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求钻研20余年
谢无量刘孟伉终入中国书法“史册”
何应辉 : 这是我们这一代书法家的责任
谢无量(1884 —— 1964),四川乐至人。幼时随父移居安徽,早年师从汤寿潜,后入南洋公学,又求学于日本。回国后曾任成都存古学堂监督,后在上海潜心著述,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大文学史》等30余种学术专著出版,曾任孙中山广州大元帅府特务秘书。1949年后,先后任四川省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一生有数千首旧体诗和大量书法佳作存世,先后有《谢无量文集》九卷及多种书法专集问世。
刘孟伉(1894—1969),四川云阳(今属重庆)人。幼年从堂长兄、晚清进士刘贞安学文学、书法、篆刻,后致力于文字学研究,著有《说文解字笺》等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任川东游击队七南支队司令员。20世纪50年代后,历任川东行署副秘书长、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省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著有《杜甫年谱》《冻桐花馆词钞》《壬寅诗稿》等。
(据《中国书法全集84近现代编 谢无量刘孟伉卷》)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版的“中国书法全集”,又添一本重要分册:由著名书法家、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何应辉主编的《中国书法全集84近现代编 谢无量刘孟伉卷》,日前由荣宝斋出版社正式出版,收录了94件谢无量作品和70件刘孟伉作品。两位20世纪四川书法大家,由此进入这部中国书法的“史册”。
6月16日,在位于成都宽窄巷子附近的何应辉家中,记者与其展开对话,深入了解该书20多年的编写历程,探寻20世纪四川书坛传奇。
A 谢无量研究三大难点让编写工作持续20多年
记者:为什么要研究谢无量、刘孟伉的书法?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何应辉:上世纪90年代,“中国书法全集”开始出版,所收书法作品上起商周、下迄当代,总计100余卷,堪称中国书法的“史册”。其中,我负责秦汉刻石上下卷和谢无量刘孟伉卷。1994年,秦汉刻石上下卷完成后,我接着就着手后者。
20世纪的四川书法家,“中国书法全集”总共收录4位,其中谢无量、刘孟伉两人合卷,赵熙、颜楷跟其他书法家多人合卷。谢无量的地位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他是整个二十世纪,能够在中国书法史里独放异彩的一大名家。同时,在4位大家里面,赵熙、颜楷身处清末民初,谢无量1964年才去世,所处的时代离我们更近。合卷中的刘孟伉,也是四川近现代书法大家之一,可能是近现代里面最有传奇色彩的书法名家。他“文武双全”,既是大诗人、大书法家,又是文史研究大家,还曾是川东游击队支队领导人。“中国书法全集”到现在已经出了70多本,近现代也介绍了相当一部分了,没有哪个书法家像他一样有如此传奇经历。
记者:这本书的编写工作为什么持续了20多年?主要的难点在哪里?
何应辉:我开始做这项工作时,刘孟伉这部分比较好办,因为由我主编的“二十世纪四川书法名家研究丛书”里面,刘孟伉独立出了一本。他是革命家,历史比较清楚,所以材料是现成的。耽搁这么久,主要是谢无量的问题。谢无量首先是身世尤为复杂,当时大家只是大概晓得,传说比较多,可以找到的资料里面有很多错的地方;其次谢无量的现有作品都是零散的,不系统,给搜集、整理、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而相当部分作品则是未曾面世的;此外谢无量的作品被造假太多,这是相当一个时期里面搞谢无量研究的难点,要靠我们的经验与眼光去作判断。此外,谢无量先生的年表,也需要作新的整理、修订、补充。
记者:您是如何突破的?
何应辉:1997年我住在北京开始调查,当时四川师范大学老教授刘君惠告诉我,谢无量去世后一定留下了遗稿,比如书稿、信稿、诗稿和读书笔记、讲稿等杂稿,但不知道在哪里。后来我们知道,谢无量1964年就去世了,但他的夫人陈雪湄直到1994年才去世。而且1940年以后,陈雪湄就一直协助谢无量整理著作。遗稿原先是不是应在她手上,但她去世之后又到了哪里?我们找到陈雪湄的保姆,通过她联系到陈雪湄的一位亲戚,谢无量的遗稿基本都在他手上,反复沟通之后获得研究使用的许可。我选拍了180多幅作品,因为太忙,直到2018年才又系统地开始研究、写作。
B “坊间传闻都不收 一定要找有根据的东西”
记者:从内容上来看,这本书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新发现、新成果?
何应辉:这一卷里面有很多新资料,比如陈雪湄那里的遗稿,这次拿出来就都是新资料。其中,1940年至1949年间,就有谢无量的自作诗原稿19卷;1950至1956年间,又有自作诗原稿5卷,共计24卷,存诗总计逾3000首。
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对四川省文物系统收藏的谢无量作品进行了梳理,还把重庆市文物系统也一并纳入。另外再加上一些私人藏品,我们选稿的范围大大扩展了。除了补充谢无量的书法作品,这本书还把他的年表理清楚、理系统了。坊间传闻我们都不收,一定要找有根据的东西,去伪存真。我在书中列出了主要引用参考书目,一共有250种左右,主要来源于图书馆,也有一些是私人藏品,此外编委会也提供了一些工具书,我们对每一件作品都做了考释。
记者:谢无量、刘孟伉的艺术创作,如何体现四川故土的滋养?
