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拒绝校园欺凌!

法治专栏节目——《公平的声音》

最新一期与大家见面啦!

本期做客直播间的嘉宾是

晋城中院

未审庭法官助理王赢

未审庭法官助理杜少学

精彩直播回放来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公平的声音》邀请晋城中院未审庭法官助理王赢和杜少学做客直播间,为同学们送上新学期的“开学第一课”,以案释法,为大家讲解了校园欺凌的那些事,并从不同角度告诉大家遇到校园欺凌该怎么做。

杜少学为大家讲述了一次普法经历,2022年,未审庭到本市一所学校开展普法宣讲。当时讲课的主题是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讲课结束后,有一个纸条提问环节,让孩子们把想问但是不敢或者不好意思问的问题,通过纸条的方式提出来。最后在收到的大约十张纸条中,有两张就在提问:“老师,能不能详细说说什么是正当防卫?如果有人欺负我,我应该怎么还手?怎么才算是正当防卫?”仔细一想,这个问题里就涉及到了校园欺凌,于是在课堂上就为大家做了心理疏导,同时也与老师进行了沟通,这可能就是身边的比较轻微的校园欺凌事件。

王赢为大家讲述了在审判实践中遇到的真实故事。2018年,王某某在读初中时集结同班同学三十余人与其他学校学生放学后约架,持械斗殴,最终导致对方其中一名学生重伤,构成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缓刑考验期间,王某某因违反社区矫正规定被警告三次,同时在2020年2月、2021年8月、9月,被告人王某某在缓刑考验期内伙同他人持刀殴打、威胁多名受害人索要抢走其财物,后经其中一名被害人举报而被公安民警抓获归案。

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某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暴力、胁迫的方法多次实施抢劫,其行为构成抢劫罪,依法判处王某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与其之前所犯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这个案例就是校园欺凌从校内发展到校外,并且逐渐失去控制,最终走向极端的一个典型案例。

因此,无论是我们审判实践和社会实践讲授法治课的过程中,发现校园欺凌是不同程度存在的,而且它可能就在我们身边悄悄的发生,它的范围不仅仅是初中学生,它的魔爪已经伸向了小学生。校园欺凌这个恶魔,如果不及时的控制,它会愈演愈烈,甚至可能危害到我们刚进小学的孩子们!所以校园欺凌刻不容缓。

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三十条第三款之规定: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它的通常表现是为打、骂、毁、吓、传几个方面。

1.打指的是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身体或者恐吓威胁的行为。

2.骂指的是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3.毁指的是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的行为。

4.吓指的是恶意排斥、恐吓、威胁、逼迫、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的行为。

5.传指的是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的行为。

校园欺凌的影响

被欺凌者常常陷入恐惧、自卑和绝望的漩涡中,他们害怕上学,害怕面对那些施暴者,甚至害怕与人交往。这种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孩子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欺凌者在校园中通过暴力获得权力感和快感的经验,会使他们滋生恃强凌弱等不良人格特点,导致成年后多表现出偏执、易怒的倾向,容易与周围人发生摩擦,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为什么会有校园欺凌?

1.一些学校、家长尚未对校园欺凌树立正确认知,未对未成年人形成正确引导。很多被欺凌者监护人认为未成年人之间的矛盾,属于小打小闹,没有到违法犯罪的恶性程度,让其自己解决,从而忽略了未成年人身心受到的损害。

2.现行校园欺凌事件处理体系不健全。教师不懂识别、不会处理;受害人不敢求助、不会求助;出于绩效考核等原因,学校大多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都导致很多校园欺凌事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助长了欺凌者的嚣张气焰。

3.校园欺凌救济机制中,受害人得不到充足赔偿,欺凌者违法成本过低,未能对欺凌者形成有效威慑。

面对校园欺凌应该怎么办?

