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司令有一句口头禅:“活着的时候,忠于毛主席,死了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老家为母亲守坟。”
只可惜公务繁忙的他,很少有时间回家,毛主席逝世后,他就向中央提出希望到南京休息养病,中央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同意了他这一要求。
都说人走茶凉,“隐居”南京后的许世友,为什么中央领导总会想起这位老人呢?甚至邓小平南巡,都指明要见他,这又是为什么?
定居中山陵
对越反击战中,邓小平钦点七十多岁的许世友作战指挥,而他也没有辜负邓小平的厚望,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结束战斗。
不过在这次作战过程中,许世友发现自己身体情况一日不如一日,萌生了要归隐的想法。
可是自他回国后,就被调任为中央军委常委,命令下达没多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又接到另外一个电令,中央要求他速到北京报道,并且常住北京。
在北京生活,又担任中央军委常委,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条件都相当丰厚。
这一点,许世友很清楚。在接到命令后,他并没有前往北京,而是向中央提交了一份报告,以请假的名义住在南京。
理由是:广州的气候太过潮湿,北京的气候过于干旱,而且他打算请南京军区的同志帮助他撰写回忆录,因此希望中央能批准他到南京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一向是个说一不二,干脆利落的男人,他做事从来不拖泥带水,就连这次从中央离开,也是说走就走,毫不留恋。
原本中央为他安排了住所,但是许世友坚持到南京休养,因此选择住在中山陵8号。
之所以选择南京,也是很有远见,南京是许世友一生战斗过的地方,环境熟悉,这里有许多老战友。
北京虽然朋友更多,但是会议也多,尽管是请假休养,但是一些会议是逃不开的,若是遇到一些中央领导来看望,总不能将他们拒之门外。
在南京,他能有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自己这一辈子经历的事情,方便撰写回忆录。
中山陵8号是孙科担任行政院院长时建造的,西式的建筑风格。
这座房屋采光不错,阳光也晒不透,就算是在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屋子也可以保持凉爽。
院子里还有几十亩土地,草坪开阔,花草枝繁叶茂,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用来休养身体再合适不过了。
但是许世友一搬进来,他就在院墙的东北角盖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两层建筑物,虽然看起来很呆板,但是很实用。
上面一层楼可以观察墙外的各个方向,还能够俯瞰院内所有的角落,下面一层楼住着警卫班,可以保证整座院子的安全。
院子里的草坪也被全部挖掉,原来种植的花花草草被许世友换成了小麦、高粱、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
他还在这里修了一排猪圈,在这里又喂猪,又养鱼的,过着农村百姓最朴实的生活。
原本洋气十足的花园小洋房,经过许世友这么一改造,变得“亦兵亦农”。
在这里定居后,许世友就在自己改造的“农田”里,过着简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的生活,每天就像个兢兢业业的“村长”,一大早起来安排农活。
跟随许世友的工作人员,包括那些秘书、干部和警卫员,都被许世友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该种地的种地,该养鱼的养鱼,该喂猪的喂猪,分工明确,要求具体,哪个环节出了纰漏,都能问责到人。
许世友不仅安排手下工作,自己也亲力亲为,饲养了十几只兔子,当起了“兔子头”。
一天结束后,许世友还要亲自检查种植的成果,对那些出了差错的仔细讲解,还会评选出最好的,给予嘉奖。
自从到了南京后,许世友就彻底隐退,对过往的地位和权力丝毫不留恋。
无论是谁来邀请许世友参加活动,他都不予理会,按照他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说,自己现在不过是闲云野鹤,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既然已经隐退,就不该再和那些官员贵胄们有所联系,不能给组织上添乱。
曾经那颗激动的雄心已经归于平静,冲天的豪气也早已融入了田园的幽境。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时候,许世友是这样说的:“我原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农民,在老家的时候没种过多长时间田,书也没有读够,现在有时间隐退,只想过着种田读书的生活,没有其他的追求。”
说到读书,他以前因为家境不好,没能到私塾接受教育。但是他最听毛主席的话,毛主席让他多读《红楼梦》,他就真的在桌子上最显眼的位置放了一本《红楼梦》。
他最喜欢读的经典文学著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每天都要读上一会。
发挥余热
在许世友被选为中央顾问副主任的时候,他曾经告诉过大家,自己已经退休,不会再管理国家事务。
但是这话只是说说而已,许世友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为了准确向中央报告农业生产情况,他经常深入到工厂、企业和商店,了解情况。
他甚至找到工厂的工人,科研人员和营业员聊天谈心,提出自己的意见,请他们点评。
当厂长介绍到只有极少部分员工接受过高等教育时,许世友不禁感慨道:“现在时代不同了,如今不是靠长矛大刀打江山的时候了,我们需要高科技人才,才能发展科技。
厂长啊,你应该多招一些大学生来,他们才是未来社会的发展力量,只有人才才能振兴中国的发展。”
虽然作为一员武将,但是许世友清楚知道科技发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抗美援朝时,若不是中国落后,缺乏先进的武器,怎么会牺牲那么多志愿军?
