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
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河南如何积极推进高校结构布局、学科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优化——
视频带你看
组图带你看
在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科教文卫系统劳模(科技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魏建平在做实验。
河南农业大学助农服务团到汝阳县猕猴桃种植基地回访服务“头雁”学员。
郑州大学副校长、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春太在检测航天面窗。
信阳师范大学揭牌仪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康相涛在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指导学生开展研究。
均为河南省教育厅供图
报道带你看
河南积极推进高校结构布局、学科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优化——
中原大地高等教育高峰渐起
推动由“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组成的“双航母”重装启航,以及由7所“双一流”创建高校组成的“第二梯队”整装前行;填补类型空白的体育、艺术类院校花开中原;打造一批特色专业集群,示范引领传统学科专业重塑升级、优势学科专业锻强提质……近年来,河南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积极推进高校结构布局、学科学院、专业结构“三个调整优化”,交出亮眼成绩单。
优化结构布局
下好一盘大棋
“河南对教育和人才的重视、敢想敢干的魄力、高效务实的作风,让我下定决心来到河南,为戏剧艺术教育传承尽一份力。”2023年8月30日,在河南大学郑州校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接过河南大学河南戏剧艺术学院院长聘书后动情地说。
而就在此前10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受聘为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院长;此前两个月,河南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艺术本科高校——郑州美术学院正式揭牌成立。短短68天,与文化大省相匹配的高水平艺术资源布局初露峥嵘,也被外界和业内视为河南高校“三个调整优化”的成果呈现。
“好幸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大学。”郑州美术学院首届学生孙艺宁的感慨代表了很多河南考生的心声。
无论是满足群众美好期待还是回应时代所需,加快推进“三个调整优化”、推动高等教育起高峰,对河南来说都意义重大。
作为教育人口大省、高等教育大省,河南存在缺乏头部高校、学科专业优势不明显、结构布局亟待调整优化等问题。对此,河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把高校“三个调整优化”作为“事关河南长远发展的战略之举”“打造创新高地重要人才中心的关键之举”“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需求的务实之举”,系统性优化配置全省教育资源,努力推动河南高等教育建高地、成高原、起高峰,着力破解高等教育“大而不优、大而不强”的突出问题。
2018年以来,河南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规划文件和具体方案,为推动“三个调整优化”保驾护航。自2021年起,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亲自担任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推动成立省科技创新委员会,并与省长王凯共同担任委员会主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担任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科创委、科技委将高等教育“三个调整优化”作为重要事项,常态研究推进……几年来,河南沐浴国家政策的春风,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的阵容初显:
——高等学校科类空白、区域空白得到有效填补。在加快填补高校科类空白,组建河南体育学院、郑州美术学院,筹建音乐、戏剧类院校的同时,河南省加快完善区域布局,整合有关资源,优先在未布局本科高校的省辖市筹建理工类院校,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高等学校类型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加快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引导48所本科高校深入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吸引行业创新龙头企业和高端研究院所共同筹建电子、航空类高校,凸显优化活力。
——高等教育资源匮乏问题得到极大缓解。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创办新型研究型大学,推动部分本科学校更名大学,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持续增加。同时,围绕“技能河南”,新设2所职业本科学校;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需要,新设一批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学校。
经过结构布局调整优化,全省高校数量达到174所,所有省辖市均布局了本科教育资源,为更多学子提供了在家门口上大学的机会。
加快学科学院重构
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这个航天面窗,可以抵御正负100摄氏度的温差,让我们的航天员在宇宙里能够大饱眼福!”近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的专题报道《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未来空间产业》中,郑州大学副校长、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春太,自豪地向观众介绍着该校学科团队参与研发制造的航天面窗产品。
出舱活动是太空中最考验航天员的环节之一,为了破解难题,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建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力学等多学科联合攻关团队,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完成了从“神七”到“神十八”系列航天服出舱面窗的研制,将航天员太空出舱时间从18分钟延长至8个小时,取得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
近年来,河南汇聚优质资源,加快学科学院重构,扩大学科优先权和学院自主权,通过建设优势特色学科(群)和学院(产业研究院),显著增强了解决产业行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
“十四五”时期,河南省财政累计投入130亿元,强力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和河南农业大学等7所高校的“双一流”“第二梯队”培育。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深度服务我国航空航天、新型材料、新药研发、作物改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河南农业大学等7所高校的11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装备制造、中医药传承创新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同时,河南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持续优化学科设置,支持高校动态调整增列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国家急需学位点,引导高校自主设置智能制造工程等140个目录外二级学科,以及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等28个交叉学科,并在新一轮省重点学科立项建设中遴选了150个新兴交叉学科。
对接河南省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七大产业集群28个重点培育产业链,河南加快新型学院建设,指导高校成立15所产业研究院、7所未来技术学院,立项建设279所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特色行业学院等新型专业学院,并在高校构建特色鲜明、错位发展、服务精准的“学院、学科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共同体,形成学科引领产业、产业助推学院、学院支持学科的良性发展模式。
此外,2022年以来,河南省还持续深化“院办校”改革,强化学院对学科的支撑,推动高校办学重心下移,把更多的人财物资源配置权下放到学院,并于2023年全面推进全国首家省域范围内全部本科高校的“院办校”改革。
“‘院办校’改革通过赋予学院更多的自主权和管理中心地位,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科研发展,还能增强学院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河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毛杰表示。
专业重塑升级
与产业链、创新链同频共振
7月26日,由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编制的《河南省重点产业对应职业教育紧缺专业设置指导目录》刚一发布,便吸引了郑州学生家长张秋民的关注:“这个目录发布得很及时,信息量也很大,不仅对高校专业设置有指导,对我们孩子选择专业方向也很有帮助。”
“高校尤其是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对市场有足够高的灵敏度。”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国强向记者介绍,发布专业设置指导目录,在河南已经坚持多年,今年又首次增加了重点产业链紧缺岗位参考清单,目的就是引导职业院校紧跟产业需求增设优质、紧缺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推动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同频共振。
“近年来,我校聚焦全省‘7+28+N’产业链群,以轨道交通特色专业集群为纽带,融通链接160家重点企业,专业设置紧跟产业布局,为制造业强省贡献‘铁’力量。”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梁明亮向记者介绍。
据统计,近年来河南省职业院校专业对接产业更加紧密,全省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等产业相关专业点占比从2020年的64.86%增长至2024年的74.07%,有效推动了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同时,加强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全省共立项高水平专业群142个、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点425个。
此外,河南还建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将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与招生计划、经费投入、教师配备、学费标准等杠杆联动;实施“新工科”专业重塑升级专项行动,聚焦教师、课程、教材、实践基地等育人要素,加强对现有传统工科专业全要素重塑升级,着力打造面向产业前沿、产科教深度融合的特色优势新工科专业集群;成立河南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优化专家委员会,发挥省级统筹和指导作用,指导高校结合办学优势优化专业结构。
“2022年以来,全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点新增305个,停招或隔年招629个,撤销127个,新增专业中包含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和河南省发展急需紧缺专业216个,占比达70.82%。”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自锋介绍。
“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前瞻性谋划和‘一盘棋’思维,以足够的历史耐心,进一步优化高校结构布局、做强优势学科学院、打造特色专业集群,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质量,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今年6月14日,楼阳生主持召开河南省委科技委第四次会议时再次强调。
“三个调整优化”成效初显,中原大地高等教育高峰渐起,相信这些举措将以强大的后劲,源源不断地为河南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贡献教育力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