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起蝽,我们就会想到“臭大姐”、“臭板虫”等名字,当我们不小心碰到它时,就会有一股刺鼻的“臭味”,让人望而却步,其实这正是蝽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蝽类昆虫大多有臭腺,当它感觉有危险时会分泌臭液,形成刺鼻难闻的臭气,令“敌人”无法忍受而逃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臭腺中分泌的主要化合物

在多数人眼里蝽可是臭名昭著的农林害虫,蝽类是刺吸式口器昆虫,会将针状口器插入嫩枝、幼茎、花果和叶片组织内吸食植物汁液,造成作物生长缓慢,叶片嫩梢萎蔫,有时甚至引起落花落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翅目口器示意图,图编自维基、MDPI

一、蝽在昆虫中的分类

蝽属于半翅目昆虫,虽然大多是农业害虫,但和鞘翅目昆虫一样,也有少数是农业益虫。捕食性蝽若虫和成虫都能捕食大部分鳞翅目昆虫和鞘翅目昆虫的幼虫甚至成虫,也能捕食蚜虫、粉虱、叶蝉和一些植食性蝽类害虫。益蝽具有兼植食性,因为它发育的某一阶段(主要是1-2龄若虫)需要吸取植物的养分成长,所以又称半益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蝽类昆虫的“半翅”(原图来自Flickr,作者Marc Kummel)

二、蝽的生命周期

蝽是不完全变态的发育的昆虫,它的一生要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蝽的发育阶段

三、蝽类常见的农林害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翅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稻绿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荔枝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菜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斑须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尾碧蝽

四、蝽类常见的农林益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纯捕食鳞翅目害虫

蝽科下的益蝽亚科包括益蝽属、蠋蝽属、厉蝽属、蓝蝽属等几十个属的物种,它们都是广义的益蝽,这里的益蝽是指益蝽亚科益蝽属的益蝽(Picromerus lewisi),其次是蠋蝽(Arma chinensis),这两种益蝽在国内已有一定扩繁推广;另外还有蓝蝽(Zicrona caerulea),这种是全球最常见的一类。

1、 益蝽(Picromerus Spp.)

益蝽外形像茶翅蝽,体色多变,常为茶褐色或土黄色,与茶翅蝽最显著的特征区别是前胸背板上左右两个侧角强力突出,腹部滚圆(茶翅蝽扁平)。以下为常见的益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刺益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绿益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益蝽捕食草地贪夜蛾

2、蠋蝽(Arma chinensi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蠋蝽 (图片来自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Kunqian Ca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亚蠋蝽的5龄若虫(左)和成虫(右)捕食6龄粘虫幼虫

3、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

厉蝽属的叉角厉蝽给人感觉很凶猛,最醒目的是前胸背板的两个侧角像牛角一样粗大向前弯曲,有前后2支分叉,前支长而尖,略弯向上前方,后支极短且圆钝,略弯向后方(这就是叉角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叉角厉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叉角厉蝽若虫捕食草地贪夜蛾

4、蓝蝽(Zicrona caerulea)

蓝蝽主要捕食外表与其近似但个头小的鞘翅目叶甲科的跳甲和萤叶甲,以及鳞翅目昆虫的幼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蝽捕食跳甲(图片来自British Bugs,作者Stuart Rea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蝽捕食荨麻蛱蝶幼虫(图片来自iNaturalist,作者lindalarsen)

蓝蝽的低龄若虫橘红色,末龄若虫橙黄色,最后一次蜕皮后才成为深蓝色的成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蝽若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蝽若虫捕食叶甲成虫

5、斑腹刺益蝽

益蝽亚科刺益蝽属的斑腹刺益蝽是杂食性,捕食瓢虫、跳甲等鞘翅目幼虫,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银纹夜蛾、玉米棉铃虫等鳞翅目幼虫,犹喜捕食马铃薯瓢虫、墨西哥豆瓢虫等植食瓢虫的幼虫,而与二斑益蝽一起被广泛用作马铃薯、番茄、茄子、豆类、瓜类作物、甘蓝、甜玉米、芦笋、洋葱、苹果园以及其他农作物的生物防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斑腹刺益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斑腹刺益蝽捕食墨西哥豆瓢虫幼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斑腹刺益蝽捕食美洲帝王蝶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