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集聚迸发,新能源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竞争的制高点,新能源产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
我市乘势而上、力开新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制宜,明确发展方向、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全力推动新能源及配套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在追“新”逐“绿”中步履铿锵,以更大力度、更快节奏、更高标准,全力释放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新”未来,一幅以“绿”为底色的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在港城大地铺展开来。
资源集聚 深挖禀赋优势尽显
秦皇岛市北依燕山,南傍渤海,地理位置优越,太阳能、风能、抽水蓄能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秦皇岛市瞄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全市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积极打造绿色多元的新能源产业强市。
抚宁区北部山区山势陡峭、水量充足,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潜力较大。6月29日,记者在国网新源抚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现场看到,工人们分工协作,钻孔、清渣、浇筑混凝土,一派繁忙景象。在大家的精心施工下,隧道工程全部贯通,场内道路路基、边坡开挖支护完成,路面基本完成,地下厂房开挖和下水库大坝填筑有序推进。
国网新源河北抚宁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境内,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额定水头437米,安装4台单机容量30万千瓦的单级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电站枢纽工程主要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下水库等组成。工程动态总投资80.59亿元,设计年发电量16.06亿千瓦时,设计年抽水用电量21.41亿千瓦时。电站建成后将以500千伏线路接入冀北电网,每年可减少标准煤耗10.5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9万吨,预计每年可向地方纳税1亿元以上。
“不久前,电站的地下厂房安装间土建工程向机电工程完成交面,1号下斜井导井顺利贯通。”项目工程部副主任张晓波介绍,目前各项工程正按计划推进,大家有信心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向港城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近年来,我市牢牢把握国家能源革命重大战略机遇,大力推动风光电等资源加快转变为优质产业项目。2023年以来,31个总容量253万千瓦的陆上风电、光伏项目获得省级批复;57个总容量539.5万千瓦陆上风电、光伏项目入省级储备库。山海关海上风电项目具备核准条件。青龙冰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国网新源河北抚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申报纳入国家抽水蓄能2023年至2028年重点实施项目,青龙花果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抚宁龙云谷抽水蓄能项目申报纳入国家2029年至2034年重点实施项目。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开展180万千瓦海上光伏资源开发示范试点。
作为海滨城市,秦皇岛市风电资源丰富。7月29日,在金风昌黎县20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现场,负责人岳刚正在升压站内带领工人安装和调试设备。据岳刚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2.38亿元,拟安装34台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99.5兆瓦,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并网发电。
产业集群 上延下拓融合发力
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海陆风电、光伏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为重点,推动海陆风电光伏资源开发,提前布局“未来氢皇岛”大基地,加快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推动新能源产业全链条发力,打造新能源产业强市。
在新能源产业全链条建设过程中,新能源装备制造是不可或缺的一环。6月30日,在秦皇岛晟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内,工人正在对产品进行最后的调试。公司副总经理刘满意介绍,“公司是一家集太阳能光伏封装设备层压机研发、生产、制造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我们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秦皇岛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同行业公司10余家,相关配套企业50余家,初步形成聚集效应。”
随着新能源规模产能的不断壮大,带动越来越多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设备呈现出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发展新格局。
2023年以来,海港区精心布局10个百亿级以上产业集群、基地和园区,其中就包括着力构建“以层压机为龙头,以光伏基础零部件与关键基础材料为两翼”的光伏装备产业体系。
以产业发展为引领,我市将继续挖掘新型能源资源,千方百计争取装机规模指标,以优质资源引进落地一批优质项目。积极争取陆上风电光伏资源可开发量超过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光伏超过1500万千瓦。探索发展氢能产业,支持秦皇岛氢能产业园建设。以燕山大学等氢能科研成果赋能,加大可再生能源水解制氢项目开发力度,发展氢气制、储、运装备制造,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国领先的氢能产业集群。
按照产业发展规划,2025年,秦皇岛市风电、光伏及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力争达到350万千瓦,开工建设及开展前期抽水蓄能项目力争达到580万千瓦,氢能产业完成产值力争达到30亿元。
在积极推进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同时,我市全力支持风机叶片、光伏组件等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推动能源装备向精细化、高端化转型,鼓励企业从单纯设备制造向综合服务商转型。目前,我市已拥有包括秦皇岛晟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秦皇岛博硕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数家实力较强的新能源配件生产企业。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将继续紧紧围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与“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协同发展光伏、风电、氢能,安全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努力构建“风、光、水、火、储、氢”多能互补的新能源格局,依托能源配置优势,借势发展装备制造等关联产业。
服务护航 营商环境支撑有力
营商环境是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一个又一个企业落户,一批又一批项目开工,离不开我市深耕厚植的“亲商、爱商、重商”底蕴氛围。
今年以来,多个标志性项目在港城大地开工建设,助力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产业茁壮成长。这背后,是我市坚定不移创造更优环境、建立更强支撑、提供更实保障,为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夯实信心决心的不懈努力。
“我们最后选择在秦皇岛落地,是看中这里的营商环境”“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每件事专班工作人员都会关注,及时跟进,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对于项目落地秦皇岛的原因,企业纷纷给出了解释,而优质的营商环境是大家不约而同提到的关键词。
只有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
秦皇岛市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聚焦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需求,做好“加减乘除”法,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助推高质量发展“加速跑”。全市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派驻企业联络员入企走访,解决安全、用工、运输等要素保障问题。广泛收集企业所想所盼、难题制约,建立健全清单台账,着力破解企业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严格落实项目“帮办代办”机制,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为招商引资企业在公司注册登记、企业迁入变更、项目申报备案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营造了重商兴商、亲商爱商、护商安商、利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东方风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培育提升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产业链,资源有优势、企业成规模、产业有集群、市场前景好……秦皇岛势必将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培育新支柱产业的过程中奋发作为、锐意进取,以奋斗者姿态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加绚丽的华章。
来源:秦皇岛新闻网(秦皇岛日报 记者 康美思)
编辑:崔婷婷 编审:高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