高档家具和寿材的绝佳材料。

赵员外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连忙派人按照李秋的指点,去深山老林里寻找楸树。果然,没过多久,下人们就运回来了一批上好的楸树木材。

李秋精心挑选了其中最好的几根木材,开始为赵员外打造寿材。他技艺娴熟,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是在进行一场艺术创作。

经过数月的精心雕琢,一副精美绝伦的寿材终于完工了。赵员外看到后,赞不绝口,对李秋的精湛手艺更是赞叹不已。他不仅按照约定付给了李秋丰厚的工钱,还额外赏赐了他不少银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秋带着工钱和赏银,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走到城外一片树林时,天色渐晚,李秋便加快了脚步。

“这位小兄弟,请留步!”突然,一个温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李秋回头一看,只见一位身穿鹅黄色衣裙的年轻女子,正站在不远处。女子眉清目秀,皮肤白皙,虽然衣着朴素,却难掩她清丽脱俗的气质。

“姑娘有何贵干?”李秋警惕地问道。

“小女子姓赵,家住在这附近的山里,”女子柔声说道,“我见小兄弟器宇不凡,应该是个手艺人吧?”

李秋点点头,“在下正是木匠,不知姑娘有何指教?”

“是这样的,”女子轻叹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哀伤,“我那亡夫,生前也是个木匠。他走后,我一个人住在山里,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最近,我家的床铺坏了,怎么修都修不好,所以想请小兄弟帮帮忙。”

李秋本想拒绝,但看到女子楚楚可怜的样子,又不忍心,便答应了下来。

女子见李秋答应,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连忙带着他往山里走去。

03

03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他们来到了一处僻静的山谷。山谷里,有一间简陋的茅草屋,周围是茂密的树林,显得格外幽静。

女子将李秋带进屋里,指着卧室里的一张木床说道:“就是这张床,不知怎么的,最近总是湿漉漉的,像是泡过水一样,怎么擦都擦不干。

李秋走上前去,仔细查看了一番,发现床铺表面确实非常光滑,而且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泥腥味,这让他感到十分奇怪。

“姑娘,你这床是什么木材做的?”李秋问道。

“我也不太清楚,”女子摇摇头,“这床是我夫君生前做的,具体是什么木材,我也说不上来。”

李秋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抚摸着床板,试图找出原因。

突然,他感觉到寡妇从背后靠近,一把抱住他的腰,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这床……有问题!”李秋心中一惊,猛地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