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中国的地理版图达到了1400万平方公里,在极盛时期,善于长途征战的蒙古铁骑为四大蒙古汗国趟出了3000万平方公里的势力范围,值此期间,整个欧亚大陆的各个民族和政权都在蒙古铁骑的征伐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蒙古军队甚至距离非洲大陆,也只是一步之遥,没有马穆鲁克王朝的拼死抵挡,怯的不花率领的蒙古军队一定会跨越西奈半岛。

失败并非个例,总体言来,那些处于衰退期的王朝很难形成对蒙古军队的有效抵御,但马穆鲁克骑兵在叙利亚的辉煌也被日本人侥幸复制,依靠“神风”这种主场天气优势完成了对敌手的逆袭。这至少说明了一点,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一样也有强弩之末时的落寞和不胜客场环境的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东南亚地区的各国来说,也同样如此。

元朝军队对东南亚地区的前期攻略:

十三世纪初,随着成吉思汗的狂飙突进,来自北方大漠深处的蒙古军队强势崛起,开始了马不停蹄地东伐西讨、南征北战、扩张地盘的过程,抢掠敌手的牲畜、女人和财富,在蒙古汗国和元帝国建立的过程中,随着扩张的进程,终于把目光移向东南亚地区。

1227年,灭掉西夏。

1234年,与南宋联手灭金。

与南宋在经历过短暂的蜜月分赃期之后,次年便开始攻宋,所幸当时主力正在西征,之后又陷入抢夺汗位的内战,帮助南宋撑过了一段最危险的时期。

南宋在勉力支撑四川、湖北防线的同时,蒙古军队却祭出了高度前瞻的战略大手笔,1251年,蒙哥即汗位,兵锋一转,在1253年,灭掉西南一隅的大理国,占领了云南地区,扩大了与南宋的攻防线。

但云贵地区的高原地形仍在限制着蒙古铁骑的攻伐进度,蒙哥开始把目光投向越南。

此时的越南,正值陈朝的第一阶段,算是朝代的上升期阶段。

这段期间,在政治制度方面,陈朝为了对付宋、元(主要是元朝,而不是自身难保的南宋)等并列天朝大国的压力,专门设置了“上皇制”,老子一看儿子长大成人,马上就把他推到皇位上,自己退居幕后,但退而不休,起到总顾问的作用,这种明显是师从南宋的政治制度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好处,陈朝的皇帝们琢磨得很清楚,那就是可以用来扯皮。

陈朝在与元朝进行交涉时,完全可以不用皇帝直接出面,“上皇”也能代理,但皇帝才是真正的大主宰,回去还要跟皇帝商议,三商议两商议,时间就过去了,你们对我们的威胁和恐吓,不知不觉能拖黄了自然最佳,靠一招“拖字诀”缓释压力。

蒙哥的想法是从越南借道,形成对南宋的南北夹击,让南宋分身无术、顾此失彼,达成快速灭亡南宋的目的。小小的越南陈朝,并没有被蒙古人放在眼里,很快,他们就尝到了目中无人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南陈朝

元朝军队对越南的攻伐:

元丰七年(1257年),蒙古铁骑首度从云南开进越南,从高地杀入红河平原的蒙古人势如破竹,兵临河内,陈太宗选择了弃守河内,关键时刻,蒙古军队不服水土,状态奇差,才由陈朝军队联合归化寨地区的土人将蒙古军队击退,首战受阻。1258年初,蒙古军队占领河内,陈朝只好求和,以王子为人质,派遣使节请求归附,承认蒙古为宗主国,蒙古军队也无力再战,收兵撤退。

由于从1258年,蒙哥已经以三部主力进攻南宋,而且在次年病死于重庆地区,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无暇南顾,无论是南宋还是陈朝,都暂时得以喘了一口气。

1266年,忽必烈派遣使节前往越南,册封陈圣宗为国王,让陈朝履行出兵役、纳赋税等义务,陈朝采用“上皇制”予以拖延扯皮,忽必烈极为恼怒,但彼时的战略中心依然是放在攻灭南宋身上,暂时把责罚记在账上。

1279年崖山海战后,元军灭亡南宋,终于腾出手来收拾东南亚地区的小硬骨头们。他们借口要攻打陈朝南边的占城国,要陈朝提供军粮,并借道经过。

陈朝予以拒绝,元军攻伐陈朝的第二次战争爆发。

1284年,元军攻入谅山,前期攻势依旧锐不可当,陈朝军队不断后撤,到了1285年,元军集合几十万兵力分三路南下进攻,拿下河内。但陈朝军队在南宋残部的协助下,在各路都进行了拼死抵抗,逐步扳回劣势,并成功收复首都。此时,元军的老朋友——疫瘴又来殷勤探望知己故交,元军不胜烦恼,只好再次撤退,并且在撤退的路上不断遭遇陈朝军队的伏击,一溃千里。

忽必烈哪肯承受这般奇耻大辱,很快,于1287年12月又水陆联动、发动了第三次战争,前期仍然获得了胜利,但更善于玩水战的陈朝水军几番袭击元朝水军,切断了海路的军粮运输补给线路,陆路在陈兴道的率领下,也四处设下陷阱伏击,元军每前进或后退一步,都要面对无数河汊陷阱,最后的结果仍然是总溃退。

