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荣耀

谁能想到,战国的幕布拉开后,郑国就被韩国兼并了。

郑国是西周最后一个封国,处在中原腹地,于强国环伺之下,顽强地存活。郑国的第三位国君郑庄公,开启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序幕,是春秋霸业的探索者、先行者。郑庄公去世后,走下坡路的小小郑国,只能唯大国是从。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生存条件下,郑国还能在晋、楚两大霸主国的眼皮子底下吞并许国,甚至曾攻入晋国、楚国本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国是一个更加残酷的时代,可供吞并的小国越来越少,那些夹杂在诸侯国中间的戎狄部落渐渐不见了踪迹。仅存的诸侯国间互相攻伐,谁能早点锁定对手,谁就能占得先机。

早在韩、赵、魏共灭智氏时,韩国已经把郑国视为自己的猎物。韩氏家相段规对韩康子(韩虎)说:“分地一定要拿到成皋(今河南荥阳)。”

韩康子说:“成皋贫瘠,都是石头地,不长庄稼,要它没用。”

段规说:“不然,臣闻一里之地,可以牵动千里之权,是因为占据地形的优势。万人之众,而破三军者,是因为出其不意。若用臣之言,则韩必取郑国矣!”

分地时,韩康子果然要了成皋。韩国灭郑,正是从成皋开始。

公元前423年,韩武子攻入郑国,杀死郑幽公,韩氏正式打响灭郑之战。郑人另立了一位国君郑繻公。

公元前408年,为躲避韩氏的攻击,郑国迁都到京邑(今河南荥阳东南)。郑繻公带领郑人巩固边防,坚持抵抗。郑繻公联合齐国讨伐卫国,占领了卫国的毋丘,反击韩国,占领了韩国的负黍 (今河南登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400年,三晋联合讨伐楚国。郑繻公见韩国国内空虚,派相邦子阳大规模反攻韩国,一直攻到了韩国阳翟(河南禹州),子阳在城下大败韩军,包围了阳翟。

从这个态势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不料,楚国再次攻打郑国。公元前398年,在楚人的逼迫下,郑繻公处死了立有大功的相邦子阳,国内哗然,臣子和百姓都非常寒心。两年后,子阳余党哗变,杀死郑繻公,另立国君郑康公。

公元前375年,韩国彻底吞并了郑国,迁都新郑。

这时的韩国充满了活力,不仅领土大为增加,武器制造业也很发达。棠溪、墨阳、龙泉等名剑都产自韩国,韩国的弓弩也是天下闻名,“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史记·苏秦列传》)。

韩国被称为“劲韩”。

如此“劲韩”,却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被秦国灭掉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吞并了郑国,领土大大扩张,但也继承了郑国容易被围攻的“体 质”。

韩国处在中原腹地,被其他国家围得密不透风。赵国南下,楚国北上,齐国向西扩张,秦国兵出函谷关,都要通过韩国。所以,战国的韩国,同春秋的郑国是一个待遇,都是夹心馅饼。

在韩、赵、魏立国之初,三晋非常团结,韩国的发展环境也较为宽松。三晋初代国君去世后,三家关系逐渐演变为随机模式,可以用变幻莫测来形容。谁同谁联合,谁与谁互殴,全看眼前利益,看谁又有了新的想法,或是谁受了鼓动、裹挟。韩国的政治地理环境日益恶劣。

更糟的是内部条件也不好。

韩国农业基础薄弱,一年收上来的粮食,不够百姓两年用度,没有抗风险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的交通有先天缺陷。韩国境内东西南北的干道大致组成了一个“廾”字形。如果有人扼制住几个关键点,韩国内部的联系就会被切断。

韩国是一个农业薄弱,国防先天不利,又处在兵家必争之地的国家,面临着列国窥测、诸侯攻伐的被动局面。

如果能重新统一晋国,韩国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公元前369年(秦献公十六年),魏武侯去世,他的两个儿子公子罃与公子缓争夺君位,魏国发生内乱。公子缓逃亡赵国,请求赵成侯出兵帮他回国争位。魏国大夫公孙颀游说韩懿侯攻打魏国。

于是,韩、赵结成联盟,一起攻打魏国。三晋在浊泽(今山西运城)大战,韩、赵联军大败魏军,趁势包围了安邑。

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韩、赵开始讨论如何处理魏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成侯说:“杀掉公子罃,立公子缓,让魏国割地,我二国都可以得到利益。”

韩懿侯不以为然,他说:“杀魏君,是暴行;割地而退,是贪婪。不如把魏国一分为二,使魏国弱小,不强于宋国和卫国,韩赵两国也不再有魏国之患。”

韩懿侯和赵成侯发生了分歧,双方固执己见,互不相让。

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韩军在夜色之下撤出了战场。赵军势孤,也撤走了。魏罃的安邑之围,解了。战后,魏罃杀死魏缓,自立为君,史称魏惠王,也称为梁惠王。

一次瓜分魏国,韩、赵再次壮大的机会就这样被错过了。司马迁都不禁感叹:“若从一家之谋,则魏必分矣。”(《史记·魏世家》)

韩国、赵国又观察了一下四周,盯上了周天子的地盘。韩懿侯和赵成侯的气也都消了,又一同去打周王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王室东迁后主要靠晋国和郑国做藩篱。如今晋国分裂,郑国没了,竭力照顾周天子的魏国刚处理完内乱,还在喘息,没时间管周王室。周王室只得求和。

接着周王室又爆发了内乱。韩、赵两国帮助其中一方独立,把原本就弱小的周国,分裂成了西周、东周两个小国,周王室的力量更弱了。韩懿侯和赵成侯分裂周王室的时候没闹意见分歧,可能是吸取了打魏国的教训,常常在深夜后悔:“寡人当时怎么想的呢?”