又怎么会出现上甘岭那样悲壮惨烈的战役?
他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因此再一次叮嘱厂长,一定要注意人才的招揽和培养。
厂长以前只以为许世友是一个莽夫,没想到他还这么深谋远虑。
节约的生活
从军几十年,许世友身上一直保留许多农民的生活习惯,而且生活上一贯以勤俭节约为主。
别人都以为他当了司令,又为国家立下了这么多战功,生活应该很优渥。
可是事实却是,一年到头他都不见得能穿几件新衣服,基本上一直穿着一身宽大的军装。
新发下来的军装他总觉得穿着不舒服,要用水泡许久,一直到揉搓软了才穿;
衬衣袖口磨破了,他也不缝补,直接用剪刀剪掉,再继续穿;
他从来不穿皮鞋,觉得太过奢侈,每次都是用布将脚包裹上,外面再套上棉线长筒袜子,穿鞋也都是布鞋或者布条编织的草鞋。
布草鞋也是许世友指导工作人员打出来的,样式都是他自己设计的,布条是从工厂买来的边角料,制作成本很低。
但是这种布鞋穿起来很舒服,也很凉快,不像皮鞋一样会挤脚,还能保持他艰苦朴素的作风,一举多得。
在穿衣方面不讲究,在吃食上面也毫不在意,炊事员做什么他就吃什么,从不挑剔。
许世友很喜欢打猎,枪法也很准,每次打猎都能满载而归。
但是这些猎物许世友从来不吃,都是留着送给朋友或者宴请的时候招待客人。
有的时候,他还会自己炖火锅,丝毫不顾自己司令的身份,对此他的儿子很不能理解。
明明有炊事员,想吃火锅也不用自己动手,何必这么麻烦自己?
但是许世友却不以为然,他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在打仗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吃不上饭的情况,饿的时候,甚至吃过野果子,野菜。
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还是要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贪图享乐。
孤独的晚年
许世友不仅是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对子女要求更加严厉,女儿曾想通过他的关系留在大城市工作,但是被严厉拒绝。
因此在他晚年的时候,子女大多在外地工作,就算是和他在一个城市生活的孩子,也都有了自己的家庭。
平时忙于工作,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来看看许世友,也只有这个时候他才是最开心快乐的。
每次都会像变魔术一样变出几根大麻花,一边摇晃着逗弄几个小孩子,一边哄他们叫自己爷爷。
说到底,他也只是一个老人家,也很渴望有亲人陪伴在身旁,享受天伦之乐。
若是平常无聊,白天的时候他会一个人在院子里散步,或者是坐车到外面转一转,打发时光。
晚上就把电视打开,无论电视上播的是不是他喜欢的内容,都会一直放着。
感兴趣了,就看上几眼,不感兴趣了就放在那里,自己一个人发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一直到他想要睡觉才会关上电视。
有老部下登门看望的时候,他总是乐呵呵的,拉着人家问长问短,恨不能拉着他聊上一整天。
其实他也可以到礼堂去看电影,那里片子多,人也热闹,许世友一开始很喜欢。
但是大家一看到他,就会站起来向他鞠躬敬礼,遇到仰慕他的人也要站起来握手寒暄。
一场电影结束,他一直忙着和别人握手寒暄,都没时间看电影在讲述什么内容。
为了不打扰大家看戏的兴致,也为了自己图个清静,索性就再也不去礼堂了。
(http://www.h6178.cn)
来源:http://www.cihuang.com.cn
(http://www.gzkuwo.cn)
来源:http://www.fsgydz.cn
(http://www.bnb889.cn)
来源:http://www.js694.cn
(http://www.hrgdgs.cn)
来源:http://www.baoxiaobar.cn
(http://www.xycylx.cn)
来源:http://www.alikh.cn
(http://www.ztky8888.com.cn)
来源:http://www.hkm.net.cn
(http://www.upaint.com.cn)
来源:http://www.beneyflag0579.com.cn
(http://www.diyimiao.cn)
来源:http://www.dxva.com.cn
(http://www.y626.cn)
来源:http://www.jiankangcn.cn
(http://www.qdynd.cn)
来源:http://www.hiddenproxy.cn
许世友锻炼身体的方式有很多,如上山打猎、爬山、散步,偶尔也会撒网捕鱼。
可是随着年纪的增加,他患上的疾病也越来越多,光是痛风就能折磨得他无法正常生活。
这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每当发作,全身的关节都会一并疼痛,就连睡觉也会被折磨醒,即便是用药物也只能缓解,不能痊愈。
自从患上痛风病后,他便只能进行散步和坐车这两项运动,许世友甚至幽默地说道:“在车子上颠簸也不失为一种运动啊!”