何应辉:谢无量4岁就离开四川,中间除了担任四川存古学堂首任监督(校长)和间或入川外,长期以来在外游历,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从事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和革命宣传。直到1940年5月回到四川居住达17年,度过了他的笔耕文教与山川游历生活。在蜀中山水间居游而亲近自然,对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刻的潜在影响。这一时期,他对书法非以“余事”应之,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确立了自己风骨苍润、超逸简远、奇丽清新,直夺晋人神髓而又自创一体、迥异时流的独立风格。
再来说说刘孟伉。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全国文艺精英云集四川,带来包括书法在内的四川文化艺术空前发展。当时,刘孟伉用较多时间从事文史、小学研究,创作了大量诗词,并兼事书法篆刻,1940年前后曾有书作在重庆参加全国性书法展览,并颇受于右任等名家赞许。
记者:两人同为川人,经历也有相似之处,艺术上有没有交集?
何应辉:1952年,刘孟伉调往成都,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当时那里聚集了一批文史俊彦,刘孟伉身处其中并作为领导者,可谓如鱼得水,心情为之一畅;而这批文人名士对于这位内行领导则引为知己,感佩有加。两个月后,刘孟伉就与林思进、谢无量、刘芦隐聚会唱和,并在其后对自己的《冉溪诗稿》再作删改,见示于诗人、学者谢无量。谢无量读后赋长诗深表赞赏,并书成横幅相赠。刘孟伉的诗词水平及两位先生的友谊可见一斑。谢无量1956年调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临别时亦有诗赠刘孟伉。
C 研究前辈书法家对推进当今创作有重要启发
记者:历时20多年终于完成编写,正式出版,应该说比较完美了吧?
何应辉: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最大的遗憾是作品数量不够。光说谢无量,我交去的是差不多200件作品,由于两人合卷有一个容量问题,所以每一个人的作品数量就受到限制,实际选用谢无量的作品只有90多件,还有70多件是刘孟伉。刘孟伉的东西,有一些还没找齐,最近他关于杜甫研究的部分底稿刚刚发现,如果早点拿出来,这本书就可以包括进去了。还有一个就是书中谢无量的年表,只包括跟书法有关的事情,把跟诗有关的东西等都略去了。这是“中国书法全集”的体例决定的。
“二十世纪四川书法名家研究丛书”,计划将谢无量独立成卷出版。图版是现成的,文字也是现成的,就只差选作品,那些用不完的东西都会在独立卷出现,弥补这个遗憾。
记者:作为一名书法家,您认为从事这样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意义?
何应辉:在我看来,这样的工作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书法史的研究,本身就包括近现代,我们这一代如果再不搞我们前一代书法家的研究,他们的东西就将越来越少,资料逐渐就散失了,假东西就钻出来了。这样的研究,对今天的书法家推进个人创作也有直接的作用。比如谢无量,他最重要的特点是自然、毫无造作,把他的东西加以推广,对我们当代创作就是很重要的启发。
实际上这个问题,说穿了就是如何对待我们的优秀传统。比如说,“二王”书风流行了这么久,如何看待王羲之、王献之,是我们当今创作回避不开的问题。书法家在创作中应该怎样对待二王,谢无量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记者:他是如何对待“二王”传统的?对今天的创作有什么启示?
何应辉: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谢无量对于“二王”一系行草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实践,不仅泯去北魏墓志的痕迹,纵其笔势,挥运自如,而且笔力的灌注、点画的厚度、字势篇章中诸多对立统一因素的处理,技艺都大为提高。
不过谢无量始终强调的是“领神”,而非皮相的貌袭。他淡化或简省了“二王”草行楷因“雅化”而在技法形式中精致唯美的细致讲求,更摆脱了隋唐人以及其后若干“学王”书家试图“凝固”“二王”之“法”所走入的歧途,而通过自己的作品投射出“我神”。陈雪湄说得到位:“无量书法源出‘二王’而能不囿于藩篱,自创新意。”
在整个二十世纪的书坛上,就艺术创造所臻至的自然之境,与基于主体精神自由的“神变”而言,谢无量超越了同代甚至上一代若干名家,给我们提供了“二王”一系文人草行书优秀传统在今天如何继承发扬的深刻启示。这是值得那些师法“二王”,特别是始终在“二王”风范与格局之内求发展的书法家深思的。
何应辉 | He Yinghui
国家一级美术师,供职于四川省诗书画院创作研究部。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四川省诗书画院名誉院长、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国家画院院务委员、研究员,四川大学、山东艺术学院、河北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六届副主席兼隶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第八届全国委员,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等职。
主 编
猪大人
出 品
黔艺空间
来 源
四川日报/2022年/06月/24日/第010版
通 讯
微信 : QYqianyikongjian QQ : 3100720399
支 持
雅昌艺术网 今日头条 一点资讯 网易新闻 搜狐新闻
腾讯新闻 阿里文娱 360浏览器 UC浏览器 惠头条 书艺时空
黔艺空间依托中国美术学院开放美育艺术专业及人才资源优势,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集艺术名家工作室、艺术教育、高校艺术交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艺术园区运营、专题性展览、书画图文装帧设计、艺术评论、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多个文化产业为一体。黔艺空间艺术平台运营内容主要为网络线上媒体宣传与推广,包括艺考动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高校艺术交流、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专题性展览、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为广大艺术家提供高品质服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