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万人说新疆”走进广东分享会上,学者们从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不同角度进行分享解读。 主办方供图

“万人说新疆”走进广东分享会9月2日至3日在广州举行。此次活动中,国内知名学者、外籍专家、海内外博主、援疆干部、港澳青年等群体从不同视角讲述了有温度、有情怀、接地气的美好新疆故事。

 三场圆桌对话共话美好“疆”来 

把新疆温柔地说与世界,与世界分享一个真实的新疆。大会围绕“读懂新疆”“新粤同心”“共绘‘疆’来”三个篇章开展圆桌对话和视频连线,国内知名学者分别从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民族特色、风土人情等不同角度进行深层次的分享解读,向大众展示出新疆的多元文化和人文情怀,让新疆具象化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亲身参与新粤合作的人士讲述了新粤两地从“单向援建”到“相互赋能”携手共进的感人故事。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海内外博主等“跨界”人士在会上畅谈新疆未来发展,共话美好“疆”来。

“粤”过山海,同绘“疆”来。喀什是广东对口援疆地区,一批批广东援疆干部始终站在推动粤疆合作的第一线,以无私的奉献和不懈的努力,为新疆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分享会上,广东省人民政府总值班室主任肖凯明、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综合处处长林成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医师杨瑶作为援疆工作的亲历者、参与者,和现场观众分享了他们为边疆建设添砖加瓦、为民族团结贡献力量的精彩故事。

多个分会场展示新疆蓬勃生机

本次分享会除了广东主会场,还有多路媒体在阿克苏地区新和县、昌吉州玛纳斯县、喀什市通过网络直播带领观众实时体会新疆的文化传承、旅游发展和智慧农业,感受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蓬勃生机。

据了解,分会场所在的玛纳斯县近年来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通过无人机、大数据平台检测、智慧滴灌系统等形式的科技赋能,推动传统棉花种植向集约化、现代化转变。农民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靠手动”到“靠自动”,从“靠人工”到“靠系统”,数字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也在玛纳斯广阔的田畴里,成就着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大会还为第三届“万人说新疆”短视频大赛获奖者颁奖,同时启动第四届“万人说新疆”短视频大赛。据悉,第三届“万人说新疆”短视频大赛启动以来,面向全球广泛征集讲述新疆故事的短视频作品。互联网上涌现出一大批网民报送的优秀作品,生动讲述新疆故事,客观反映了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大赛于今年4月30日结束作品征集,经过初审、复审、终审,最终从10600个作品中评选出160个获奖作品。

 现场分享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郭冰茹:自然风光和好故事助推新疆文学作品“出圈”

近些年,作家李娟的《我的阿勒泰》等新疆文学作品及其改编的影视作品广受大众青睐,成为文化领域的“出圈”之作。生长于新疆的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郭冰茹在圆桌分享环节谈道,书写新疆的作品能够出圈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新疆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风土民情,二是这些好的文学作品通过特别具体的故事来打动人。

“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被一种喧嚣所包裹,文学作品里的新疆作为文化符号,给人带来对诗和远方的向往。所以当翻开这样的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心里特别宁静,我想这个可能是行业跟读者形成的共鸣或精神上的契合。”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郑亮:只有几户人家的地方,居然有通信信号

由于工作及个人研究的需要,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郑亮每年会在新疆生活几个月。郑亮在圆桌环节中分享了一个故事:他曾和美国朋友一同踏上新疆之旅,而对方对于新疆的发展感到十分惊讶。

“在只有几户人家的地方,居然有通信信号。”郑亮说,当时美国朋友很震惊,“我们在帕米尔高原游览了几天,信号从来没有中断过,他们可以发邮件、发图片,还可以体验到勤劳的中国人民建设的喀喇昆仑公路、帕米尔高原的中巴友谊公路。”而看到美国朋友震惊表情的郑亮也感受到了强烈的自豪感。

 知名篮球教练杜锋:感受到新疆人民对体育的关心和支持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新疆自古就是多元文明荟萃之地,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创造了灿烂多姿的历史文化;多民族和谐共融,共同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壮丽华章。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与新疆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从小就在新疆的体委大院长大,1996年来到广东“追梦”的知名篮球教练杜锋在圆桌环节中回忆,新疆队和广东队曾经有几年一直在打冠亚军对决的比赛。“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每次回到新疆,新疆的球迷对我‘既爱又恨’,”杜锋笑言。“但是其实我能感受到新疆人民对体育的关心和支持。”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吴雁:新疆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处都有人文

从事摄影教育的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合署)副教授吴雁,经常会到新疆采风。“新疆可以说是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处都有人文,那是我创作的灵感。我在那儿拍了很多照片,也获得了一些小小的成就,例如在新疆拍摄的民俗作品被中国博物馆永久收藏,所以它是我一个圆梦的地方。”

吴雁的丈夫是一名援疆干部,“我带着孩子奔赴新疆探亲,在那度过了难忘的三个生日,我们女儿的童年记忆都留在那儿,所以全家人对新疆的感情是很深的。我们还有很多新疆的好朋友,它算是我们的第二故乡了。”吴雁说。

人物故事

  广东援疆干部肖凯明:为新疆引进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

广东省第九批援疆干部肖凯明曾在喀什工作三年多,他在进疆后的首次调研中就发现,当地农村群众都有勤劳致富的美好愿望。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着力推出了培育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的项目,分别从资金、技术、管理和思想四个方面帮扶,最后成功培育49名致富带头人,带动周边3000多位群众走上共同致富之路。

谈到项目取得的成果,肖凯明举了个例子。疏附的达吾提江·吾甫尔是一位因病只能拄着拐杖的有志青年,当地的援疆干部帮他解决了启动资金、市场销售和养殖技术等难题,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助他实现了成为养殖大户的梦想。此外,达吾提江还在广东援疆医生的精心治疗下丢掉了拐杖,真正实现了在致富道路上“小步快跑”。

肖凯明说援疆是一项长期任务,援疆干部必须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态,着眼于打造一批留得住、可持续发展的惠民项目——如在他援疆期间,成功引进广东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经验。如今正是新梅上市的季节,不少市民所品尝的新疆新梅有不少都出自伽师县的粤伽新梅产业园。在伽师县建设粤伽新梅现代产业园,肖凯明引进17家龙头企业进驻,构建起集育苗、种植、分类采摘、包装、冷链、批发销售、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

“援疆干部更应当讲好新疆故事。”肖凯明说自己到了新疆后有个深刻体会:千年新疆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儿女共同建设新疆、守护新疆的历史。为此,他推动广东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携手建设了唐王城千年屯垦文化体验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打造了南疆千里红色教育路线。目前,该项目被全国妇联、粤新(兵团)等15家单位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此外,肖凯明还组织创作了广东省首部援疆报告文学《珠水润天山》,把粤新情谊以文字的方式给予铭记流传。

统筹:南都记者 吴璇

采写:南都记者 张婷 张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