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9年,著名青年艺术家马可满怀着抗日的热情和对延安圣地的向往,前往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进行深造学习。在当时,鲁艺可以说是延安唯一的一所高等艺术学校,马可对有幸进入这里学习感到万分荣幸。在毛主席的正确指导和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吕骥的指导下,马可在延安鲁艺这个“大杂烩”的环境之下潜心研究艺术,先后创作了《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著名歌剧,为全国革命文艺工作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的一番话成为延安鲁艺的“指路明灯”

尽管延安鲁艺当时是象征着解放区最高艺术水平的学校,但在1942年毛主席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前,鲁艺的情况还非常复杂和混乱:在当时,前往鲁艺的大多数都是满怀着一腔爱国之情的艺术家,他们来自全国五湖四海,其中非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占大多数人。尽管过去他们在党的领导之下曾经做出过一些成绩,可思想上还有着不少错误倾向,和当时的革命形势产生了很多矛盾,影响到了鲁艺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据马可回忆,在1940年至1941年期间,一些同志一味地提出艺术的“正规化”和提高,常常导致艺术创作脱离群众、脱离现实。正因为如此,当位于桥儿沟的鲁艺学院的同志们忙着在学校里面“闭门造车”的时候,当地老乡们经常在外面敲打门窗,笑话他们是“关门提高”,甚至还编了个歌谣讽刺道:“戏剧系装疯卖傻、音乐系哭爹喊娘,美术系不知画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鲁艺的同志们下乡做宣传,结果大部分节目都是外国节目,老乡们看不懂也听不懂,因此提了不少意见。对于这些情况,延安鲁艺的很多同志都没有意识到这一情况,甚至反而归咎于延安群众的艺术欣赏水平太低。

1942年5月30日,是延安鲁艺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这一天午后,毛主席乘坐小汽车亲自前往桥儿沟,延安鲁艺的同志们看到毛主席高大的身影从小汽车上下来之后,不禁欢呼雀跃道:“是毛主席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扬院子向大家解释,毛主席今天要给大家作重要讲话。这一消息传出之后,学员们纷纷从漫山遍野的窑洞之中走出,大家随身携带着小凳子和笔记本前往附近的操场集合。尽管当天下午,延安的天空上飘着蒙蒙细雨,但是操场上却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大家欢呼雀跃的歌声压倒了延安的小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来到讲台上之后,微笑着环视了热情的鲁艺青年们,大家顿时安静了下来。“我最近和延安文艺界的同志们开了个座谈会,研究了鲁艺的一些问题。首先我想问问大家,什么是文艺工作?文艺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文艺应该为什么人服务?”毛主席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这些问题,引起了延安鲁艺艺术创作同志的深思,在过去争论之中各持己见的同志们,纷纷相视一笑,好像是在说:“当初,我们不停的争论什么是文艺工作,引经据典,从古希腊、古罗马一直谈论到欧洲文艺复兴,为什么大家都忽视了这些问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毛主席讲述了文艺工作上“普及和提高”之间的关系。指出文艺工作既要以普及为主,又要提高文艺工作者的工作水平,批评了轻视群众创作的一些观点。最后,毛主席勉励全体鲁艺人员,希望他们桥儿沟的“小鲁艺”能够投身到整个解放区的“大鲁艺”之中,投身到人民群众之中,为革命文艺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