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第六次奥运之旅的倪夏莲,并没有进入“休赛期”,反而变得更加忙碌。
9月2日下午,倪夏莲回到自己的家乡上海,并在宝山区的一家乒乓球俱乐部参加了一场小型粉丝见面会。活动现场,倪夏莲耐心满足每位球迷的签名合影需求,与球迷切磋球技。
面对现场的球迷和老友,倪夏莲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这次回上海的行程很紧,只有三天时间,有一些事情要处理,但更想做的事情就是见见好朋友们。我今天非常高兴,也很感谢大家跑这么远来看我,回到家乡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粉丝见面会结束后,倪夏莲的日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先去西班牙参加活动,与过去在西班牙俱乐部的老友会面;9月21日代表克罗地亚的一家俱乐部,参加欧洲乒乓球俱乐部联赛;随后赶往北京,参加9月26日至10月6日举行的WTT中国大满贯赛。
倪夏莲的丈夫兼教练托米这样形容:“虽然很忙碌,但我认为她永远不会因为这样的活动而感到疲惫,因为她非常享受这样的过程。凡是与乒乓球有关的事情,她都乐在其中。”
倪夏莲在球迷见面会上。 本文图片 李铭珅 图
“使命感”
巴黎奥运会,倪夏莲火了。
奥运期间,顶着奥运史上最高龄乒乓球运动员称号的她,社交媒体账号以日均15万粉丝的速度积攒着人气,单场直播近千万人观看。如今,倪夏莲的账号粉丝接近200万,甚至比卢森堡的总人口数量还多。
但在过去几年,倪夏莲对于社交媒体是抗拒的,“几年前我是不做这个事情的,直到我现在的团队找到我。他们觉得我身上有很多正能量,希望我和大家分享正能量,这句话感动到我了。所以我希望把这个平台利用好,只要是人们想要知道的问题,我就愿意去跟大家分享。”
即使已经61岁,倪夏莲对新鲜事物依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在她看来,运营自媒体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的团队对我帮助非常大,他们给了我很多主意。(在自媒体赛道上)我是一个新人,但是我们配合得很好,我也一直保持着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会互相探讨怎么样会更好,到目前为止还挺成功的。”
除了分享日常,倪夏莲更希望自己的社交平台可以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我觉得我们需要交流,虽然现在是地球村了,但是东西方还是有很多差异,所以我觉得沟通是第一步,有了沟通才会慢慢建立信任,有了信任很多事情就更容易一些。所以我希望我能起到桥梁的作用,慢慢增进两国之间的友谊。”
“使命感”,是倪夏莲对自己的要求。视频账号里,她总是笑颜示人,不是呼吁大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就是引导大家发现生活的美好。
倪夏莲解释,这样是为了实实在在帮助到一些人:“我希望给大家带来轻松愉快的内容,因为大家生活都很辛苦,所以我现在有一种使命感。”
奉献
这样的“使命感”,在倪夏莲本次巴黎奥运之旅格外明显。
奥运会乒乓混双决赛前夕,倪夏莲在其社交媒体上发布为“莎头”组合做陪练的视频,这条视频点赞数随即破百万。
竞技体育的世界里,向对手暴露自己的技术特点是大忌,但是倪夏莲的选择却有所不同。即使接下来要在女单比赛中对战孙颖莎,倪夏莲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为“莎头”组合做陪练。
“我当然知道帮他们陪练意味着什么,但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有机会报答曾经培养我的中国队。因为中国队这个冠军很重要,比我个人要重要很多,所以我只是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情。”
倪夏莲表示,中国乒乓球队找到她,是因为她与朝鲜组合的技术特点非常相似,“俗话说,临时抱佛脚,抱一抱,心理就会更强大。我是左手,打长胶,落点刁钻,从球路上来说,我最接近朝鲜选手的打法。”
“对我来说,怎么把我所有的东西都奉献出来,给他们扫除一点障碍,是最重要的。”
谈到奥运经历,倪夏莲嘴角始终挂着笑容,这样的状态从巴黎奥运会便开始了,面对世界排名第一的孙颖莎,哪怕最后一个球输了,倪夏莲的嘴角还是挂着笑容:“我很珍惜同孙颖莎的比赛。她是世界第一,不是每天都有这样的机会。老实说,有几个球把我打得很狼狈,但我为她打出精彩的好球感到高兴,我会情不自禁地为她鼓掌。”
但她随即又说:“比赛中我看上去很有松弛感,但其实我手上很紧,哪怕很难赢孙颖莎,这每一分都要争取,这是运动员的天性。”
“博物馆打法”的学无止境
倪夏莲坦言,直板和长胶打法由于“太慢了”,因此在国际乒乓球舞台上并不先进,她甚至调侃自己的打法是“博物馆打法”,“因为这种打法几乎被国际舞台淘汰了。”
左手、直板、长胶、正胶、两面倒板进攻型打法,任何一个关键词放在如今女子乒坛都不多见,但用着“博物馆打法”的倪夏莲,仍然能在乒乓赛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离不开她多年以来的尝试和创新。
传统的长胶打法防守多、进攻少,而倪夏莲却创造了长胶的进攻型打法,“长胶很难进攻,我是第一个长胶进攻的人。因为我原来的正胶基础非常好,所以我跨越了艰难的一步,从不能进攻到能进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
当61岁的倪夏莲结束奥运之旅,被问及有何计划时,她依旧希望自己的技术能够有所突破:“学无止境,乒乓球这项运动的技术一直在发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我要研究怎么样能把自己的技术更先进化,在赛场上能够更具杀伤力。”
倪夏莲透露,自己目前还没有恢复正常训练,但这次从上海回欧洲后就要慢慢练起来了,“至于训练强度,我现在的原则很简单,底线是不要生病、不要受伤。在这个条件下,尽量把训练的质量提高上去。”
享受每一天
此番回到上海的倪夏莲,不光是“回娘家”,也是扮演着开学家长的身份。
这次返回上海,除了丈夫托米外,儿子威利和女友也陪在身边。威利是一名理疗师,在卢森堡开了自己的诊所,倪夏莲表示,自己平时的理疗康复,就是儿子帮忙。
这次来到上海,威利入读上海中医药大学,学习针灸技术,“他其实一直对中医相关学科也感兴趣,早在几年前就想来国内学习。这次终于能来了,因为自己还开着诊所的缘故,所以是大概三个月的短期学习,学费都交好了。”
在此之前,威利就会按摩理疗、拔火罐等,知道儿子想学中医,倪夏莲便主动推荐了上海,“到底是自己家乡呀,而且这么多年虽然我们生活在卢森堡,但家里一直说上海话的,威利也是从小就会上海话的,回到上海来进修再适合不过了。”
至于“是否有信心再战一届奥运会”,倪夏莲回答道:“我不会去排除任何可能,但人的能力总是有极限的,所以就让我们顺其自然,走着看吧。今天永远比明天年轻,享受今天,享受每一分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