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通讯员 张艳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指委专委会委员、湖北省师德标兵、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在一系列荣誉称号中,雷万鹏最爱的是村民亲切称呼的“田野教授”。

今年55岁的雷万鹏现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近30年来,他聚焦城镇化进程中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开展田野调查,足迹遍及200多个县市区、2000多所学校,先后荣获14个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带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和A+学科。他常说,“做学问要顶天立地,顶天是矢志攀登学术高峰,立地意味着扎根田野,解决实际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倾情乡村教育——

“要将双脚深深扎根中国大地”

远离喧嚣的城市,崎岖的山间,空寂的荒野,广袤的草原,险峻的峡谷,到处都留下了他跋涉的身影。

出身于江汉平原平凡之家的雷万鹏,对乡野田间始终怀有一种深沉的情愫。这种情愫让他一直倾情执着于乡村教育事业,深深牵挂着社会弱势群体,不懈追求着教育公平理想。

他深信,“真正的研究不是脱离实际的理论堆砌,而是要将双脚深深扎根泥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只有真正了解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证研究离不开实地调查,在湖南、贵州、广东等地调研中,有人曾疑惑,为什么他和团队总是早出晚归,深入农户家中开展深入调研?调研不就是把问卷发下去再收回来吗?但他认为,“调研必须深入田野,亲临现场,面对面地同研究对象交流,即使再苦再累,也要想方设法拿到第一手资料!”

这种务实求真的调研风格,很多次让当地的教育局干部非常感动,“雷万鹏教授做事的风格很不一样,我们发自内心地钦佩他!”

甚至有一次调研结束后,雷万鹏担心材料丢失,坚持带着满满4大包、近300斤的问卷随车返程。由于在搬运问卷时不小心闪了腰,他隐隐作痛了好几年。

凭着这种务实求真的精神和毅力,他基于田野调查发现,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得到国务院、教育部领导高度评价。他曾全程指导湖北、广东等地30多个县(市)教育均衡发展改革,2020年指导湖北远安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获得国务院表彰。多年来,他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政府提供高质量咨询报告近百份,其中12份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推动了留守流动儿童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

关爱弱势群体——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行动者”

“许多农村老人抱怨,现在的年轻人只顾生孩子,生完就将孩子交给老人。”这些声音让雷万鹏敏锐地意识到,农民工子女及其家庭教育问题不容忽视,这一关注便持续了近20年。

在田野追踪中,他发现“目前乡村教育面临家长教育素养弱化,乡村教师能力弱化、乡村社区资源弱化三重困境。”提升荆楚地区家庭教育质量,是大势所趋,也是势在必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跨界融合、携手共进”理念,雷万鹏成功推动建立了湖北首个由部属高校、省妇联、省教育厅共同构建的家庭教育中心。自中心成立以来,雷万鹏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精心组建了一支由60余名专家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高水平团队。

2022年,他前瞻性地提出了“万家十年”品牌计划,带领学生入村入校入户调研,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成功发布《湖北省家庭教育蓝皮书》。

2023年,他组织专家团队研制和发布《湖北省家庭教育指导师标准》和《湖北省家庭教育指导培训机构标准》(2024年5月20日正式实施),以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和家庭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实践项目中,他发起的湖北省网上家长学校“家爱学院”备受瞩目,目前推出的家庭教育微课已百余节、总点击量突破亿次,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养育孩子,不是一个家庭的事情,而是国家大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行动者”。正是这一观念,让雷万鹏带领团队积极投身于弱势群体家庭教育关爱中,成为荆楚家庭教育事业的领航者。

培育大学生乡村教育情怀——

“我们不担当谁来担当”

田野,也是雷万鹏育人的大课堂,他总是带领学生在田野中学习做人、做事、做学问。每次调研回来后,他的学生们都会记下田野调查现场的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姓名。在重要的节假日,学生们都会给他们发去电子贺卡或电话问候。

2005年,雷万鹏在湖北省英山县陈岩村调研时,认识了一人独守乡村教学点的吴永蓉老师。吴老师为人善良,朴实而坚韧,长期扎根乡土,深受当地村民的喜爱。他敏锐地意识到,一个教学点与一位乡村教师是普通的,但其蕴含的教育价值和人性之美却意义非凡。于是,他每年都会带学生来到陈岩村调研,关心教学点的发展,并看望吴永蓉老师,这一行动一持续,就是整整19年。

20多年来,雷万鹏培养了200多名学生扎根中西部地区,让教育的薪火在广西、贵州、云南、新疆等边远地区生生不息。他们中的许多人放弃了城市中的高薪工作和舒适生活,选择了回到乡村,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点燃孩子们对未来的希望。他们像种子一样,深深扎根在乡村教育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超过600名研究生自发加入了“华教学堂”爱心助学团,线上帮扶了西藏、新疆、广西、湖北宣恩等地的3000余名中小学生,提供了5000余节助学课时,为偏远地区的贫困儿童提供了免费的线上课程,积极探索数字支教赋能乡村教育的新模式。“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培育关注教育公平、关心弱势群体、勇担社会责任的品质”。

立德树人,师者为范。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提到,雷万鹏在一次开学典礼上的演说,“教育是美好生活的引擎,也是完善自我的生命历程。乡村教育之振兴,中国社会之发展,我们不担当谁来担当?”

(受访者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