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蒋介石逃至台湾。为了安置从中国各省迁徙而来的部队及其家属,他们兴建房舍。这些房舍在之后被称为“眷村”

然而,这些承载蒋介石和国民党部队野心的“眷村”从未想过,被仓促修建的它们会承载来自百万老兵的泪水,和他们接近一个世纪的乡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大撤退

造化弄人。当对大陆的思念变为眷恋,当对内地的渴望变为乡愁,“眷村”文化及小小“眷舍”的广大居住者,也转变了心中的敌意,将更多的情感诉诸于思乡惆怅

随着时光流逝、政策流转,“眷村”的存在感日趋低下。“眷村”及其文脉的存续成为了怎样巨大的难题挑战?“感觉既没有保护,也没有未来”又如何成为了“眷村”人民的悲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眷村一家人

位于聚光灯下的宝岛“眷村”难题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上人民群众的欢呼声,宣告了国民党一方大势已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大撤退

蒋介石自知不敌,在谋划后携巨量文物财宝,历经10个月,带领100余万部队及部队家属“战术撤退”,逃到台湾准备东山再起。

一时间,堪称人口大迁徙的、涉及100余万人的人口大转移成为了世界的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大撤退

“中华民国”政府为了解决足足150万以上激增人口所带来的居住问题,也为了后续的战略做准备,于是开始大规模建造房子,并根据居民(军眷)的军种和职业等考量,将他们分别划定在一定范围内聚居,形成类似村落的样式——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知的“眷村”

早期的眷村大多建在城市郊区,并利用了台湾在日据时期所遗留的日本人建造的房舍。

它们大量集中在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等地区。在国军营区附近也常有眷村集中——例如海军左营军区、台北松山空军基地及新竹新竹空军基地周遭附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眷村

经过台湾当局的多次排查,即便不算违规改建的“眷村”,现今在台湾当局国军列管之下的公有“眷村”就高达530座

上世纪50年代,“眷村”的修建属于早期,大多“眷舍”十分简陋。它们多为屋顶盖着稻草,拥有着竹泥墙的简陋居所,生活质量堪忧。

上世纪60至70年代后,军方出资介入“眷村”的修建,“眷舍”的居住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改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眷舍外部

这一时间段,大多“眷舍”主体改为砖造,并且加入了私人厕所、浴室、厨房规模及主梁、屋瓦与电线线路等设备。这一时间段内“眷舍”的改变大致和大多台湾本地民房一致。

然而上世纪70年代末期,由于所有权问题,“眷村”无法改建,之后便一直保留着这样落后的居住环境。大多数“眷舍”仅有6至10平的居住空间。

很难想象,100余万人大多数就住在这样狭窄而恶劣的环境中,几度回首眺望故乡,如是接近一个世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眷舍内部

“眷村”作为台湾的一大问题,没有拖延的余地,也不可能因为拖延而解决。如果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法,这一问题也必定会延续下去。

老兵之家,于大陆彼岸的“世纪之眷”

无论“眷村”中的“眷舍”居住环境多么恶劣,它也仍作为台湾的老兵之家,寄托着他们接近持续一个世纪的对于大陆的眷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眷村

在台北,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军眷儿子诉说了自己父亲自从来到台湾后的状态。

“曾经两岸旅游政策略微放缓时,父亲总会拄着拐杖前往当地的景点,拉着大陆过来的坐大巴车的游客,询问他们是哪个省的。”

“如果父亲找到了老乡,就会紧紧地握着他的手,情绪激动、眼眶湿润。”

“父亲还喜欢跟大陆来的年轻人讨论自己的观点。他最常说的就是:‘绝对不要有战争!你们没经历过,不知道后果有多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眷村

在“眷村”稳定下来后,无人料到,就在“眷舍”狭小的空间中,走出了一个个各领域的名人。这些名人更是成为了台湾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台湾文脉乃至中华文脉的重要一环。

这些“眷村”名人数量惊人,以至于一时间无论是台湾的媒体、演艺界文化界,还是台湾的政坛,“眷村”子弟都有着非常高的比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丽君

邓丽君、蔡琴、王祖贤,到杨德昌,从南方朔朱天文、张大春,从朱立伦、胡志强马永成、段宜康等……

他们都是来自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眷村”、那居住空间大多不足10平的简陋“眷舍”。

“眷村”居民大多会有着非常强烈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这种现象已经突出到了被学者们归为台湾重要的次文化概念中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眷村