当他听说国家汽油紧张,军区的领导坐车都是按照规定后,他主动提出,除了每周两次坐车去疗养院治疗痛风病外,不再使用汽车。
中央领导的看望
虽然许世友“退隐”南京,但是中央领导没有忘记这位一生都为国家奉献的将军。
邓小平南巡的时候,还让秘书转述许世友:“自己会经过南京,希望能见许世友一面。”
邓小平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还拒绝了他到车站迎接,只让他到自己的住所等着。
这天一大早,许世友就准备着和邓小平的见面,他还特意刮了胡子,整理了军装,精神抖擞来到中山陵。
这次见面,邓小平还解开了许世友多年的心结,用他最喜欢的茅台酒设宴。
两人吃过饭后,许世友提出和邓小平合影留念。
除了邓小平,华国锋也来南京看望过许世友,两人寒暄了几句。
半个月后,叶剑英也来到南京看望许世友,他们两人将所有随从人员都阻挡在门外。
至于谈论了些什么,除了当事人外,没有人清楚。
唯有记者留下的一张照片可以看出,两人距离很近,脸对着脸,当时的叶剑英正在讲些什么,许世友的神情也很专注。
或许是要谈论一些国家机密,所以才会将无关人员都提前“清理”出去。
即便是退隐,中央领导也没忘记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
撰写回忆录
许世友撰写回忆录也是得到邓小平支持的,所以邓小平这次来南京看望许世友,也提到了回忆录的进度。
搬到南京后,许世友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写回忆录上,南京军区司令员聂凤智组织了两班人马帮助许世友撰写。
第一班人马是由作战科长刘岩和许世友的秘书负责,任务是整理和编写许世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这段时间在山东的经历。
第二班人马是由司令部研究室副主任任苏语负责,任务是整理编写许世友参加农民武装暴动到红军战斗的经历。
许世友经常将这些人叫来谈话,告诉编写的人员:“像我这样没有背景又没有什么特长的人,很难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
若是没有人民群众的帮助,或许我们红军根本就没办法生存下去,没有战士们的前赴后继,我们的斗争早就失败了。
若是没有革命队伍里大家患难与共的深厚情谊和无数同志们的牺牲,我没办法活到现在,更没办法坐在这里回顾过去的生活。
毛主席一直提议老干部要搞好传帮带,怎么样才能做到毛主席的要求呢?我想到了撰写回忆录。
这本回忆录要树立三个高大的形象,一个是党,一个是人民,一个是英勇无畏的战士。”
他虽然要写回忆录,但是却不想一个人独揽所有功劳,因为他只是带头人,若是没有战士们的奋勇杀敌,即便是他,也很难赢得最终的胜利。
每一次对写作班子的同志们回忆过去战争年代发生的那些事情,他总是意犹未尽,常常一说就是大半天。
大家都知道他身体不好,担心他太过激动,建议他休息一下,反正时间还长,可以下次再说。
每到此时,许世友总是打断他们,让他们安静下来听自己讲述,回忆录一定要还原事实。
若是到了饭点,他就会拿出自己打猎所得的美味和茅台酒招待他们。
有一些事情,若不是亲身经历过,别人是很难理解的,为了真实还原战争,许世友不顾身体情况,带他们到当年战争发生过的地方重现历史。
一一指着当时发生的场景向他们讲述,有什么不懂的,写作人员都可以提出来,他补充描述。
许世友还要求他们不要回避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没有人能不犯错,回忆录不是功勋录,力求真实。
原本许世友是想要在两本回忆录写完后,将新中国成立后的回忆录也整理出来。
只不过许世友解放后的回忆录还未完成,他便先一步离开了人世,因此这一心愿没能实现。
许世友生前还有一个愿望,死后葬在母亲身边,在他去世后的4天,邓小平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可以顺利回归家乡,陪伴母亲。
虽然坟墓很简单,上面只有名字,却是他最满意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