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9年1月下旬的一天,尹冰彦到医院看望病重的李宗仁。此时的李宗仁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拽着自己曾经的机要秘书的手,艰难地说道:“我的日子不会再有多久了,我能够回来死在自己国家里,这是了却了我一件最大心愿。”

几天后,李宗仁的病情恶化,在抢救了20个小时后,他终究没有逃过死神的召唤,于1月30日午夜溘然长逝。

在他临终前,曾给毛主席和周总理写过一封信,信上写道:“我在1965年毅然从海外回到祖国,所走的这条路是走对了的。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从李宗仁临终前的这封信可以看出,他从未后悔自己晚年回归的选择。

这个曾经戎马半生,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末代总统”,当年在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侨居美国,“既不返台,也不辞职”,与蒋介石对抗到底。然而,异国再好也不是长留之地,迟暮之年的李宗仁思乡之情愈发强烈,他最终做出了一生中最具转折意义的抉择:踏上回国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宗仁

李宗仁选择回国,仅仅是出于老年人“落叶归根”的想法吗?他的回国之路到底经历了什么?他回国之前提出的2个要求,为何周总理都没有答应?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得从1949年李宗仁匆匆离开祖国说起……

01.满盘皆输,黯然赴美

1949年1月24日,李宗仁正式就任中华民国代总统。然而,此时的国民政府,只剩下半壁破碎江山,连首都南京也人去楼空,蒋介石虽已“下野”,但蒋家党羽仍遍布要津,李宗仁上台后,处境极为艰难

成为“孤家寡人”的李宗仁倒也并不气馁,他有自己的盘算:以“和谈”争取时间,稳定局势,获得美国援助,以半壁江山与共产党分庭抗礼。

在李宗仁的积极活动下,包括张治中、邵力子等人在内的南京代表团于4月1日前往北平与中共谈判。

对于李宗仁这种利用“和谈”延缓渡江,企图搞“划江而治”的用心,中共方面早就洞若观火。因此,当南京代表团抵达北平机场时,中共和谈代表团一个都没有现身。

经过十几天的谈判,中共拿出了《国内和平协定》的最后修正案,并要求南京代表团必须在4月20日之前做出表示。

但在国民党内部,无论是蒋介石,还是白崇禧,都拒绝接受“协定”,别无选择的李宗仁只能继续拖延,想等到长江汛期来临后,用“天险”来阻止解放军渡江。

然而中共方面早就识破了南京政府所耍的花招,毅然于4月21日下令渡江。南京政府决定将办公地迁往广州,李宗仁这个代总统也在一片仓皇败逃的惨境中,怅然乘机离开“首都”南京。

李宗仁本想在自己的老家广西与中共重开和议,但手握兵权的白崇禧是一个顽固的反共分子,坚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心要和共产党战斗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崇禧和李宗仁

此时的李宗仁,真正到了进退维谷的地步:联共反蒋吧,白崇禧竭力反对;联蒋反共吧,多年来的事实告诉他,走这一步必然被蒋介石利用,成为他的傀儡和替罪羔羊,况且中共已是势不可挡,走此路无异于自杀;就连曾经一度扶持他上位的美国政府,如今也处于冷漠的旁观态度。

在国内无法立足的李宗仁在辗转桂林、重庆、昆明、香港后,以医治胃病为由,于1949年12月7日飞抵美国,开始了他在异国他乡十几年的孤苦生活。

李宗仁到了美国后,蒋介石曾多次让白崇禧给李宗仁去电,让他解除代总统一职,或者是尽快回到台湾去。李宗仁决意不回台湾,“以蒋先生过去对我衔恨之深,我一旦失去自由,恐求为张汉卿(指张学良)第二也不可得了”,但他也不辞职,给蒋介石重登总统大位制造障碍。

1954年3月,国民党在台北召开会议,以“违法失职”为由正式罢免了李宗仁的副总统职位。从此,中华民国的“末代代总统”成为一介平民。

02.晚年孤苦,决心回国

在国内时,李宗仁虽然处处受到蒋介石的牵制,但他毕竟是桂系的核心人物,还是曾经的副总统、代总统,不可谓不风光。而栖居美国之后,他无论是在政治生活上还是家庭生活上,都不尽如人意

在政治上,他是两头不讨好的是非人物,在美国的寓公们和华侨对他避之唯恐不及,从台湾去的人为避嫌,也从不登他家之门。

那时候从大陆去美国的人极少,李宗仁又不熟悉英语,跟普通的美国邻居也无话可说。

在家中,李宗仁的儿子以及孙辈大多在美国长大,接受的是美式教育,和李宗仁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差异,爱聊“国事”的李宗仁在家中根本找不到能和他聊到一块儿去的人。

孤苦的海外栖居生活,让晚年的李宗仁产生了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宗仁在美国期间与家人合影

