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时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的陈毅率部解放上海。
毛主席在上海市长的人选上经过慎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虑,认为陈毅最合适,随即他找到陈毅征求其本人意见。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陈毅成为第一任上海市长,但是,起初陈毅认为自己并不适合担任上海市长,反而向毛主席提出:刘邓二人比陈毅更合适。
陈毅拒绝担任上海市长,这背后还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段战友之间的感人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把上海完整地交给人民”
由陈毅担任上海市长这一提议,最早由邓小平提出,毛主席对上海市长的人选尤为重视,随后向众多民主人士征求意见。
陈毅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儒将,加上他与上海深厚的情缘,大家都认为陈毅担任上海市长实至名归。
早年,陈毅和毛主席在井冈山一起生活和战斗,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毛主席对陈毅的工作能力十分了解。
上海在解放前治安问题确实很严重,盗匪、特务猖獗,加上流言不断,实际上上海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上海市民对共产党的队伍不甚了解,所以,对于前途未卜的将来每个人都忐忑不安,生怕再经历一次不堪回首的过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重镇,是敌人长期盘踞的大本营,也是敌人最后的堡垒,战略地位尤为特殊。
治理上海比打仗更难,所以,必须要有一位文武兼备的人选治理,既要有治理城市的经验,又要做好城防巩固,这对市长的要求自然颇高,陈毅作为一名儒将,正是毛主席心中的最佳人选。
渡江战役时,毛主席找陈毅谈过话,向陈毅提出进驻上海也是共产党面临的一道严峻关卡,务必要“慎重缓进”上海要文打,不能武打,军事和政治都要进城,毛主席始终希望能够和平解放上海。
上海战役是渡江战役中的最后一战,为了防止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中央明确指出,在第三野战军作战期间,第二野战军集结浙赣,也应对外部势力对战争的干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不给外部势力干涉的理由,中央严格要求战士们不能主动发起进攻,一旦在江面遇到帝国主义的挑衅,要立即请示。
1949年5月19日,果然有一队外国军舰在水面对解放军进行攻击,解放军向来军纪严明,粟裕和张震及时向中央请示。得到的回复是:主动向我舰队攻击者,务必予以反击,直至击沉或驱逐出境。中央的策略不仅保障了我国的主权,还在国际上赢得良好的声誉。
陈毅称解放上海是“瓷器店里捉老鼠”他多次提出军事上占领是小胜,人民军队要做的是把上海完整地交给人民,此为大胜,因此,上海战役既要捉到老鼠,又不能打坏瓷器。
为避免战火波及百姓和城市基础建设,解放军从浦东、浦西进攻吴淞口,迫使敌人退出城区,只用了12天就扫清外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敌人根据点。
因为上海的特殊性,陈毅还下令不使用重型武器,尽可能把城区损失降到最低,上海拥有众多铁路线和码头,城市交通和经济不能断,因此,要尽可能把车站、码头、工厂保留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毅下达这样的命令,上海的党组织积极响应,即使在战时,上海的通信、居民的基础生活,依然能得到保障,为战后的接管工作和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上海战役成为解放军城市攻坚战的奇迹。
上海战役从1949年5月12日到5月27日结束,历时16天,敌人伤亡十五万多人,彻底粉碎敌人负隅顽抗,以上海为跳板趁机撤退的计划。
二、推选更适合的人选
淮海战役结束后,解放军把目标锁定在南京和上海,早在1948年底,毛主席还在西柏坡时就对陈毅说:“等上海解放了,你就去当市长。”
可是,陈毅却另有考量,他回复毛主席,邓小平和刘伯承的二野,比他更适合留在上海,上海市长也应该从他二人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选择。
中原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主力部队,1949年2月改编为第二野战军故称为“二野”。解放战争前期,中原野战军一直在关内作战,仅在上党战役就歼灭敌人三万五千余人,随后,在河北、山西、河南的战役中屡建奇功,一年多时间就成为战绩最好的主力军队。
1947年之后,中央决定破解敌人的攻势,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这时候就需要一支有强大作战能力的队伍从中线突破敌人的防线,向大别山挺进,从而牵制敌人华东和中原主力,减轻关内的压力。
在一切未知的情况下,深入敌后作战,没有群众支持,对环境的未知,让这场战役拥有不可想象的难度,不仅如此,还要面临敌人的四面夹击,不管哪支队伍深入敌后作战,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中央原本的考虑是由陈毅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完成这次任务,而此时,华东野战军还在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此时也是分身乏术。
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刘邓大军主动担负起深入敌后的作战任务,战士们为了挺进大别山,强行渡黄河,许多战士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命留在了湍急的河水中,强渡黄河天险之后,解放军在鲁西南一战中歼敌6万余人。
此后,为了躲避敌人增援部队的追击,战士们把重型武器几乎全部丢弃,一个连最多的时候只有40支步枪,每个纵队的机枪不到400支。
在此之前,刘邓大军4个纵队12万余人,出大别山时人数锐减至5万人,牵制敌军30万,将华东和华中的敌人火力全部吸引过来,让解放军在华东得以反击。
可以这么说,是刘邓大军牺牲自我,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贡献,为后来的反攻打下坚实基础。
中原野战军转出大别山之后,主力迅速上升至18万,在没有重型武器的前提下,还是挡住了全美械的黄维兵团。
淮海战役中,陈毅协助刘邓大军指挥中原野战军,中野和华野合力击溃敌人,取得淮海战役最终胜利。
基本歼灭敌人在中原和华东的主力部队之后,解放长江以北大多数地区,开始向武汉、南京、上海挺进。陈毅、刘伯承、邓小平作为总指挥,率领“华野”和“中野”控制浙赣路,歼敌40万最终取得渡江战役的全面胜利,加速了全国解放的速度。
基于如此,陈毅始终认为,刘邓大军为解放事业付出巨大牺牲,所以毛主席在征求他的意见时,他才会说出,自己不合适担任上海市长,应该让二野留在上海,三野到更艰苦的地方执行其他任务。
听完陈毅的肺腑之言,毛主席才明白他的这番良苦用心,并非是不愿担任上海市长,而是他想让刘邓留在条件更好的上海。
刘伯承和邓小平听闻陈毅的想法,主动找上他,说道:“二野战士们多来自西南,如今全国解放,我们自然应该回到更为熟悉的西南地区。”
陈毅听了他二人的话,却不同意:“你们来自西南,难道我就不是四川人吗?”
