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教育探访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第二季收官,引发广泛讨论。
从新加坡的极度内卷到德国的求真务实,从法国的哲学思辨到新西兰的自然课堂,再到泰国的陪读家庭,《他乡的童年》第二季呈现了五国教育百态图景,记录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温情互动,不仅是对全球教育现状的观察,也是直指人心的叩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如此不同,究竟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真实再现五国教育风貌 构建多元差异教育网络
优酷出品的《他乡的童年》第二季不是停留在一个地方对人或事物进行观察访谈,而是围绕教育主题进行多点记录、观察、交流。节目发起人、总导演周轶君以记者、中国妈妈、访问者身份参与不同国家教育实践中,以纪实影像作为载体,增加观众对其他国家教育理念和社会价值观的理解,也打破了观众对其他国家教育的刻板印象和幻想。
纪录片的本质是真实性。《他乡的童年》第二季将镜头瞄准五个不同国家的老师、学生、家长、街头,以此勾勒出各个国家真实的教育图景。新加坡的竞争和精英主义、德国的严谨和允许犯错、法国的松弛与浪漫、新西兰的自然和玩耍、泰国的多元陪读家庭——五个国家,五种模式,截然不同。
不过,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并不仅仅停留在对各个国家教育方法和当前教育实践的线性展示上,而是将其融入地理条件、本土文化、民族历史、社会形态当中,在历史文化的对照和互文中搭建起具有差异和多元的教育网络。
正如周轶君所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存在差异,教育问题也不是孤立的,它与国家的经济、历史、文化和社会形态紧密相关。"构成各个国家差异而多元教育网络的各个因素都成为连接节点,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群体、国家政府等多重主体在其中发挥作用。
深描异国他乡教育现象阐释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
纪录片中周轶君在镜头前,以主持人第一视角来带领观众走进异国他乡的家庭、课堂、公园、街头、操场等场所,访谈、观察、提问等,尽可能完整真实记录不同国家的课堂、呈现不同教育理念,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基础上对教育做出思考。
例如,在奥克兰Swanson小学操场上,孩子们爬到树上,周轶君看到不免担心,继而追问老师关于孩子们是否有保险、家长对孩子户外活动的态度、爬树爬房子是否安全等问题。屏幕内外,观众心里的疑问也在纪录片影像文本里找到答案。
尽管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聚焦教育,但创作团队并没有以主观推断来验证或者设计每一集的主题,确保纪录片的真实性、准确性,也延展了该片主题意义,有对现代社会的反思,也有对动物生命的伦理关怀,还有对自然资源的尊重与保护。
目前,优酷平台《他乡的童年》教育类纪录片已推出两季,教育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国家的经济脉搏、历史积淀、文化精髓和社会形态紧密相连。德国的历史观、新西兰的自然观、新加坡的精英主义和"怕输"心态,都与所根植文化息息相关。而深描方法与自反性思考作为纪录片方法转向,也打开了创作视野,使得意义和价值表达传递更符合当前传播语境。
聚焦全球化时代议题 一场生动的大型移民现状调查
《他乡的童年》第二季跨越五个国家,通过主持人参与性的观察、主观思考和直观感性叙事,呈现全球多元教育理念和方式,继而勾连起宏观的社会文化背景。几乎每一集镜头,都捕捉到不同国家的移民家庭、移民二代三代。
不少家长选择离开故土移民到新国家生活,移民家庭如何面对教育理念差异带来的挑战,移民一代和二代又是如何建立起身份认同的?
《他乡的童年》每一集也对不同国家移民家庭的现状进行了描摹,试图了解移民家庭面对的挑战。在新西兰,华人女孩陆楠九岁跟随父母移民到新西兰,35岁时当选了新西兰国会议员;来自中国辽宁的女孩在奥克兰的小学上课,其父母认为应该让孩子在小学把"玩"玩儿明白了;在泰国清迈,不少中国陪读家庭慕名来到这里,将其视作留学欧美的跳板,而家长们看似轻松的生活状态背后,也隐藏着种种压力。在德国的课堂上,可以发现不少阿拉伯裔、土耳其裔的面孔,战争的阴影在他们身上从未消失。
可以说,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第二季通过对不同国家移民家庭的访谈,完成大型移民家庭现状调查实录。既丰富了异国教育观察的样本,也进一步完善教育纪实影像的叙事思路和逻辑,也是对全球传播语境下教育移民选择的及时回应。这种全球化视野和议题时效性,也为未来纪实影像实践提供了无限可能。
纪录片+教育学 跨界创新打造纪录片影响力
"纪录片+教育学"的化合反应,拓展了纪录片的观照视野。节目通过与教育从业者、家长等的交流及受访者在镜头前的自述,"闲聊"式对话使观众获得了对该国教育的初步把握和认识,开拓对教育的整体性视野。
《他乡的童年》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教育的纪录片,更是一次文化、社会、历史等多维度的深度探索,展现了纪录片在内容创新上的无限可能。
通过高质量内容输出和广泛社会影响力,该纪录片逐渐构建起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厚内涵的叙事体系。跨国探访的新奇设定,纪录片+教育学的巧妙融合,节目发起人、导演周轶君的号召力,成为吸引观众的一个个有力锚点。周轶君不仅是战地记者、国际议题作家、电视主持人,还是两位孩子母亲的身份,天然代入中国家长这一身份去看待教育问题,在探访中极具新闻敏感性和深度调查能力。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第二季还延伸到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有效提升了纪录片商业价值,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为纪录片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者:
文:王彦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