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25军军长程子华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一个卖货郎的努力。
红25军长征经过河南卢氏县时,程子华军长带领3000名红军成功跳出了敌军的包围圈,完成了战略转移,保全了有生力量。
在此期间,程子华遇到了一个小哥,这位小哥是一个卖货郎,这次之所以能够成功转移,多亏了他。所以,在建国后,当了山西省委书记的程子华,几乎第一时间就在寻找这个人,线索并不多,程子华只模糊地记着,货郎哥的名字叫陈廷献。
1985年,中央军委编纂军史时,寻找陈廷献的事儿又被提上了日程,在此之前程子华也曾苦苦寻觅多达6次,鉴于当时政务繁忙,精力有限,人手有限,一直未能寻找到他的下落。
军委红25军战史编写组决定再次派人加大力度寻找,并且扩大了寻找范围,先后在山西,河北,河南等地查找陈廷献的消息,老天不负有心人,辗转多地苦心搜寻后,最后终于找到了他的家人。
他的家人告诉来客,老人已经处于弥留之际了。
另外,老人的名字也不叫陈廷献,而是叫陈廷贤,因为当年陈廷贤在跟红军说交流时有严重的口音,程子华等人误将陈廷贤听成了陈廷献,也正是因为这一字之差,才一直没有找到他本人,为此,程子华也非常遗憾。
陈廷贤到底做了什么,程子华会这么煞费苦心,大费周章地寻找他呢?
陈廷贤,1911年出生,山西晋城人,从小家里比较贫困,屋漏偏逢连夜雨,父母又双双去世,只剩下他们兄妹四人相依为命。
在12岁时,家里实在是没有粮食可吃了,两个妹妹活活饿死,长兄如父,他不能再眼睁睁地看着弟弟饿死,最终决定将弟弟送给别人,这样总比跟着自己挨饿好,自己一个人则从此开始了飘荡的生活,为了生计,四处做苦工。
1923年,那年他刚刚13岁,来到了晋南的运城做井下挖盐的苦工,后来又开始自己挑担卖盐,最后在卢氏县落脚。落脚之后,他做起了卖糕点的小买卖,他经常到集市上去,挑着担子叫卖糕点。
1934年的一天,陈廷贤像往常一样去集市卖糕点,还有20多里地就到集市了,有一个人向他问路,他停下了脚步。
陈廷贤快速地上下打量了一下问路人,只见这个人穿着一身红军装,腰上还别着把枪,陈廷贤并没有感觉到害怕,反而感到有点亲切。
以前他已经听说过一些关于红军的事儿,知道红军是穷苦人的队伍,对平民秋毫无犯,这使穷苦人出身的陈廷贤对这支队伍产生了莫大的好感。他自己也曾经在集市上看见过这样的一幕:红军的小分队在集市上买东西,他们对待老百姓非常和蔼可亲,而且交易公平,童叟无欺。
陈廷贤还曾经听过,有一个红军侦察员,在外出公干时经过一个老百姓的家门口,看到屋檐下的柿饼,顺手摘了几个。当然,他顺手还留下了一些钱。但是看门的老太太没看清留钱的动作,把红军侦察员误当成了土匪,以为他是来抢东西的,吓得叫了起来。
红军知道了此事后,觉得这样的行为破坏了红军的形象,于是给予这个士兵以严厉的处理。通过这件事,红军队伍的纪律严明,让陈廷贤非常佩服和尊敬。
回到陈廷贤与红军的对话场景,当他看到是一位红军战士在问路,马上表现得非常热情,在与这位红军的谈话中,陈廷贤很快就意识到,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问路,而是关于红军3000多人性命攸关的行动。
1934年11月16日,程子华带领红25军近3000人的队伍进行战略转移,他们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分队”的旗帜,从河南罗山县出发,开始了红军长征之路。
11月19日,红军25军进入到了桐柏山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为了躲避国民党的围追截堵,他们必须准确地掌握国民党的军队部署情况,还有周围的地理环境。
时任鄂豫边工委书记的张星江,对当地的环境比较熟悉,得知红25军经过此地的消息后,立即联系地下党组织,加入到了队伍中,为红军长征提供帮助。
经过张星江的分析,桐柏山这一带区域比较狭窄,一方面敌军重兵压境,二是这样的地形对于大部队作战没有优势,所以此地不宜久留,建议红军继续西奔,进入伏牛山区。
当红25军到达方城县独树镇七里岗时,却被早已埋伏在此的敌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加上冬天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战士们冻得连枪栓都拉不动了,身上穿的衣服也很是单薄。
在独树镇遭遇的这一战,让红25军命悬一线,但是红军战士们鼓起勇气,最后还是顽强地冲出重围,继续向前艰难行进。
长征之路注定充满了艰难险阻,刚从独树镇“死里逃生”的红25军,接下来,又陷入了困境。
12月4日,红25军抵达了卢氏县,在这里,他们遇到了更大的麻烦,红军的处境变得更加凶险。战况十分紧迫,根据红25军军长程子华的回忆录《艰苦转战长征入陕》中记载:“从伏牛山入陕西,必须从这两个隘口经过,朱阳关和五里川……”但是,恰巧这两个隘口有敌军驻守。
这也许并不是巧合,因为敌人也很清楚,要想进入陕西,五里川和朱阳关是必经之路,只要死死地守住这里,没有一个红军能顺利通过。
早在半个月以前,蒋介石就已经派开封的陕军第19军60师驻守在此,并且在这里构筑了工事,等待红军自投罗网。
这还不是更麻烦的,为了围追堵截红军,各方面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上官云相率领的5个旅兵力的“追剿队”还紧紧地跟踪在红军的后面。
庞炳勋的第40军、别廷芳的民团在左右两侧夹击,北边则是天堑——黄河,“前有狼后有虎”,前进无路,后退不得。
面对这样恶劣的形势,很多同志感受到了重压下的绝望,有人提出,干脆与敌人硬拼一场,比如部队中有一些伤病员,他们为了不连累部队,不当“累赘”,商讨之后,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他们决定集体断后,这样就可以把抬担架的健康战士充实回到大部队中。
为此,他们集体写了表决心的血书,在血书上面也写上了各自的名字、籍贯,联名上报给军领导,态度十分坚决。
军医院的7名女护士,也一起立誓:
“绝不拖累组织,誓死不当俘虏,如果冲不出去的话,我们7人,一起跳崖!”
