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深刻变革和“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抽水蓄能作为电力系统清洁低碳、灵活调节的重要电源,其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球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达到17913万千瓦,其中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约占全球总量的28%,稳居世界首位,连续八年保持全球最大抽水蓄能装机规模。
一、技术成熟与经济性优越
抽水蓄能技术以其成熟性、经济性和大规模开发条件,成为当前电力系统绿色低碳清洁灵活调节电源的首选。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李昇介绍,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运行状态良好,2023年抽发电量、启动次数、调频台次、旋转备用台次、短时运行次数均较上一年明显增加,有效保障了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发挥了电力保供生力军作用。特别是在应对电力系统波动性和间歇性问题方面,抽水蓄能展现了强大的调节能力,与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配合效果显著,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发展规模与技术创新
过去十年,我国新能源年均增长超过9000万千瓦,是全球新能源发展速度最快、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在这一背景下,抽水蓄能作为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创新成果丰硕。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过去一年,抽水蓄能在发展规模、调度运行管理水平、工程建设技术、发展新模式等方面均取得新成效,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加鲜明。
数据显示,2023年度全国新核准抽水蓄能电站49座,核准规模达到6342.5万千瓦;新投产装机容量515万千瓦,在运总装机容量达5094万千瓦。这一系列数据不仅彰显了我国抽水蓄能发展的强劲势头,也体现了行业在技术创新和规模扩张方面的双重突破。
三、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
抽水蓄能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完善。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抽水蓄能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同时,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不断完善,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赵增海指出,在推进落实“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十四五”建设任务的过程中,行业平稳有序发展,形成了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和专业化发展模式。未来,还需要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发展,不断提升抽水蓄能涉网性能,研究完善抽水蓄能发展的政策和技术措施。
四、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抽水蓄能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地质及环保条件复杂、建设周期漫长、主设备制造产能供不应求、融资渠道单一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行业内外纷纷提出应对策略。
首先,扎实开展抽水蓄能项目前期设计,优选开发方案,进一步规范项目核准、审批以及运维管理的相关要求。同时,积极推动解决抽水蓄能建设面临的用地、用海问题,适当放宽海水抽水蓄能项目环评条件,努力规避生态环保红线。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也应积极参与,提前规划协调好选址和电源侧、电网侧需求等问题,明确抽水蓄能项目纳入规划的相关技术要求。
其次,加强作业人员技术培训,提高相关人员专业素养,进一步提升工程技术人员施工建造和运维管理能力。同时,创新工程设计理念,坚持运用系统思维推动抽水蓄能、新能源、电网一体化施工建设,确保抽水蓄能项目与其配套的电力送出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运,从而缩短工期,提高综合效益。
最后,针对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建议采用多元化融资方式,如加大债券发行力度、推广融资租赁应用、引进短期信用融资等。同时,进一步推动抽水蓄能进入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现货市场,破解抽水蓄能融资难题,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