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报道,近日,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31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两国外交、国防、移民等部门代表参加。会议在积极、友好、坦诚的气氛中举行。

据观察者网报道,前段时间,外交部边界和海洋事务司司长洪亮同印度外交部东亚司联秘戴国澜在新德里共同主持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30次会议,两国外交、国防、移民等部门代表参加。路透社8月1日评论称,中印两国关系曾“一度恶化”,但近期在双方会晤商谈后,又“回到了正轨”。对此,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民旺对观察者网表示,两国外长7月短时间内两次会晤,以及苏杰生在东京的表态,能看出印度方面的立场是在调整立场和政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中印两国的代表,在北京举行了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的第31次会议。会议结束后,中印双方都进行了比较积极的评价和总结。中方强调,这场会议是在积极、友好和坦诚的气氛中进行的,双方针对边境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并缩小了此前的种种分歧。双方代表一致同意,根据两国外长近期达成的共识,相互照顾合理关切,争取早日提出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处理方案,一同维护边境局势的和平与稳定。印度外交部还特别强调,之后,中印两国会积极加强,在军事和外交领域的接触与交流。

对于中印两国在边境谈判中取得的这些共识,各方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莫迪政府的口风逐渐“软化”后,边境问题也有了继续谈下去的可能。只可惜好景不长,印外长苏杰生刚表态希望改善对华关系,印度就在中印边境附近地区举行了一场大型军演。据印度国防部消息,印方正在中印实控线附近的“拉达克地区”东部举行大型军演,演习目的是在军中贯彻落实,用最新式武器在高山地形作战的新概念。

莫迪政府一方面要兑现竞选承诺,另一方面又要平衡与中美俄三国的关系,这可真是左右为难。但是莫迪心里清楚邻居才是最重要的,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中国这个"搬不走的邻居",才是印度最需要搞好关系的对象。两国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对欢喜冤家,既有合作的需要,又有竞争的现实,如何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寻找平衡点,考验着两国领导人的智慧。于是莫迪派出了这支"秘密特使"来到北京谈判,双方都希望能够"早日实现边境局势翻篇",这个说法在会议中被反复提及

中印边境问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至今未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1950年代的边界争端,至今仍然是两国关系的“阴霾”。

近年来,随着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和平的期待也愈加迫切,根据201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5%的受访者希望中印双方能够通过对话解决争端。

回顾过去两年印度制造业曾雄心勃勃地想要"取代中国",然而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离开中国后印度制造业寸步难行,犹如失去罗盘的航船在经济海洋中漂泊不定。这一经历无疑给印度敲响了警钟让他们意识到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印度的这一挫折也为其他试图"去中国化"的国家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教训,在全球化的今天试图孤立一个经济大国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与此同时国际舞台上风云变幹,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访华为中美关系注入了一丝暖意。

中国和美国之间已经建立了战略沟通机制。这证明中国和美国已经在安全战略层面上达成了一些共识。这个时候如果印度继续利用中印边境问题搞事情,那么未来印度不光会遭到来自中国的严厉制裁,也不会得到来自美国的支持。所以现在莫迪政府才会急急忙忙地派遣代表团来中国,与我方就中印边境问题进行谈判。但两国之间的边境谈判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事情。在中印两国本轮磋商活动结束之后,《环球时报》等媒体也发文对未来中印边境问题的磋商工作表达了进一步的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为什么一直以来敌视中国投资的印度,近来释放出了“友好”信号呢?可能还是因为外资企业在印度面临的营商环境改善缓慢,已对印度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印度方面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21年的7年时间里,有近2800家外企撤离了印度市场。此外,还有印度官员表示,“富士康和苹果等全球制造商,希望印度能成为中国之外的另一个可靠生产基地,并实现与现有中国基地的无缝对接。因此,印度政府放松对中国投资的限制,成为满足这些企业需求、吸引更多外资的必然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经历了多次博弈的失利之后,莫迪政府也慢慢头脑冷静了下来,明白继续挑衅只会得不偿失,当务之急就是通过谈判对话的方式缓和两国紧张关系,毕竟印度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的支持和帮助,没有中国提供的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支持,印度国内那些工厂很难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更重要的是,莫迪政府不清楚美国对于印度的支持到底有多大,万一边境地区出现突发情况,美国选择置身事外的话,那么印度就真的只能独吞苦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