邓小平接着说道:“三野的战士多出自华东,留在这里比二野更合适,你就不要推脱了,上海市长的人选非你莫属。”
(http://www.fyvod.com.cn)
来源:http://www.oqqqo.cn
(http://www.wzgov.com.cn)
来源:http://www.comout.cn
(http://www.foo1.cn)
来源:http://www.20-13.cn
(http://www.c820.cn)
来源:http://www.meijianchen.cn
(http://www.beautylane.cn)
来源:http://www.xmmayday.cn
(http://www.hengweisw.cn)
来源:http://www.218kk.cn
(http://www.86677315.cn)
来源:http://www.faeton.com.cn
(http://www.santangcapital.cn)
来源:http://www.daijinsuliao.cn
(http://www.chaichuan.com.cn)
来源:http://www.cscwjx.cn
(http://www.lameier.cn)
来源:http://www.hotmb.cn
经历过战争的残酷,他们更懂得战友情深,老一辈革命家,总是愿意牺牲自己,把所有困难留给自己,他们的革命情谊是坚不可摧的。
就这样,陈毅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首任市长。
三、陈毅和上海的深厚情缘
1919年8月,18岁的陈毅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的城市就是上海,当时,他只在上海停留了一个月,就和很多进步青年一样,从上海出发前往法国勤工俭学,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寻找出路,虽然前路迷茫,但是,仍义无反顾。
两年后,因为在法国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北洋政府为了向法国借款,不惜以国家主权为抵押,许多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学生对此卖国行径大为不齿,纷纷游行示威,谴责这一行为,陈毅便是因此被法国强制遣返回上海。
回国的陈毅思想更为成熟,他在国外见识到太多不平等,更加下定决心要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929年,28岁的陈毅再次来到上海,代表红四军向周恩来汇报情况,组织上考虑,要把他调往其他地方工作,而他却坚持要回闽西苏区完成把毛主席请回红四军的任务。
从这之后,陈毅有20年时间没有再回过上海,此时再次进入上海心境和以往大为不同,肩上的责任也更重。
1949年5月27日,随着上海战役结束,也预示着上海全面解放,解放军战士刚刚经历了战争,可是,战士们严守军令,为了不打扰市民的正常生活。入城之后全体将士夜宿在马路边。
5月28日清晨,初夏的细雨还未停歇,人们纷纷打开家门,开始新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人们纷纷被眼前的场景惊住。
大街小巷到处都躺着和衣而卧的解放军将士,为了不扰民,解放军进城之后全部露宿街头。这让长期受到欺凌的普通百姓大为感动,他们邀请战士们到自己家里休息,然而,无一例外都被战士们一一拒绝。
市民们只能从家中拿出雨衣雨伞为解放军挡雨,其实,当时很多公共场所都并未关门,战士们完全可以去避雨,严明的军纪让他们从始至终都没有惊扰到百姓。
解放军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和拥戴,正如毛主席所说:“军政都要进城”陈毅要求将士们不许用重型武器,不许进入民宅,此举正是解放军送给上海市民的“见面礼”。
面对上海众多遗留问题,陈毅首抓的就是经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爱国企业家,陈毅很快召集商界代表开会,会前众人都忐忑不安。
众人都没有想到,可是,陈毅不仅没有收回他们的产业,反而给予他们众多帮助。
就连之前逃到香港的企业家也纷纷回到上海,经济的复苏让上海渐渐焕发新的活力。
抗美援朝时期,上海人民向一线战场捐献450架飞机,上海的企业家提供不少物资和经济援助,成为我国主要的物资供应地。
陈毅于1949年夏天到1958年春担任上海市长,1958年他向中央提出辞去市长一职,同年三月毛主席批复同意他不再兼任上海市长。
1949年的陈毅在忙碌中度过,他在最艰难的时期接管上海,众多遗留的棘手问题,在他的治理之下得到有效解决。
很多年之后,外国记者问他:“您人生中最快乐的时期是什么时候?”
陈毅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是上海解放的那一年。”不难看出,建设新上海是陈毅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业之一,足以见得陈毅对上海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