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时空/文文博时空 作者 张明娟

制图|夏文瑾

雍正十二美人图》,是由清初宫廷画师创作的工笔重彩人物画。每幅尺寸相同,均纵 184 厘米,横 98 厘米,作品以单幅绘单人的形式,分别描绘了 12 位身着汉服的女子品茶、赏蝶、观雪等生活场景。十二幅美人图分别是:裘装对镜、烘炉观雪、捻珠观猫、立持如意、桐荫品茗、抚书低吟、消夏赏蝶、烛下缝衣、博古幽思、持表对菊、倚榻观鹊、倚门观竹。

01

裘装对镜

1.家具器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人一手持铜镜,另一只手搭在方形暖手炉上,手炉上刻有松柏、梅花、竹子等植物纹样。榻上摆着的红釉盘,盘中放着佛手,佛手谐音“福寿”,是多福多寿的象征。这件红釉盘似是仿宣德年间的豇豆红釉盘,豇豆红是红釉瓷中色彩偏深的一种。此外,红釉盘、钧窑菱花口花盆作为家具单品点亮空间,在色彩上与美人服饰的色彩相呼应。竹质闲余书架悬挂于墙面,竹架分层可搁置卷轴,与前景的斑竹墩在材质及色彩上相呼应。

画中美人的身后,是一幅书写流畅的行草体七言诗挂轴,落款为“破尘居士题”。“破尘居士”是雍正皇帝为雍亲王时自取的雅号,表示自己清心寡欲、不问荣辱功名的志趣。“壶中天”、“圆明主人”两方小印,是雍正(胤禛)登基以前所用的名号。

2.服饰、纹饰、首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中美人头戴金镶珍珠点翠花簪,是清代女性尤其是宫廷后妃及贵族阶层日常装扮和重要场合中不可或缺的头饰之一。而点翠工艺是中国一项古老而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源于汉代,尤其在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鼎盛。其身着宝蓝色白狐裘,腰部佩戴玉连环,玉佩的下方用草绿色的绸带打了个精致的吉祥结,绸带自然地垂于裙边,增添飘逸灵动之感。

“暗八仙”是道教八位神仙所持的法器,由于以法器暗指仙人,所以称为暗八仙,这八种法器分别是:葫芦、洞箫、玉板、团扇、鱼鼓、宝剑、荷花、花篮。这八件法器在道家中称为“道家八宝”,表达了吉祥长寿的寓意。美人衣饰及坐榻、手炉等用具上有各种传统纹样,如菊花纹、忍冬纹、宝相花等。

本幅画以大面积的棕色为背景,主色调为与人物服饰相近的宝蓝色,辅助色为素白色和茜红色。家居的颜色有漆黑色、猩红色、草绿色和靛青色等,整体看上去比较古朴有质感。

02

博古幽思

1.家具、器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人侧坐于斑竹椅上垂目沉思,背后是摆放着各种器物的黄花梨多宝格,也称博古架。博古架主要是放一些古玩、玉器。此幅画中的博古架上,摆放着不少器物,如仿汝窑的天青釉三足洗(一种用来盛水洗笔的文房用具)、汝窑无纹水仙盘(是目前传世唯一没有开片,无裂纹的汝窑青瓷)、白玉四足壶、铜兽耳扁壶、仿哥窑葫芦瓶、松花石砚鱼化石龙纹砚、宝石红釉僧帽壶、兽面纹青铜觚等,均为康熙至雍正时期最盛行的陈设器物,具有典型的皇家的富贵气派。这些器物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真实性,也映衬出博古雅玩的闺中情趣。

2.服饰、首饰、纹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中色彩也是极为丰富。女子内穿朱红色袍,外穿紫檀色外套,衣领是绿底黑花,手拿的是碧色丝巾,下裙边是极淡的藕合色,衣袖边还露出一抹水蓝来;胸口的靛蓝纽扣也极其醒目。主色紫檀、朱红都是皇家气派,绿色、碧色、藕合加上蓝色、黑色的呼应、点缀恰到好处,将紫檀、朱红的燥予以缓解,另派生出一种雅致的气场。

03

消夏赏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户外湖石玲珑,彩蝶起舞,萱草含芳。室内美人手持葫芦倚案静思。此画描绘的虽然是女子夏日休闲的情景,表达的却是乞生贵子的吉祥意愿。萱草,又名忘忧、鹿葱。《草木记》谓“妇女怀孕,佩其花必生男”,因此,萱草以有助于孕妇生子,又有“宜男萱”之美称。葫芦,属于生命力旺盛的多籽植物,常被用以喻“百子”之意。画家巧妙地将萱草与葫芦绘于石侧、掌中,既增加了画面的观赏性,又蕴涵了求子的深意。

画中女子身穿暗雪青色薄纱外套,领口花纹华丽,颜色是浅青金和浅松霜绿的组合。内衬是深瓦松绿色,枣褐色盘扣,下裙是驼色,有两条飘带,一条是浅石青,一条是浅酱棕。这些清淡的色彩不仅体现了夏季的清凉感,也传递出一种宁静、优雅的氛围。

图片 | 夏文瑾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尹莉莎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文博时空】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