治理校园欺凌,事前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事后惩治。对于校园欺凌,我们的态度必须是“零容忍”,防微杜渐。

从学生层面来看,要做到三不:

第一、不要充当欺凌者。一个随时向他人施暴的人,是得不到真正的友情和亲情。欺凌者最终伤害的可能就是自己。

第二、不要做冷漠的旁观者。帮助今天的别人可能就是在帮助明天的自己。

第三、不当沉默者。被别人欺负不是你的错,真正有问题的是欺负你的那个人。

如果你正在遭受欺凌,你要做到六要:

第一、要勇敢。不理会欺凌者的挑衅,学会盯着对方的眼睛坚定地说“不”。气势上胜过对方,可能一开始就能打消他欺凌你的想法,要学会保护自己。

第二、要求救。如果遇到欺凌,没有能力反抗,一定要放声大哭或者喊叫呼救,千万不能默默忍受。可以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吓走欺凌者。

第三、要机智。不要硬碰硬,要学会等待机会,脱离困境。记住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

第四、要保护。实在不能脱身时,保护自己的重要部位,伺机反抗、逃离。反抗要有限度,因为你面临的对方可能在人数和实力上远超于你,不要激怒对方,我们的目的还是一个:离开被欺凌的环境,为下一步的求救做铺垫。

第五、不要讨好。不要讨好欺凌者,不要因为害怕欺凌者,就一次次答应他们的各种要求。

第六、不能沉默。不能做“沉默的羔羊”。已经遭受校园欺凌的,脱离困境之后,就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学校,或者报警,家长不在的找老师,老师不在的,就找警察。

学校应当做到四要:

第一、要教育。要广泛开展校园欺凌防治教育,从根源减少校园欺凌行为。

第二、要重视。出台学校防治校园欺凌干预、核查、判定工作指引,分级处理校园欺凌事件。

第三、要建立社会联动预防校园欺凌机制。与公安、社区、学校、监护人之间紧密联动,在校园、社区等区域实现校园欺凌预警、巡逻、教育、管控机制全覆盖。

第四、要引入专业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就被欺凌孩子的心理健康等在一段时间内进行监测,甚至可以考虑通过一定方式让欺凌者参与心理治疗过程,并承担相关心理治疗费用,提高欺凌成本,从而降低校园欺凌发生的概率。

家长应当做到八要:

第一、要重视。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他可能正在遭受校园欺凌:(1)突然不愿上学;(2)无端情绪变化;(3)抱怨有同学针对他;(4)身上出现伤痕;(5)行为异常;(6)睡眠出现问题。

第二、要爱护。有些家长平时要求孩子一味顺从,打压孩子的自尊,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在学校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第三、要鼓励,鼓励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

第四、要冷静。当孩子讲述欺凌发生的情形时,请保持冷静,很好地倾听并作出回应,让孩子知道这个情况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父母都会站在他这一边,支持他。

第五、要共情。不要一味安慰孩子不要和同学计较,要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号:他所描述的事情并不是成长过程中的“常态”,你对于他所遭受的对待非常痛心。

第六、要接纳。孩子遭受欺凌后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如对于人际关系异常抗拒,不愿意上学等,这个时候家长要宽容对待,不要对他产生二度伤害。

第七、要感谢。告诉孩子很感谢他有勇气告诉你这件事,同时向他说明,只有他愿意谈到这个事情,爸妈才有机会可以帮助他。

第八,要解决。安抚好孩子情绪的同时,要积极与学校、欺凌者家长甚至是公安机关进行沟通,彻底、有力、有效解决孩子面临的校园欺凌问题。

节目最后,王赢和杜少学提醒大家,校园欺凌就如同一股暗流,不经意间就会在校园的某个角落悄然涌动,它可能以言语的嘲笑、肢体的冲突或是网络的恶意中伤等形式存在,给受害者带来难以言喻的心理创伤。因此,我们需以更加敏锐的洞察力与坚定的决心,去识别、预防和制止这一行为,让校园成为一片没有恐惧、充满关爱的沃土。

不想错过直播的朋友们

可通过以下方式收听~

收听方式

《公平的声音》广播栏目以宣传晋城市两级法院工作亮点、分析经典案例、讲述法官故事为主,分《每周法院动态》《举案说法》《法官故事》《新时代法院风采》四个板块,于每周一的10:00——10:45与大家见面。

方式一:电台频率FM107.2(包括收音机、车载电台等)。

方式二: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蜻蜓FM”APP或者“听见广播”APP,点击搜索“晋城综合广播”每周一的9:45——10:30“直播晋城”栏目即可收听广播。

 商务合作 0356-898155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务合作 0356-8981555

来源:晋城综合广播《公平的声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