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是许多书法家所喜爱的一种书法,其最能表达坐卧之情,挥洒自如,泼墨成篇,表情达意,痛快淋漓。

但有的时候,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就会有人犯下各种错误。我在查看了全国第5次书法大展的作品后,却发现了一幅“错误百出”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卷是宋朝诗人郑獬所作,题为《垂虹桥寄同年叔楙秘校诗》,原文如下:

三百栏干锁画桥,行人波上踏灵鳌。插天螮蝀玉腰阔,跨海鲸鲵金背高。路险截开元气白,影寒压破大江豪。此中自与银河接,不必仙槎八月涛。

草书的角度看,这篇文章还算不错,但是在写的过程中却有一些非常明显的错误,并且这些错误的种类也各不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将“栏”中的“栏干”改为“阑”。我们今天所讲的“栏杆”,古汉语有“阑干”、“栏干”、“栏杆”三种写法,今天多用“栏杆”,而“阑干”则只是指纵横交错,高低不平。

这首诗的原意应当是“栏杆”,“栏”应当是“栏”,但作者却把“木”字省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对“插”字使用不当。在写右边的“臿”的时候,缺了一横,如果用草书来写,那就是缺了一横。古人所写之“插”,吴昌硕所写之与其作者之相较,可见其所写之不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第三行中,同样出现了一个“险”字。如何书写古怪的草体字?孙过庭的《书谱》中“险”字颇多,字理十分清楚。而这位书法家的草书,也不知道是写的什么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是有的字写错了。例如,这首诗的末尾,原来的“阔”,被作者改为“润”;然而,当他将“截开”三字改为“凿开”时,他又将其改为了“凿开”。

这年头,参加国家级展览的作者,一般都会选一些冷门的作品,一来是为了不“撞车”,二来也是为了不让自己的作品出错。郑獬的诗词就是其中较为偏门的一类,不过,这也不是作者的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要注意的是,草书中的“草”字,并没有“潦草”、“草率”之意,而草书对字的书写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容不得半点差错。要是人人都不按照标准来,误人子弟,那么草书流传至今,早已无法辨认了。

书法,不只是一个人的书法,更是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作一首“面目全非”的古代诗歌,是否只是因为它的主旨?轻则是作者大意,重则是重则是对文化的不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文笔上来看,这首歌还算不错。笔法圆润,结构陡峭,笔法摇摆,草势不绝,气机吞吐,尽显其笔法纯熟,感情充沛。

这位书法家的草体,无论是布局还是结字,大小、疏密、斜正,都恰到好处,在墨色、虚实、枯润之间,恰到好处地呈现出一种疾徐有致、放逸灵动的气质,以及一种恣肆奔放、率性而为的草情草意,将大草的参差错落之美展现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许就是吸引评委的原因,让他们能够进入这样一个重要的展会。如果评委们仔细看了一遍,仔细检查了一遍那首诗,那这首诗还能不能入选?

中国书协的一条规则是,凡是带有“硬伤”的作品一律不得参加展览,其效果如何,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