这种特殊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大多来源于早期“眷村”的文化氛围自成一格

早期的“眷村”语言、习惯和文化较少受到“眷村”外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再加上“眷村”作为曾经的部队产物,和民间风格迥异。因此“眷村”中的居民在很多问题和观念上都与外界人民有所差异

这也导致了在“眷村”中成长的孩子常常饱受台湾本地人异样的眼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书

曾经,眷村中的军眷牵挂远方的家人,屡屡书写家书寄信过去却杳无回音。后来才得知所有前往大陆的书信全被扣留了下来,并没有寄到亲人手上。

而现在,跨越两岸的联系虽然仍然不易,但已经不再遥不可及。

中国人对叶落归根有一种执念,“眷村”中的人更是如此。2024年7月6日晚,青岛去台亡故老兵董喜平的骨灰在“灵魂摆渡人”刘德文护送下回到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德文祭拜董喜平

一句“伯父,到家了,我们来接你了”伴随着三个响头,道不尽其中的辛酸

早年间,“眷村”实际上与台湾本地格格不入。军眷被当地人欺辱的案例比比皆是。不过好在现在早已有所好转,即使是“眷村”人和台湾本地人结婚生子也已不再是新鲜事

不过这种特殊的环境和氛围,也使得从“眷村”中走出来的人才格外重视归属感和“故乡”,让他们在这一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其中以余光中为代表的“乡愁”文学也在中国文坛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首家喻户晓、极具代表性的余光中的《乡愁》也分别在2003年11月被选入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科书,在2018年6月被列入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科书,不知伴随多少人走过了漫漫求学之路。

这种“乡愁”也伴随着大部分的“眷村”居民度过了几十年。对回到大陆的向往和憧憬也成为了他们中一些人一度贯彻以行动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2岁台湾老兵王耀德还乡

人杰尽出、群英荟萃,这仿佛代表着曾经的“眷村”如同受到了命运的眷顾一般。

可是,先天拥有诸多问题和各方争议的“眷村”真的会一直受到命运的眷顾吗?

台湾“蠹虫”、“财政黑洞”?

“我感觉既没有保护,也没有未来!”台湾传记作家王丰在13年前如此疾呼道:“未来已经不会有眷村,都散开来了!”

如今,即便从现实、文化保护和民生角度出发,眷村也是一个各方都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眷村整修

同中国内地很多民族古村落一样,“眷村”不仅仅是一个个村落,更是一种在特定历史、特定人群、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文化

因此,虽然关于“眷村”消失的问题由来已久,“眷村”的凋落的命运也难以避免,但是对于如何改造“眷村”、如何补偿居民仍然是众口纷纭,久久不定。

台湾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存在了关于“眷村”的老旧翻新、改建等提议。

台湾当局原本准备无偿改建“眷村”,将改造后的房屋无偿配售给军眷一户一屋,改善其居住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焕智

但是这一努力曾被苏焕智等50多位“立法委员”打破。

50余位“立法委员”声请的内容在于确认眷村的改建是否有违宪嫌疑,即在“平等权”这一问题上存在争议。除此之外,在改建的执行期间也存在诸多问题。

由于“眷村”的改造属于重大工程,牵扯到了巨额经费。因此除了补偿费、自备款的争议之外,还有被列为“蠹虫项目”的统包工程弊案等丑闻被曝光出来。

此外,高达1兆5000亿台币的眷村改建总经费,常被不少舆论批评为“财政黑洞”,更有让“国库”破产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眷村整修

如此呼声,以至于让台湾当局一时间只能暂时搁置改建进程,在保护“眷村”文化和改善“眷村”居住环境之间选择了观望

结语:

总的来看,“眷村”问题作为特定的历史问题,不仅关乎于台湾少数军眷的命运,更关乎着“眷村”文化以及中华文脉的存续。它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也是台湾军眷们悲剧的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兵携骨灰还乡

一部“眷村”的演化史,也是半部台湾的近现代发展史,也牵扯着台湾两党的心弦。

如今两岸问题愈演愈烈,详细了解“眷村”的历史,或许才能更客观、更理性地站在两岸人民的立场上深入探讨

参考资料:
1.眷村 抹不去的台湾符号.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11-23
2.饮不到的长江水:台湾眷村人的大江大海.清华大学清新时报.2018-07-10
3.台湾眷村文化何去何从?.中国台湾网.2010-10-27
4.眷村.百度百科.2023-12-28
5.珍贵!32年间的两岸家书写了什么故事?.人民政协报.2020-12-20
6.大爱引魂归!离家近80载,青岛去台亡故老兵落叶归根.大众网.2024-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