公元前362年,韩、赵、魏之间爆发大战。魏国大败韩、赵联军于浍水北岸,生擒赵国大将乐祚,攻占了赵国的皮牢。

三晋内战,秦国渔翁得利,秦献公趁机派庶长国进攻魏国的少梁,魏将公孙痤被俘。战后,魏国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到了大梁(今河南开封)。

魏国迁都前后积极在中原开拓土地,还主导了三晋互换土地,尽量让领土相连,以便于管理。魏国在三晋中,依然保持着强势地位。魏国强大是因为率先变法,韩国要想在恶劣的地缘环境下生存,也需要做出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昭侯在一次危机中发现了能主持改革的人,他就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申不害。

申不害,原是郑国京邑人,曾做过郑国小吏。韩灭郑后,申不害就成了韩人,还做了韩国的基层官吏。

一次,魏国讨伐韩国,兵临城下,形势十分危急,韩国君臣却束手无策。关键时刻,申不害站了出来。他建议韩昭侯持圭拜见魏王。“圭”是臣下朝见天子时所执的一种玉器。

申不害说:“我们不是喜欢做卑微的事,而不要国家尊严。如今想解除国家危难,最好的办法就是示弱。您执圭去拜见魏王,魏王一定会心满意足。其他国家会因此对魏国不满,同情韩国。我们处一人之下,却能赢得万人 的支持。”

韩昭侯依言拜见了魏惠王。魏惠王非常满意,果然撤兵离去。这次危机解除后,申不害进入了韩国权力中心。他将带领韩国变法图强,也将为韩国衰落埋下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申不害改革

公元前354年,赵人正在经历立国以来最冷的冬天。魏国大军包围了邯郸,赵国派使者向楚国、齐国求援。楚国、齐国都决定“围魏救赵”。

赵国处在危急之中,他昔日的兄弟,他的近邻韩国,也在做着抉择:是救援赵国,得一份厚礼;还是帮魏国,分一杯羹汤?

韩昭侯把问题抛给了申不害。

这是一次关键的测试,申不害能否得到国君的重用,就在此一答。他要确保万无一失。

申不害说:“此安危之要,国家之大事也。臣请深惟而苦思之。”(《战国策·韩策一》)

申不害修刑名之术,擅长窥视人心,谋定而动。他找了两个平时爱提意见、爱说话的大臣,对他们说:“二位都是国之辩士。为人臣者,说的话不一定被采用,只是尽忠心罢了。”

两位“国之辩士”深受鼓舞,同韩昭侯说了很多想法,提了很多意见。申不害在一旁观察韩昭侯的神色变化。在之后的应答中,申不害只拣韩昭侯赞同的意见去说,韩昭侯非常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围魏救赵”故事结尾,韩军在襄陵击退了齐、宋、卫联军,魏国也扭转了战局。

这是韩国难得的高光时刻。灭郑之后,韩国大部分时间无所作为。

从外部来看,三晋联盟破裂后,韩、赵、魏自谋生路,韩国打不过走下坡路的魏国,也打不过走上坡路的秦国,只能趁大国都忙的空当,去打劫小小的东周,占点地盘。

从内部来看,韩国的情况也很糟糕。

一是法令混乱。据《韩非子》记载,彼时韩国“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 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

二是内部斗争非常激烈,甚至发生了韩相被刺杀,连带着国君也意外被刺死的极端事件。斗争中,国君想重用的臣子被迫出走,只能依靠刺客报仇,却没有寻求国君的庇护。因为,国君也无法为他做主。

韩国必须要改变。

公元前351年,韩昭侯力排众议,任命申不害为相,开始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申不害是法家三大代表人物之一,同商鞅、吴起齐名。商鞅变法让秦国崛起,吴起变法后楚国短暂强盛。

韩国会因申不害的改革而强大吗?

申不害重视农业,发展经济。选贤任能,整肃吏治,限制贵族特权,实行赏功任能的官僚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史记》评价申不害改革:“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这是韩国的黄金时代。

但,这个黄金时代并不美丽。

申不害改革提倡“术”治。

“术”治就是用人掌控人的方法管理国家。所以,申不害改革有法治,但重点没放在树立法的权威上。他主张通过操控人心,树立君主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韩昭侯全面接受了申不害的思想。他是“术”治的优秀实践者,是一个操控人心的高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昭侯的一个使者在汇报工作时,谈起自己在国都的南门外,看到了黄牛犊在吃禾苗。韩昭侯叮嘱使者,此事绝对不要向外说。

随后,韩昭侯颁布了一条法令:“正值禾苗生长的季节,禁止牛马进入田地。发现牲畜在田里吃禾苗,要及时上报。报的不符合实际情况,要重罚。”大臣们陆续上报了一些事件,但没有国都南门外牛犊吃禾苗的事。

韩昭侯批示:“不全面,继续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