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在世界上取得的瞩目成绩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为我国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可以说,国际竞争其实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很多位杰出的科学家。
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照亮了我国发展前进的道路,也为世界科技发展开辟了新思路。
在科学界,其实存在着这样一份名单,被称为“科学界的琅琊榜”。我国也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榜上有名”。
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影响,你是否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传奇人物才能出现在这份名单上?
在这份名单上,享有“导弹之父”称号的钱老仅排在第三名,排在第一的到底是哪位科学家呢?
“抵上五个师”的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生人,于2009年10月31日逝世,享年98岁。
钱学森身上的称号实在是太多了,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每一项称号的由来都像一部小说一样精彩。
钱学森研发的弹道至今都无人可超越,正是由于钱学森的贡献,使得我国的航天地位至今无人能撼动。
钱学森在上学时就成绩优异,在考进上海国力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之后,钱学森开始接触航空工程领域。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钱学森在1934年毕业之后决定赴美深造。并成为了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的学生。
当时,钱学森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奋斗,在美国科学界开始展露头角。
尤其是他对空气动力学的有关研究理论,通过对此实验后结论得到证实。有效提升了飞机的飞行速度和稳定性,得到了美国很多同行的认可。
钱学森在美国拥有的地位和条件在当时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但当他听说新中国成立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后,他毅然决然放弃目前优渥的条件选择回国支援国家建设。
那时,有很多人劝他留在美国,回国后将会面临很多无法预知的挑战和困难。
但钱学森当时只说了一句话:“我宁愿回到祖国,哪怕是到街头要饭,也不愿意在美国享受荣华富贵。”
但是美国可不会就这么轻易“放虎归山”。为了阻止钱学森回国,美国不惜软禁,甚至采用司法手段逼迫他。
面对重重阻碍和困难,钱学森内心始终就一个念头—“回家”。他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经历了漫长的五年等待之后,钱学森终于战胜了一切阻挠,回到了中国。
回到国家后,钱学森片刻不敢停歇,立刻组建起了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最终终于实现梦想,我国的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
可以说,没有钱学森就没有现在强盛的中国,钱学森的名字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斩获“图灵奖”的姚期智
姚期智曾经在物理系攻读到了博士学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姚期智接触到了计算机,认为计算机将改变未来世界的格局。
在事业的关键选择点,他毅然放弃了在物理系的成就,转行到当时冷门的计算机学科继续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仅三年的时间,姚期智就在计算机界站稳了脚跟,这离不开他的勤奋和聪明。
为了快速的进步,姚期智经常深夜还在阅读国外有关计算机的文献,同时为了锻炼自己的编程能力,他在电脑上一遍又一遍练习。
毕业之后,姚期智先后进入美国的多所名牌大学任教,并凭借突出的科研研究成绩,荣获“美国院士”的称号。
在2000年,基于对计算机理论的先进研究成果,姚期智斩获“图灵奖”,也是当时首位华裔获奖者。
在2004年,71岁高龄的姚期智放弃了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和科研成果,毅然决然选择回国发展。
回国之后,姚期智并没有投身于科研研究,而是转而做了教书育人的工作。
他组建了一支一流的计算机团队,每天9个小时的工作量为祖国培育计算机人才。
姚期智曾说过:“人生为一大事而来,这件大事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引领中国图灵之路。”
我们国家正是有了姚期智这样优秀的导师,为我国计算机行业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奠定了我国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之路。
“整体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
陈省身在数学界被称之为“神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为数学事业的进步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1930年,陈省身从南开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到了清华大学研究院,成为了当时我国最早的一批数学研究生。
在美国期间,他先后发表了多篇划时代的论文,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界的发展,也奠定了他在数学领域的地位。
1984年,我国数学界逐渐恢复了同外界的交流,陈省身也借着这一契机回国发展,担任南开大学数学所所长。
回国后的陈省身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满怀一腔热情支持我国的数学事业。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培养出了很多十分优秀的青年数学家。
1988年,陈省身还为南开数学研究所捐款100万美金,用于中国的数学研究。
现如今,我们站在南开大学的省身楼前,似乎还能想象出这位数学泰斗“伟岸”的身影。他的故事也鼓舞着更多的年轻人去不断探索数学的奥妙。
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丁肇中
在量子物理学领域,有着这样一位“泰斗级”的人物,他就是丁肇中。
提起“量子物理”,我们可能都不太熟悉,但是说起“人造太阳”,大家可能都有所耳闻。
“人造太阳”的理论依据就是量子物理。虽然我们在这一领域涉足的较晚,但是凭借丁肇中的理论研究成果,我们实现了“后来者居上。”
丁肇中虽然出生在美国,但是内心无时无刻都没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的血脉。
在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典礼上,丁肇中明确表示自己要用中文发言。
这一举动遭到了美国人的抵制,要求他放弃这一想法。
但是丁肇中斩钉截铁地告诉美国人:“中文是直接最重要的语言之一,我就是要用中文,你管不着!”
这也是中文首次出现在诺贝尔奖的现场。
而且通过丁肇中在国际上的科研地位,为我国赢得了一次次和国外先进技术接轨的机会。
正是通过这样的合作交流方式,我国的科技发展速度得到了一次次提升。
世界级科学家第一人杨振宁
杨振宁出生于1922年,父亲是厦门大学数学系的教授,在杨振宁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超强的数学天赋。
但是父亲却没有急于让他学习数学,而是让他学习中国的传统历史,希望能多了解一下我国的历史知识。
后来在杨振宁求学期间虽然受到了很多阻力,但是都没有打败他。
终于在1938年进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开始进修物理学科。
1945年,杨振宁又前往美国学习理论物理学。
本来在毕业后,杨振宁准备回国。
但美国政府哪能任由这么优秀的人才回到中国,开始百般阻挠他,一遍遍拒绝了他的回国申请。
终于在1970年,杨振宁冲破重重阻碍,顺利回到中国。
回到祖国后,杨振宁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科研和教育事业中,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不断将国外优秀的实验室引入我国。
杨振宁甚至自己筹集资金,创立奖学基金,以此来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中国的科研建设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就是这样一位巨匠,但是却没有丝毫架子。
在80多岁高龄的时候,仍然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致力于为我国科研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结语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发展,一个国家的进步更加离不开科学技术。
这些“科学巨匠”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奋,为谱写我国的辉煌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为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值得我们每个人去铭记。
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我们取得的成就虽然令世界瞩目,但是我们不能沉迷于过去的成绩沾沾自喜。
科学的进步需要不断质疑、探索,只有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才能不断进步。
虽然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只要我们保持谦虚的态度,勇于接受挑战,中国的科学发展成绩一定是非常喜人的。
最后再次感谢这五位科学家的无私奉献,让我们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继续努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