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背街小巷或者小区内,经常会发现一些“僵尸车”:车身破旧、轮胎干瘪,长期停放,有碍观瞻。类似情况,在长春市也普遍存在。随着汽车数量不断增长、停车泊位日益紧张,达到报废标准或者长期弃用无法驾驶的僵尸车,越发受到关注。“僵尸车”有人管吗,归谁管,“僵”局何时能打破?
停在小区里的”僵尸车“长期占据车位,让居民很有意见。吉林日报记者摄
“僵尸车”,小区里的“钉子户”
谁来管管这些小区里的“钉子户”?这是长春市民陈先生纠结已久的问题。陈先生口中的“钉子户”是他家小区里几辆停放多年的“僵尸车”。
陈先生家住临河街附近,虽然所在小区是二十多年的老小区,但小区环境挺好。“我家小区是公共停车位,本来小区的停车位就比较少,这些‘僵尸车’长期停在这里,占用的是公共资源。而且,车子脏兮兮的也影响美观。”
在小区里,记者看到一辆破败不堪的灰色面包车很是扎眼。走近观察,面包车车身多处损坏,一只轮胎干瘪“趴”在地上,车内横七竖八地装满了椅子、纸壳箱等杂物。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这辆“僵尸车”在这个车位上停了有几年了。“以前有辆小轿车也在这边车位上停了几年,起初看起来还没到报废的程度,后来停的时间久了,也没人管,车轱辘被陆续卸走了3个,剩下的那个也瘪了。后来这辆车就没了。”这位居民表示,自己家不开车,不涉及停车难问题。但在小区居民群里经常有人吐槽“僵尸车”占用车位。
“我家小区停车位比较紧张,晚点回家车位就不好找。尤其像我这种经常加班的住户,每天下班回家为了找车位都得在小区找好几圈。找不到车位的业主干着急,而这些‘僵尸车’就这么大大方方地霸占着车位,看着是真堵心!”陈先生说,“僵尸车”“僵”的是城市管理。“我去年就向物业反映问题,问了几次物业人员的回复都是已经联系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处理,但至今没有结果。”
清理“僵尸车”,还须加把劲
8月27日,记者在长春市高新区怡众名城小区内发现停放四台“僵尸车”,其中有一台蓝色吉利轿车、一台灰色长安汽车有车牌,另外两台已经没有车牌,车身锈迹斑斑,车内堆叠一些杂物,由于长时间搁置,轮胎已经变形,而且其中两台车有明显撞击痕迹。
小区物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一直都在关注园区内‘僵尸车’的情况,但是我们不敢未经车主同意擅自处理这些车辆,又联系不上车主,所以这件事我们也很苦恼。”怡众名城社区党支部书记沈文超告诉记者,社区内停放“僵尸车”的数据他们已经报给上级部门,目前正在等待处理。
记者走访了长春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新区大队活力汇警务站,值班交警牛铁柱告诉记者,“我们近期也在持续关注辖区内僵尸车停放情况,8月27日上午刚刚清理了两台‘僵尸车’。”
除了居民小区,在划有公共停车泊位的街路上和背街小巷,也会发现“僵尸车”的身影。8月10日,记者在长春市朝阳区集安路附近发现了几台外观破旧的僵尸车,多是面包车。透过车窗,可以看到里面塞满了纸壳、旧衣物等。一些车辆的牌照为吉C,有些车辆已经没有牌照。“僵尸车”成为临时仓库,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停车资源,也影响了市容,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8月30日晚上,记者再次来到集安路附近,发现白天停放的两辆“僵尸车”晚上打开后备厢,支上电灯,变身路边摊位,装满了饮料、矿泉水等商品。“僵尸车”长期停放,原来也有它的商业用途。
白天停在路边的”僵尸车“,晚上变身为路边摊的货仓。吉林日报记者摄
齐抓共管,效果拭目以待
“僵尸车”怎么处理?就此问题记者联系了相关物业和社区,得到的反馈较为一致:对于“僵尸车”,物业、社区都不具备执法权,只能对“僵尸车”进行排查上报,最终管理还得执法部门介入。
“僵尸车”难题,究竟“僵”在哪里?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难点在于它还是属于车辆所有人的财产,他人不能够随意处置。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即便是执法部门在处置“僵尸车”问题上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侵权引发纠纷,所以更倾向于保守处置。
“僵尸车”既不是新问题,也不是一地一区的个例,而是困扰所有城市的难题。如何界定、如何处置“僵尸车”,在国家层面还没有出台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前,整治部门在执法时的确面临“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尴尬。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仍是僵尸车“破局”之解。近期,长春市正在组织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十大提升专项行动,明确提出对车辆乱停乱放、占用消防通道、“僵尸车”等问题严管严查。已经清理“僵尸车”1700多台。
长春市互助社区党委书记梁艾林说,对于“僵尸车”,互助社区网格长每天去排查,看这个车始终不走,车轱辘扁或者是有问题的,初步认定是“僵尸车”的情况下,联系业主,车上有电话的打电话,然后限他几日内必须开走,如果还不开走或者联系不上业主,就拍照上报到街道,街道交给交警的执法部门,执法部门就会按照程序来清理。要不真有那些“僵尸车”几年、或者是更长时间都在这儿占着车位。虽然平时日常工作也在清理,但是没像现在这样城市精细化管理行动之后力度这么大,各行政执法部门齐抓共管。
如果真能像记者采访中了解的那样,相关部门联合执法,从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精准治理,那么“僵尸车”的治理“僵”局,就有希望打破了。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雪洁 吴茗 李雪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