除此之外,社会主义中国的快速发展也让李宗仁的政治思想发生了转变。虽然他不信马列主义,也不喜欢共产党,但是,随着中国在朝鲜战争中取得胜利,把入侵中国的印度军队赶出边界,以及成功地引爆原子弹,李宗仁看到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祖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他逐渐抛开了自己的阶级立场,开始拥护社会主义。

中国人自来有落叶归根的文化情结,李宗仁到美国时,已经年近60岁,中国传统观念已经在他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虽然已经和家人侨居海外,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愈发思念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乡和祖国。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李宗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酝酿和观察后,毅然决定踏上回国之路。

03.提出要求,总理未允

1956年,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就台湾问题发表了声明,表示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情况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远在美国的李宗仁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兴奋,提笔给在香港定居的自己曾经的秘书程思远写信,不久后又在美媒上发表了《对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坚决反对台湾“托管”和“台独”

李宗仁的这一动作受到了周总理的重视。不久之后,与李宗仁有着密切联系的程思远被秘密邀请到北京,周总理亲自接见了他,向他表达了中共对所有爱国人士的欢迎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间为晚年程思远

程思远回到香港后,将他回大陆的经历、感受以及周总理对国民党在海外的进步人士的态度,写成了一封长信,寄给了李宗仁。

此时的李宗仁思想还未完全转变过来,对新中国还有一定的“恐惧之心”,因此没有接受周恩来的“回来看看”的邀请。但不管怎么说,程思远的这趟大陆之行,打通了李宗仁与中共联系的渠道。此后的几年时间里,程思远又三上北京,多次与周总理见面。

1959年,李宗仁托程思远将自己收藏的一些文物献给祖国,并称这些文物是自己花了11万美元购买的。后来,这批文物经专家鉴定,大部分都是赝品,真实价值仅值3000美元。

周总理将此事汇报给毛主席,毛主席一眼就看出了李宗仁的目的:“这叫投石问路。我们的统战工作要讲策略,就给他12万美元吧!”

周总理随后让程思远转告李宗仁:李先生献给国家的字画,有些是真的,有些是次品,但政府体念李先生的爱国热情,将资助他一笔旅欧费用,以壮行色。

李宗仁收到12万美元后,彻底放下心来:共产党人愿意接受他的东西,说明看得起他这个人。他随即通过李济深转信给周总理,第一次明确表达了“落叶归根”的愿望。

不过,李宗仁的这个要求,被周总理以“时机尚未成熟”为由拒绝了。周总理之所以拒绝,一是考虑到了李宗仁的处境,他一直受到美国中情局和台湾特工人员的监控,如果此时贸然回国,他的生命安全有可能受到威胁;二是此时的李宗仁思想转变得还不是很充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台湾以及中美关系的影响。

周恩来建议,李宗仁可以先去欧洲旅居一段时间,然后再回美国去。这样既可以在欧洲和程思远见面,也可以让美方放松警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周恩来的建议下,李宗仁夫妇于1963年前往欧洲,一路观光、游览,并住在妻弟郭德风开在瑞士苏黎世的饭店中。一直尾随其后的美联邦调查局人员见李宗仁夫妇只是探亲、旅游,遂放松了对李的监视。

此次去欧洲,李宗仁见到了程思远。程思远向李宗仁传达了周总理对他回归的四点意见:

“(1)可以回祖国定居;
(2)可以回来也可以再去美国;
(3)可以在欧洲暂住一段时期再定行止;
(4)回来后可以再出去,如果还愿意再回来,可以再回。 ”

周总理的这“四可”,给了李宗仁充分的尊重和自由,李宗仁听完后感激不已,回国之心更加迫切。

1965年3月,李宗仁再次通过程思远向中共表达了他“归心似箭”的心情,这一次,毛主席和周恩来也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决定尽快迎接李宗仁回国。

李宗仁得到消息后,兴奋不已,马上着手准备回国事宜。同时,他还向周总理提出了一个要求:他希望能正大光明地回国,而不是偷偷摸摸的。何谓“正大光明”呢?就是在他回国前要在国外举行一次记者招待会。

得知李宗仁的这个要求后,周总理再一次拒绝了:为了在回国过程中不受任何阻碍,还是像李铁铮那样,以秘密的方式回国为好。至于记者招待会,完全可以等李宗仁先生顺利回到祖国后再开也不迟。

后来李宗仁回国之路遭遇的重重危险也证明,周总理的这个决定无比地正确和英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宗仁到达北京