获胜的陈朝也知道被惹毛了的忽必烈不知道能干出什么事来,趁机铺就还认元朝做宗主国的美好台阶,忽必烈暂时应允。忽必烈后来仍然打过第四次战争的主意,但他的去世打断了这个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南陈朝

元朝军队对占城的攻伐:

占城的实力不如陈朝的安南,在南宋危亡之际的1278年,占城国王审时度势,宣布归附元朝,遣使纳贡,1281年,忽必烈封占城国王为“占城郡王”,降低了规格,并把占城立为行省。

占城久为通商之地,比较繁华富庶,忽必烈有心拿它做一个海外基地,当成远征其它国家的跳板,派人来加强控制,很快就引发了占城王子补的的强烈抵制,等到补的执掌国政后,扣押元朝使者,这种挑衅自然为元廷不容。

1282年,元军从水路进攻占城,占城军民抵抗不住,撤退到内地,凭借山高林密与进犯元军周旋到底,元军损伤惨重。

此时恰逢元军第二次进攻安南失利,不得不放弃对占城的战略进攻态势,等到第三次进攻安南战争失败后,忽必烈放弃了占城行省。

占城的“胜利”更多是来自于北方“战友”的强力支援,但元军的撤走,最终也鼓舞了北方“战友”安南陈朝的斗志,之后的岁月里,占城屡受撕破脸皮的北方“战友”打击,逐渐灭国,惨被吞并。

元朝军队对蒲甘的攻伐:

蒲甘王朝是缅甸历史上的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烦恼与安南一样,离天堂太远,离蒙古人太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蒲甘王国

早在忽必烈称帝建立元朝那一年(1271年),元朝的使节就来到蒲甘王朝,要求蒲甘王纳贡称臣,被蒲甘王拒绝。

1273年,元朝使节再次造访,这一次还带了忽必烈的亲笔信,并直接索要金鼎银鼎,这个要求有点过分,但更加过分的是他不遵守蒲甘的礼节,把自己的马靴脱掉,这点怎可容忍?蒲甘王把使节斩杀。

仿佛觉得这样还不足以引起元廷的重视,1277年,蒲甘军队入侵已经臣服元廷的泰人小政权干额(今云南境内),忽必烈怒了,发兵攻入蒲甘境内,一路打到首都蒲甘城,蒲甘王那罗梯诃波帝也是硬汉,打满了八年抗战,直到最后迫不得已才投降,与元朝建立起宗藩关系。

元朝驻军不耐当地气候,撤兵回返,并没有把蒲甘列入直接管理地区。元朝对蒲甘的打击是东南亚征伐行动中难得的比较成功的例子,削弱了蒲甘王朝对旁边泰人的素可泰王国的威胁。

元朝军队对爪哇的攻伐:

元朝不仅把目光放在中南半岛的经略上,对东南亚的海岛也很重视,先后数次遣使前往爪哇的新柯沙里王国,让他们赶紧臣服纳贡,新柯沙里王国也祭起拖字诀,极端不爽利。催得急了,国王恼羞成怒之下,对待元朝使节态度骤变,把人家黥面、赶走,忽必烈觉得必须要兴师讨伐一下。

1292年,忽必烈从泉州发兵两万,战舰千艘,登陆爪哇,此时的新柯沙里国王还与葛郎国缠斗,国王被其所杀,国王女婿克塔拉亚萨诈降元军,坐山观虎斗,借助元军的力量把葛郎国消灭掉之后,转过头来攻击元军,元军损伤惨重,退出爪哇岛。

国王女婿克塔拉亚萨借机统一爪哇,建立了满者伯夷王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者伯夷

结语:

与同时段的1274年和1281年两次征伐日本一样,蒙古军队在东南亚的大部分战争中都吃尽了苦头,有一点值得指出,蒙古骑兵不善海战,上述不少战争中动用的主力是招安投降的前南宋士兵,他们对于这种侵略扩张战争持有消极抵触态度,这种态度也直接影响到了战争进程与结果。

必须看到元朝统治者也不是无理取闹,他们在每一次征伐之前,也不搞不宣而战,都是派遣使节宣扬国威,肯纳入宗藩体系,一切好说,不答应再打,算是师出有名。

更加必须看到东南亚小国们的顽强意志,他们这帮小硬骨头在强大的蒙古人面前,也爆发了“就是不服,你来打我呀”这种桀骜不驯的态度,全部持有“亮剑精神”。虽然被你打得满头是包,也有酣畅淋漓沦肌浃髓的快感,敢于选择抵抗到底的民族都是不服输的勇敢者,正是他们的勇敢,才使得元朝最终放弃了对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的“领土要求”,转为后期比较务实的友好态度。

元朝对东南亚的连番军事行动也改变了东南亚地区的力量对比,蒲甘王朝的削弱,代表着泰人的崛起,影响了该地区的未来形势走向,并直接激发出了泰人、缅人、越南人和爪哇人不曾拥有过的“民族精神”。

东南亚地区因此也迎来了一个重要转型期,“印度化”的国家趋于衰亡,婆罗门教和印度教陷入衰落,地位被小乘佛教取代,伊斯兰教在整个转型期间也有颇多斩获,深入半岛南端和海岛地区。

参考资料:
梁志明:《东南亚古代史》
宋宜昌、倪建中:《风暴帝国:解读世界历史上版图最大的蒙古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