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沃土,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滨海新区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不断探索,通过一系列法治化举措,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今年6月份,在市高院的有力指导下,滨海新区人民法院率先开展了预担保企业保全白名单机制(以下简称“白名单机制”)试点工作,旨在为新区优质企业减负赋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白名单机制正式落地运行至今,共有31件案件依法适用了该项制度,为6家新区企业减少资金占用1.2亿余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全“白名单” 为优质企业减负赋能

“新区法院推出的白名单机制有效解决了我们面临的难题,缓解了资金压力,也保证了项目投标的正常进行,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企业诚信经营、良性发展的资信红利。”被保全企业某建筑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日,滨海新区法院受理的天津市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诉某建筑公司仲裁财产保全一案,申请保全标的1700余万元,申请人向法院提交财产线索并申请对被申请企业名下银行账户采取冻结措施。当时,该建筑公司正处于某大型项目投标的关键期,该保全案件标的额大,一旦对企业银行账户采取保全措施,投标资金将无法按时支付。

“按照保全案件正常流程,法院需依法对被申请人企业名下银行账户采取冻结措施,在本案中因被申请人企业是预担保企业保全白名单入库企业,根据滨海新区法院出台的《预担保企业保全白名单管理办法》,我们只需向相关银行送达法律文书,冻结被申请人向本院提供的预担保保函,并不再对企业的银行账户等其他财产采取保全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财产保全措施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承办法官介绍说。

在该案中,承办法官适用预担保企业保全白名单机制,通过对企业预先提交的预担保保函的冻结代替对账户的冻结,为企业减少了资金占用1700余万元,同时保障了该企业正在实施的某大型项目投标的顺利进行。

创新法治化举措 服务滨城营商环境

作为我市首个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的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创新事项,白名单机制旨在为滨海新区优质企业减负赋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该制度通过银行担保保函前置,以冻结保函代替对企业银行账户等其他资产的冻结,做到了依法平衡各方合法权益,既保障了申请执行人胜诉权益的兑现,又能有效防止恶意保全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既使企业享受了自身良好资信带来的信用红利,也鼓励企业依法诚信规范经营,避免因自身行为触发退出机制。

预担保企业保全白名单机制只是滨海新区法院创新执行举措、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滨海新区法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不断提升司法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出多项创新措施,依法公正高效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全市首创被执行人信用激励惩戒名单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建立“红名单”“白名单”“黑名单”分级管理制度,填补了我市法院系统信用激励与惩戒方面的制度空白。制定《关于在执行工作中对涉企案件实行经济影响评估 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将经济影响评估制度贯穿涉企案件全过程,综合考虑企业经营状况、发展前景、企业信誉度、偿债能力、经营恶化及转移资产风险等因素,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将执行措施对企业生产经营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有力提振企业信心、稳定发展预期。

滨海新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新区法院在深耕执法办案主责主业的同时,不断提升履职能力,紧跟改革步伐,契合群众需求,继续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积极探索多种执行方式,持续推出司法创新产品和举措,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为辖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以实际行动服务辖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滨海发布公众号

微信号 :tjbhwx

滨海网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