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

吃点止痛药

似乎算不上什么

但有句老话说得好

“是药三分毒”

“药不对症,贻害无穷”

为"小病"乱吃药

也有可能把人"吃残"!

1

患者自行超量服用止痛药

活成“半瘫痪”状态

“以前吃一颗就不痛,慢慢地变成要吃两颗,两颗不够吃三颗,吃到不痛为止。但现在连十颗止痛药都不管用了,风吹到脸上都痛,我弟弟已经活成半瘫痪状态,不洗脸、不说话、吃流食。”

日前,56岁的刘先生(化名)在姐姐的陪同下,到诸暨市人民医院疼痛科就诊。

医生询问后得知,刘先生三叉神经痛了好几年,之前还只是脸抽筋,吃一颗止痛药就能缓解,现在哪怕刷牙、洗脸、吃饭都会剧烈疼痛。前几天,他又自行超量服用止痛药,结果痛感加剧。检查发现,刘先生骨髓抑制明显,白细胞下降很严重。

仔细检查刘先生的痛点后,吴医生采用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进行治疗,将穿刺针刺到三叉神经根部,然后再置入一个很小的球囊,通过这个球囊对三叉神经进行压迫,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所幸,该手术创伤小,刘先生术后两天就出院,休养半个月就可以正常生活工作了。

2

什么是三叉神经痛?

感觉面部如同雷击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是医学界公认的神经系统中最痛苦、最顽固的一种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患者常形容如同“面部雷击”,突如其来的剧痛,就像是电流在面部穿流,带来难以忍受的折磨,而夏季又是疼痛更为频繁且剧烈的季节。夏季高温下,血管扩张,血液流动更加迅速。

对于三叉神经痛患者而言,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三叉神经受到额外的压力,神经纤维受到牵拉或压迫,从而引发或加剧疼痛。

如果从炎热的室外走到开着空调的室内,冷风会刺激面部肌肉和血管异常收缩,导致三叉神经异常放电,引起剧痛。冷饮会对口腔黏膜和神经造成刺激,直接引发或加重三叉神经疼痛。

3

医生提醒:止痛药有用

但也有天花板效应

医生提醒,虽然说止痛药能够缓解疼痛,但只能缓解一时,因为止痛药有天花板效应,也就是说,拼命使用这类药物去增加作用是行不通的,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有引起肝肾功能损害的可能性。
所以,痛不要忍,应该采取积极治疗的态度,疼痛科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出诊断和处理,目前,95%的慢性疼痛都可以得到满意的治疗。如果一直拖着不去医院,很有可能会使急性疼痛转为慢性,甚至终生不愈。

药物主要是为了治疗人们的疾病

但药物也存在着它的第二面

——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除了因为个体差异导致的不良反应

还有一些因为药物导致的不良事件

是由于没有合理用药

适当用药造成的

正确使用药物

可以有效降低药物致残的几率

01

安全用药

有时,我们看着某个药品的说明书,觉得“差不多,就是这个药,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种情况下自行用药很可能出现因为用药不当而造成的药物致残,正确的做法是要明确诊断,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用药。

02

明确药物用法用量

研究表明,药物致残中大约有29%是因为用法用量错误导致的残疾。近年来,网上药房的兴起方便了我们取药用药,但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无论是从实体药房还是网上药房购药,服药的方法、用量应当遵循药师或者医生的指导。

03

关注血药浓度

“血药浓度”能清楚地反映药物在我们体内的吸收和代谢情况,不但能告诉我们药物是否起效,还能告诉我们是不是已经接近或到了中毒剂量。

很多人会想:为什么会药物中毒呢?研究发现,药物在每个人体内的代谢情况极有可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同样的病症、同样的用药,有些人起效,有些人没有起效;有些人安全范围内,有些人却到中毒浓度了。

研究表明,约有19%的药物致残是因为没有进行有效的血药浓度监测引起的,所以,对于需要监测血药浓度的药物,要定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来源:人民网科普、湖北药监、新华日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