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会诈骗手段套路繁多,防不胜防。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部分不法分子盯上“银发族”的“钱包”,严重危害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

事件经过

近日,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某网点厅堂接待一位年过六旬的客户,要求将其个人账户非柜面转账每日限额提升至10万元,以便转账至某电子商务公司进行购买“电子藏品”。该公司承诺藏品购买后会迅速增值,增值年化利率高达10%,购买一个月后即可卖出赚取收益。网点工作人员立马警觉,怀疑老人正遭受投资理财类诈骗。经过进一步沟通,网点得知老人是通过身边朋友认识到该款产品,朋友也是近期接到公司电话营销,随后参与投资并取得收益。

银行工作人员随即向老人展开耐心劝说。经查询公开商事平台,该公司未取得相关金融牌照,告知其可能正在遭遇诈骗,劝其不要上当,但老人态度坚决,执意汇款。随后,网点联系客户家人也赶到网点。在多方人员的劝说下,老人最终醒悟并放弃投资,避免10万元的资金损失。网点工作人员温馨提示其家人,要多关心老人的思想动向,加强日常沟通,避免被不法分子盯上老人的“钱袋子”。事后网点将此情况同步上报当地反诈中心。

二、事件分析

本次案例中,该电子商务公司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已涉嫌非法集资。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对非法集资坚持防范为主、打早打小、综合治理、稳妥处置的原则。

非法集资活动往往承诺高额回报,以此吸引投资者参与。然而,这些高额回报通常是虚假的,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如老人将资金参与投资,一旦资金链断裂或公司恶意不退款,老人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导致养老生活陷入困境。此外,非法集资的追赃难、挽损率低,大量投资者在参与非法集资后,可能无法挽回任何损失,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对社会治安造成严重影响。

根据广州市反诈中心统计数据,2023年全市涉及老年人的诈骗警情中,60-70岁年龄段占比62%,70岁以上占比38%;60-70岁年龄段的老年人更易被骗。其中,广州老年人遭遇的电信网络诈骗中,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占比24.2%,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占比14.5%,以上两类诈骗方式为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类型前两位。

老年人的“钱袋子”不仅关乎个人晚年生活质量,关乎家庭的美满和谐,更直接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爱银发群体,守住“钱袋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三、风险提示

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发布关于防范“银发族”诈骗的风险提示,旨在加强正面引导及宣传,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共同守护老年人的财产安全。

(一)保护个人信息,增强法治观念。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等。不要点击陌生链接,特别是那些带有诱导性、承诺高额回报的链接。不要轻易将手机交给陌生人操作,定期更换并设置复杂的手机密码。

(二)谨慎对待陌生电话和短信。不要轻易接听陌生号码来电,如果对方自称公检法等机构,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请立即挂断电话并报警。不要点击短信里的陌生链接,特别是承诺高额回报、免费领取礼品和中奖的短信。遇到疑似诈骗电话,可以拨打110报警,并向家人朋友求助。

(三)谨慎参与网购和投资。网购时,要选择正规平台,不要贪图便宜,购买来历不明的商品。投资时,不要轻信高收益的承诺,也不要轻易将钱交给陌生人。投资前,应认真了解投资项目,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遇到可疑的投资项目,可以咨询监管部门,并向家人朋友求助。

(四)保持冷静思考,提升防诈意识。定期关注反诈骗宣传,了解常见诈骗手段,提高警惕性。发现自己遭遇后,应立即报警,保留相关证据,如电话录音、短信截图等,并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家人朋友求助共同应对诈骗事件。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