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最大的危机,是道德危机
但丁曾说:“地狱里最炙热之处,是留给那些在出现重大道德危机时,保持中立的人。”
“道德危机”的表现形式有千万种,但归根结底,都是对四个根本性问题的追问,即:
·人是什么?
·人应该怎么生活?
·人应该怎么对待他人?
·人应该怎么对待世界?
以前,这四个问题的前提,却是千年不变的。比如,一个人在生物学意义上,只能有一个母亲;按照性别,世界上只有男人和女人。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道德存在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已被彻底颠覆。如何破解这些迫在眉睫的困境,关乎人类文明的存亡。
英国哲学家埃德蒙兹领衔28位哲学家,编写的《未来道德》一书,或许能让我们看到问题的严重性。
本书认为,人类所有的道德问题,都始于回答“人是什么”。然而,技术发展重新定义了“人”的概念,致使道德大厦的根基,已经摇摇欲坠。
康德说,人是目的不是工具。但现代人类却正在物理层面上把自己变成工具。比如:“代孕”导致孩子有了两个母亲;器官移植让人体变得像一块拼图;基因编辑把人像电脑一样编程;脑机接口让人变得像一个互联网终端。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不断挑战、否定着过去道德大厦的根基,把人推向或神或魔的领域。这些问题,《未来道德》一书中讨论了很多,比如:基因组编辑技术对道德伦理的挑战,爱情药物对感情的影响,读脑技术对人类的操控。
所有这些问题,都在让“人是什么”变得越来越模糊。因此,重新定义“人是什么”,既是未来道德的首要问题,也是最大的道德危机。由此也引发了第二重道德危机,即人应该怎么生活。
近些年,科技的发展让以往的道德、律法体系加速崩溃,人类以往相对安定的生活方式也趋于混乱。技术进步加速了西方白左的盛行,LGBT堂而皇之地成为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主旋律。他们手持“政治正确”的大旗,随时准备挥下“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的尚方宝剑,迫使所有反对者屈服。
据说,个人身份信息中“性别”一栏,必须要有十多种选项。少一项,都是性别歧视。越来越多的人,按照内心的欲望横冲直撞、为所欲为。还不忘随时以“自由、平等、博爱”为自己的放纵辩护。
这类问题,《未来道德》这本书也谈了很多,比如:人造子宫可能导致堕胎泛滥,劝诱技术可能会让人类失去自我,药物和手术可能会让性别差异消失。
科学技术,不断减轻着人类的痛苦、疾病,延长着人类的寿命,不断降低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但同时,也让我们没有隐私、没有自我、没有思想、没有激情,最终陷入无尽的虚无。
另外 ,虚拟世界不断完善更是放大了这种虚无,将其蔓延到了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由此,传统的社会形态被迅速瓦解,“人应该怎么对待他人”这个问题也变得更加严峻。
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被技术隔离,同一个人,在两个世界中,会表现出截然相反的两套道德法则。
比如,诞生于轴心时代的伟大思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曾是两千年来人类道德伦理的金规则。但如今,很多人在现实世界中遵循这一法则,但在虚拟世界中却释放恶意,肆意网暴他人。
另外,虚拟世界的不断发展,也导致不婚族越发壮大,还制造了一批又一批“宅男宅女”,他们几乎完全没有社交,甚至与家人都不交流。
关于此类问题,《未来道德》中还梳理了科技带来的更严重的挑战,比如:无人驾驶引发的道德和法律难题,虚拟化身对现有身份认同的颠覆,机器人对人类社会的潜在威胁。
与以往人与人的相处模式不同,未来世界更多的是人类与智能机器如何相处,以及在高度虚拟化的环境中,人类如何自处的问题。这些问题,完全超出了古今先哲提出的处世哲学的范畴。
与以上三个关于“人”自身的问题相比,更严重的问题是:随着技术的飞跃,人应该怎么对待世界?。
从石器时代开始,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就只有一种:利用自然资源养活自身,并改造世界。
到了工业时代,这种模式非但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随着科技的发展,还被无限地扩大了。现代人类对地球造成的破坏数不胜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生态失衡、生物灭绝、气候失常、全球变暖......
每一种环境危机,对人类的威胁都是致命的。新的技术革命,为重新思考“人与世界应如何相处”这一古老的道德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
《未来道德》中谈到了一个案例:肉类替代品能否让世界大不同?然而,研究结论并不乐观。书中认为:所有环境问题,都很难通过技术来改善,终归还是需要依靠道德和法律规范,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
总而言之,技术革命正在重新定义道德的四大基本问题,这一巨变,将给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以及已有的知识结构,造成长期且不可逆转的挑战。未来道德,考验着每个人的人性,也考验着资本的良知与政府的管理水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