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东莞日报》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理论学习版刊发大湾区产教联盟执行会长、东莞市社科名家工作室首席名家、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陈标新文章《对接新质生产力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明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广东科技学院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与东莞市强大的产业基础,经过20年的建设,发展成为广东省规模最大的民办本科院校。学校对接制造强国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服务乡村振兴与东中西部人才协作,推行五育并举、分类培养育人模式,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着力培养急需紧缺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学校将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引下,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坚持需求导向,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五育并举育人模式改革。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的指示精神,广东科技学院积极探索并实施了“五育并举”的育人模式改革,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组织机制保障,构建了以“党委引领、党政统一、分工协作、课堂支撑、全员参与”为特点的育人格局。实施了数字化教学评价,依托“五育”综合数据平台,基于教育大数据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形成教师教学能力画像和学生学习成果画像,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模式及评价改革研究”的研究报告荣获广东省教育评估协会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研究课题通过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验收并被评为优秀等级。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五育并举育人模式的体系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对接新质生产力产业链需求,培养粤港澳大湾区急需紧缺的建设人才。

《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增长动能切换的必然路径。新质生产力被定义为由技术性革命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能够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大跃升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产业链可以解构为六大核心细分赛道: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智能电车、能源转型、未来产业。广东科技学院发挥民办高校机制优势,对接新质生产力产业链需求,在全国率先开设了跨境电子商务、网络空间安全、新能源汽车工程等急需专业。学校将坚持需求导向,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需求,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抓手,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跨区域、跨行业产教融合平台。

2020 年,广东科技学院联合东莞市、粤港澳大湾区的 43 家行业龙头企业与全国各地的12 所院校,发起成立大湾区产教联盟,现已拥有会员企业与院校200余家,成为跨区域、跨行业的产教融合平台。2024年,学校瞄准低空经济、数字经济与共建“一带一路”需求,发起成立了全国智能飞行器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申报了广东省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人才联盟。依托东莞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优势,构建跨区域、跨行业产教融合平台。成立了大湾区产教融合研究院,开展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研究,开展产教融合专业、课程、教材、实训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体系建设,按照《决定》要求,构建人才培养、资源对接、东中西部协作服务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