难道红25军就将这样全部覆没在这里吗?
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军政委吴焕先等领导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膀上的重担,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整个部队安全地带出去,冲出重围,不到紧要关头,部队成员一个也不能少。
现在的形势,出去跟敌人正面冲突是不可行的,所以只能另辟蹊径,他们深信天无绝人之路,一定可以找到一条出去的路。
几位领导人商量之后,决定充分利用当地人民群众,寻找能够熟悉当地环境的人,最好是知道一些能够避开敌军的小路。
于是,红25军派出几名侦察员在当地四处打探,但是回报上来的结果不容乐观,侦察兵的报告是周围的村子里年轻人太少,基本都是老人守在家里,无人相助。
苦苦等待着的指战员们有些沉不住气了,但是老天不负有心人,最后回来的那位侦察员带回来了一个好消息,事实上,他把这个愿意帮忙的人也一并带了回来,这个货郎很愿意给红军带路,他知道一条能够入陕的小路。
程子华听后大喜,赶紧出面亲自接待了这个货郎,他正是陈廷贤。
陈廷贤来到部队后,程子华在接待他的过程中,询问起来,发现这位货郎小哥也是山西晋城人,程子华自己是地道的山西运城人,而陈廷贤说曾去过运城做过苦工。老乡见老乡这种关系,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程子华听完陈廷贤的人生境遇和现在的处境后,觉得这个小哥的人生大不易,感伤万分。紧紧地握住陈廷贤的手说:“老乡,真是辛苦了你,等我们革命成功了,大家都会过上好日子......”
听到来自“大官”老乡的理解和关心,陈廷贤心生感动,声泪俱下,拍着胸脯说:“程军长您放心,我一定能带你们出去!”
为了一家人的生计,陈廷贤常年肩挑着糕点四处奔波,对陕豫交界这一带的小路十分熟悉。
陈廷贤当即建议程子华当天晚上就动身出发,他表示,虽然这条小路非常不好走,但是能绕过朱阳关和五里关这两个隘口,直接通往陕西洛南。
为了能够尽快离开卢氏县,1934年12月5日凌晨,在陈廷贤的带领下,主力部队动身出发,他们沿着一条深涧峡谷继续前行。
我军同时派人在朱阳关附近的村子里到处贴标语、虚张声势,给敌军制造部队将从此入陕的假象。
为了防止敌人的埋伏和偷袭,决定由副军长徐海东首先带领先头部队开路,然后由李金德、吕清两位连长带领各自的队伍,每支队伍配置7挺机枪,从峡谷的两测山脊行进,居高临下,掩护主力部队前进。
最后,经过三天三夜的跋山涉水,翻山越岭,陈廷贤终于将红军带出了重围,敌人围剿红25军的计划又化成泡影,红25军的领导们对这个原本素不相识的小货郎,表示发自肺腑的感谢。
3000多名红军战士的生命啊,多少奖励也不为过,程子华决定给予陈廷贤“重奖”200大洋,但是陈廷贤怎能安心地收下这些钱呢?他心里想的是:红军是真心为老百姓着想,为老百姓办事儿的队伍,做这些事儿是自己应该的,他从不后悔,心甘情愿,不求回报!
程子华听到陈廷贤此番心声,对这个货郎小老乡更加刮目相看,非常敬重他,在临终告别之时,对这位兄弟恋恋不舍。
陈廷贤拒绝了他们的谢礼,红军领导们总觉得亏欠他点什么,于是程子华想到一个主意,为了记住这位救25军于水火之中的英雄,他特地找来了笔和纸,在纸上写下一句话,并盖上了随身携带的大红印章,然后将纸条递给了陈延贤。
这张纸条上写着:“您为红25军立了大功,从今天起,您就是共产党人了!”
