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楼道是最小的社区公共空间,也是社区治理的“末梢”,吉林省通化市聚焦“微治理”,以“楼道‘微自治’ ,一家扫一层”为切入点,把居民自治深入到楼道,提升邻里温度与社区微治理水平,实现老旧小区由“无人管”到“有人干”,由“脏乱差”到“美如画”的华丽转身,助推社区治理服务工作落细、落小、落实,飞入寻常百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楼道“微自治” 迈出文明实践“新步伐”

坚定信心树目标,砥砺奋发谱新篇。通化市新站街道全力探索“居民微自治”管理新路,把决策权交给居民,自家的楼道要怎么打造、怎么管理,由居民全程参与、出谋划策。街道党工委积极组织召开楼道议事会,听取党员、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和居民代表意见,经过多次座谈交流,制定《关于在无专业化物业管理小区开展“楼道微自治 一家扫一层”活动的实施方案》,力争用楼道“微自治”,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泛动员齐宣传,文明生活齐参与。在楼道“微自治”创建过程中,街道各社区坚持倾听民意、因地制宜,通过社区积极引导、居民主动申请,确定“楼道‘微自治’,一家扫一层”的定位和内容。社区网格员积极开展入户走访,发放活动倡议书万余份,改编网络热曲拍摄宣传小视频在居民微信群推送,积极发挥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和广大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掀起活动热潮。在社区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居民以自家门口为起点,邻居互相轮换,达到一层推一层,层层有人扫,层层有人管,定期打扫楼道和清洁楼梯扶手的生活模式,现如今,邻里和睦的场景络绎不绝, 从过去的见面连个招呼都不打,到现在的谁家有事齐帮忙的良好社会氛围正悄然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抓实干到楼栋,凝心聚力共治理。自“楼道‘微自治’,一家扫一层”提出以来,打造卫生角,提供清扫工作成为创建活动的第一步。街道党工委从小处着手,根据小区特点,实行分批次、分类型开展,在234栋楼800多个单元设立卫生角1000余个,通过“两代表一委员”捐赠、社区购买、居民自筹等方式,投入资金3万余元配置粘贴“爱心工具”标志标识笤帚、戳子等清扫工具1000余套,便于居民取用,为居民营造更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增强小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创建获得感,进一步激发了居民自觉投身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社区微自治拓宽新思路。

探索“小妙招” 激发邻里和谐“新动力”

为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有效激发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常态化激励机制。新兴社区通过六步工作法,居民可以在日常服务中获得“积分”,通过积分兑换物品。靖宇社区通过“服务-登记-积分-兑换”的工作机制,把清扫行动兑换成文明积分,社区制作了积分存折,日常由网格员帮助累计积分,累计积分可以在社区积分超市兑换成实物奖励。新山社区通过颁发流动红旗及奖品积极鼓励动员居民参加到“一楼扫一层”活动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获得流动红旗的次数越多,奖品越丰厚。东庆社区开展楼道卫生“一月一评比”工作,对楼道卫生进行评比,选出卫生干净整洁的楼道并颁发流动红旗。胜利社区通过“送你一朵小红花”特色积分兑换机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活动,厚植楼道微自治“沃土”,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共筑“睦邻情” 奏响居民自治“最强音”

“微自治”是社区治理的良方。通化市通过楼道“微治理”激发居民自治活力,群策群力解决居民需求,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让居民在公共空间感受到“共建共治共享”带来的和谐氛围,有效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也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心”距离,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

志愿服务是“微自治”的纽带。“楼道‘微自治’,一家扫一层”,鼓励广大居民主动承担楼道清扫的大小事务,将楼道环境美化与日常维护作为一项重要的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赋能居民自治的同时,壮大红色力量,在基层治理楼道中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推动形成共同监督、共同进步的自治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果共享是提升自治意识的有效路径。在创建“楼道‘微自治’,一家扫一层”过程中,通过积极鼓励、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创建工作,让居民从社区工作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决策者。开展创建让参与居民切身感受到居住环境改善的显著成效,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居民参与管理社区事务和社区治理的责任感和积极性,真正实现“小楼道”带动“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