04.危险重重,终回故土

李宗仁这次回国,依然不直接从美国回,而是先到苏黎世,然后再经巴基斯坦回国。然而,即便已经很小心了,李宗仁的回国之路依然充满惊险。

就在李宗仁要离开苏黎世的前两天,一个叫陈秀兰的女人从香港来到苏黎世,到处打听李宗仁的住处。另外,白崇禧的堂妹白瑞娟也借旅游之名来到苏黎世,表示想见李宗仁。

李宗仁得知这个情况,变得很紧张,希望尽快离开瑞士回国。于是,1965年7月13日,李宗仁夫妇以及程思远登上了瑞士航空公司的飞机,离开了苏黎世。

就在李宗仁一行人登上飞机后不久,就有几个台湾特务出现在李宗仁妻弟郭德风家门口,鬼鬼祟祟地监视着他家,估计是认为李宗仁还在这里。但他们等了好久,也没有见到李宗仁夫妇的影子,特务们这才反应过来:李宗仁已经走了。

特务们马上向台湾报告了消息,蒋介石得知这一情况后,给“保密局局长”张炎元下达了紧急任务:以最快的速度弄清李宗仁一行人所乘飞机的班次、时间、航线等信息,尽一切可能在李宗仁转机途中解决掉他,实在不行就在飞机上做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在台湾

从李宗仁上了飞机后,我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的丁国钰大使就一直悬着一颗心,因为他必须完成周总理亲自交代他的一项任务:把李宗仁一行从巴基斯坦卡拉奇机场安全地接到中国驻巴大使馆。

如何才能保证李宗仁一行人的安全呢?丁国钰思考良久,认为要保证安全,就必须减少李宗仁等人在公共区域的停留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经过海关和机场休息厅,走机场内部专用通道,将汽车直接开到飞机边

但是这种办法并不是轻易能实行的,按照国际惯例,只有外国元首级人物访问才能有此待遇。

好在丁国钰有办法——他与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的总经理是好朋友。于是,丁国钰找到这位总经理,称自己一个朋友身体不适,需要用车直接从飞机边接到大使馆。这位总经理倒也爽快,一口答应了下来,并马上作了相关的安排。

就这样,当李宗仁一行人于7月13日凌晨2时到达卡拉奇机场后,丁国钰亲自带着3辆汽车,通过机场内部专用车道,安全地将他们带到了大使馆。

此时,台湾国民党已经知道了李宗仁乘坐航班的信息,马上派出人员到卡拉奇的酒店旅馆搜寻,到中国驻巴大使馆外窥探,准备伺机行动。

丁国钰也收到国内电报,说国民党特务已经准备在卡拉奇进行破坏活动,如果不成功就将在缅甸上空袭击我们的飞机

面对严峻的敌情,丁国钰考虑到:既然美国方面和台湾国民党已经获知了李宗仁等人的行踪,那么再乘坐民航客机回国的风险太大了,只有包机,才能保证安全。

丁国钰将真实情况告知了巴基斯坦政府,关键时候,“巴铁”特别给力,外交部长布托亲自安排,专门为中方调了一架新的波音客机,还将机组人员的配备权也完全交给了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国钰

不过丁国钰仍然不敢大意,安排专门人员24小时看守停放在机场的飞机,杜绝敌特分子在飞机上安装定时炸弹的可能。

为了安全,丁国钰没有向任何人透露飞机起飞的具体时间。7月17日这天半夜,两辆轿车从大使馆驶出,这两辆车都拉着厚厚的窗帘,外面的人看不清里面的任何情况。

在大使馆外盯梢的特务果然被这两辆神秘的汽车吸引,立即发动汽车跟了上去。但其实,这两辆车是丁国钰特意安排用来“调虎离山”的,车里坐的并不是李宗仁,而是大使馆的工作人员,

等敌特分子离开后,丁国钰随即安排李宗仁等人乘坐另一辆车快速向机场驶去。等他们到达机场时,机组人员早已做好了起飞的准备,丁国钰陪同李宗仁迅速登上飞机。很快,专机飞上了天,离开了巴基斯坦。

飞机飞到缅甸上空时,丁国钰不免又紧张起来,生怕飞机遭到袭击。好在由于保密工作做得好,最后什么也没有发生。

飞机终于到达中国境内,丁国钰也终于松了口气,彻底放下心来。而李宗仁呢,他从窗口看到飞机下方的云南滇池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回来了,他终于冲破重重阻碍,平安地回到阔别十几年的祖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尾声

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夫妇从上海乘机抵达北京,受到了周恩来、彭真、贺龙、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烈欢迎,一同到机场迎接的,还有李宗仁昔日的战友和部下卢汉、黄绍竑等,以及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宋希濂等人,就连末代皇帝溥仪也赶来迎接这位“末代代总统”了

李宗仁看到这隆重而热闹的欢迎场面,激动得热泪再次滚滚而下。他在机场大厅宣读了他的“归国声明”:“16 年以来我以海外待罪之身,感于我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英明领导之下,使国家蒸蒸日上,……我毅然从海外回到国内,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 ”

李宗仁要求“正大光明地回国”的愿望,终于还是在他平安到达北京这天实现了——7月20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出了李宗仁归国的专电:

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偕他的夫人郭德洁女士,从海外归来,今天上午乘专机抵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