陈廷贤看到后,十分感动,此时的心情简直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他的眼眶里顿时充满了泪水……
与红军告别以后,陈廷贤就开开心心地踏上回家的路,但是他给红军带路的消息,不知道怎么,后来被民团的人知道了,他刚到家没多久就被抓了起来,关押在卢氏县的一个庙里。
民团的人审问了他三天,不断折磨他,无论敌人怎么严刑拷打,陈廷贤什么也没有说,始终不承认给红军带路的事儿。最终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民团的人拿他也没有办法,无奈将他释放。
当他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儿就是将纸条藏起来,为了不让别人发现,他把这张纸条藏在了自己家土坯房墙上的一处缝隙里。
从此以后直到建国前,时局动荡,他再也没有向任何人说起过给红军带路的事。
1940年,陈廷贤回到山西晋城老家,这是他13岁离开家后第一次回来,他在老家成了家。结婚之后,陈廷贤还是带着妻子回到了卢氏县,选择了在此定居,他盖了两间小土房,过上了普通人的日子。
不幸运的是,红军给陈廷贤的那个表彰的纸条,在抗战期间,由于卢氏县经常被日寇烧杀掠抢,在敌人不断杀人放火的过程中,他的房子被日军烧毁,纸条也跟着一起烧毁,消失在了历史的烟尘之中。
解放后,陈廷贤在卢氏县的一家副食品公司工作,在市场部当售货员,本本分分踏踏实实地过着自己普通老百姓的日子。
但是,共和国不会就这样忘记了这位曾经为红军做过贡献的“功臣”。
这么多年,程子华一直在寻找陈廷贤,曾经派人去过晋城找过他,但是却没有找到,刘清华也曾经到河北寻找过,还是失望而归,后来才知道因为口音的问题,将“陈廷贤”说成了“陈廷献”。
庆幸的是,人们最后找到了陈廷贤。
自从获得了程军长的认可,陈廷贤打心眼儿里认为自己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了,为人处世言行举止都应该别常人更加注意,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
1950年,他郑重其事地向组织请求交党费,多次向组织上提起“党籍”、“纸条”的事儿,基层组织有点疑惑,一个普通群众需要交什么党费呢?便问他原因,陈廷贤将这个深埋在心里很多年的“秘密”说了出来,详细地讲述了当年如何给红25军带路以及如何成为“共产党人”的过程。
空口无凭,基层组织也不敢相信他的话,毕竟,能够证明此事的那张纸条也不见了,最后组织上也就没承认他是共产党员。
进入六十年代中期之后,陈廷贤也未曾敢忘自己的“真实身份”,自己可是曾经为红25军带过路,帮助他们脱离敌军的围剿的“共产党人”,结果却被诬蔑是“编造历史”,给自己贴金,这样一位“红军英雄”遭到了无情地嘲笑,他的身心遭到严重的摧残,导致一度精神失常。
陈廷贤临终前,曾经嘱咐过他的子女们:
“我啊,活,是共产党的人,死,是共产党的鬼,生死与党同在,死后将我埋在县委党校的旁边......”
1983年,中央军委负责重新编辑红25军战史的编辑人员,通过不懈地寻找,经过相关部门的确认,最终找到了陈廷贤在卢氏县的住址。
但此时的陈廷贤已经重病在床,意识不清。令人遗憾的是,他永远也不能知道,他所牵挂的上级组织来找他了。
1984年,陈廷贤去世,享年73岁。
当陈廷贤的家人向组织上说起了陈廷贤之后的这些经历,前来寻找英雄的人们表示非常的同情。消息传到程子华、刘清华两位将军那里时,他们也为陈廷贤的坎坷经历和刚刚去世的消息,感到非常遗憾,不禁泪满衣襟,痛惜这位“布衣英雄”。
卢氏县委了解了陈廷贤的事情之后,决定为他平反。陈廷贤的英雄事迹,也感召了所有卢氏县的百姓们,卢氏县专门还为他立碑,用以纪念这位布衣英雄。
按照陈廷贤生前遗嘱,人们将他安葬在县委党校旁边的公墓里,上面写着“陈廷贤之墓”,还有一颗红艳艳的红星,墓碑的背面,刻着的是他的英雄事迹。
如今,在卢氏县县城里的一个广场上,矗立着8根大石雕柱,它们叫做“红军柱”,上有精心设计的浮雕,浮雕上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土地法》、《送子参军》等拥军主题的内容,其中《我带红军出重围》一幅,则展示了货郎陈廷贤挑着货郎担子为红军战士带路的情节。
后来,卢氏县建立了一个党史馆,而陈廷贤为红军引路的英雄事迹也被写入1985年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军史》,涉及他本人的篇幅共有300多字,身为一名普通百姓的他,因此一跃成为“军史布衣”第一人。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199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的大型文献片《北上先锋》中,也呈现了陈廷贤的珍贵镜头。
小小货郎义救3000多名红军战士的故事,从此便代代流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