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弟弟改嫁了,六岁的杨六斤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两个老人相继离世后,他成为了一个孤儿,每天只能靠邻居的救济生活。

和点辣椒,蘸着青草,配着半碗米饭,就是他一天的伙食,在村里除了邻居,可谓是无人问津。

在他一个人艰难生活了五年之后,无意被媒体发现了。

记者帮他找到母亲希望她可以和杨六斤一起生活,但是母亲却因无力抚养拒绝了。

在他的事迹曝光后,社会上的好心人,给六斤筹备了500万的善款。

他从一个靠吃草为生的孤儿,变成了百万富翁。

这时,各路亲戚都蹦出来说要照顾杨六斤,更是直接在记者面前上演了一番“抢人”大戏!

那么,杨六斤是怎么处理这500万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内信源来自(广西新闻网),并掺杂部分个人观点,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2000年,杨六斤出生在广西隆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父母给他起名"六斤",是因为他出生时足有六斤重,在当地是个吉利的数字。

然而,命运并没有因此格外眷顾这个说着苗语的小男孩。

6岁那年,六斤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留下他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不久,爷爷奶奶也相继离世。

年仅7岁的杨六斤就这样成了孤儿,开始了独自生活的日子。

在媒体的报道中,杨六斤的生存之道十分"原生态"——上山挖野菜、去水库捞鱼、吃草充饥,再加上村民们的接济,就勉强维持着生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孩子,就这样独自在大山里生活了整整六年。

这样艰难的境遇,足以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2014年5月,广西卫视一档公益节目《第一书记》报道了杨六斤的事迹。

节目中展现的情景令人揪心:杨六斤独自在简陋破旧的老屋中生活,吃的是自己挖来的野菜,蘸一点辣椒就能吃一大碗饭,睡的是残破不堪的木板床……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开始默默拭泪?别急,好戏还在后头。

就是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打动了无数网友的心。

视频传到网上后迅速引发关注,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

短短几天时间,捐给杨六斤的款项就突破了500万元,其中还包括韩红等一些明星的捐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农村孩子做梦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啊!

钱来得快,花得也"任性"。

一家深圳的民办学校康桥书院看到杨六斤的报道后,派人将他接到了学校就读,包吃包住不说,还请来牛群等名人给他开小灶辅导功课。

六斤脱下了旧衣裳,穿上帅气的校服,与同学嬉戏打闹,简直就是一夜之间从"山里娃"变身"城里仔"。

但是,仅仅20天后,杨六斤就被接回了老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报道,是杨六斤的堂哥杨取林连同德峨镇政府的干部一起,赶到深圳将人"强行"带走的。

理由有二:一是让杨六斤回去参加期末考试,二是要回去处理那500多万的善款,做一期感谢社会各界捐助的节目……嗯,要论理由还真是一个比一个冠冕堂皇哈。

不得不说,这一波"神操作"引发了极大争议。

有人质疑堂哥是"图钱抢人",更有网友断言是当地政府要把善款据为己有。

面对质疑,堂哥也回应称不会乱用善款,但具体如何使用他也语焉不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一些媒体记者也赶到了杨六斤的家乡,想一探究竟。

不过,他们发现,事情似乎跟之前报道得有点不一样。

原来杨六斤并非一直独自居住,而是与堂哥一家共同生活,一周有五天住在学校。

所谓的"独居",其实从2014年3月才开始,到节目播出时也不过二十来天。

而"靠吃野菜为生"也只是偶尔为之,村里不少孩子都吃过那几种野菜,算是当地的家常便饭。

更令人不解的是,一些镜头疑似有"摆拍"的嫌疑。

村民吴友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哪有人经常吃野菜的啊,(节目中的情节)都是拉着去拍出来的。

看了也觉得像在演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诚然,我们不能说节目组有意造假,毕竟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为了唤起更多人的爱心。

但如此"刻意"地渲染,无疑误导了观众,也给杨六斤贴上了"苦难"的标签,无形中伤害了这个孩子。

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杨六斤后来又去了哪里?那500多万捐款最终如何处理?带着种种疑问,记者继续追踪报道。

原来,在康桥书院就读一段时间后,杨六斤被送到了百色市的一所中学。

为了不受打扰,他甚至改了名字。

此后便销声匿迹,与外界几乎断了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2017年,成都商报的一篇报道再次将他"挖"了出来。

在采访中,杨六斤的监护人、堂哥杨取林透露,那500多万捐款中的150万元,被用于修建村里的公路;另有300万元,则打算留给杨六斤将来使用。

不过善款的使用方式仍受到不少质疑,毕竟事关公信力。

如今,杨六斤的生活渐渐走上正轨,过上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但整个事件带给我们的反思,却远未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脱贫不能靠"爆款"。

诚然,媒体的报道可以唤起公众的爱心和善意,但如果过度渲染、消费苦难,无疑会对当事人造成伤害。

要真正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需要我们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全面客观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予持续的关注和帮扶。

第二,对特殊儿童群体的保护,不能只靠道德约束,更需要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作保障。

目前,我国儿童福利事业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孤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生存状况依然堪忧。

让每一个儿童都能享有应有的权利,获得充分的发展,是全社会的责任,更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在报道敏感事件时,媒体应坚守职业道德,恪守事实,杜绝虚构、夸大和"摆拍",通过客观理性的视角,去还原一个本真的杨六斤,而不是简单化的"苦难形象"。

总之,一时的关注固然重要,但困境儿童的保护,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制度。

从杨六斤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的不易,更看到了偏远山村里无数个"杨六斤"的命运。

只有全社会携手,织密"保护网",营造起关爱每一个孩子的良好氛围,才能真正点亮困境中孩子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言可畏,真相难觅。

在铺天盖地的报道面前,一个鲜活的杨六斤,恐怕也有点"睁不开眼"了吧。

但无论怎样,衷心祝福这个坚强又不幸的孩子,能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也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用爱和良知,去温暖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小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