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横山村,一场盛大的民俗活动——“七月三十装路香”如约而至。傍晚时分,横山村形成了一条蜿蜒曲折、香气扑鼻的“香路”。随着一阵激昂的鼓点响起,“火龙”开始在街道上翻腾跳跃,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而下,宛如一条“火龙”在夜空中翱翔。

据了解,“七月三十路香”习俗300多年前传入珠海斗门。2012年,“七月三十装路香”被正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场跨越三百年的文化盛宴,承载着当地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老起源与沙田风情

古代的斗门一片汪洋,生活着浮家泛宅的古老疍民群体。明清以来海面沙田浮露,疍民和各地移民参与围垦,在沙田上新建镇村。300多年来,疍民借鉴西江上游民间在农历七月三十佛教尊神地藏王成道日“装路香”习俗,在各村“装路香”,使疍民和移民凝聚起来,七月三十装路香成为独具沙田特色的民俗活动。

斗门七月三十装路香活动并无浓厚的宗教意识,而民间愉悦性和庆祝感特强。白天,民众沿本村的道路舞龙巡游;晚上,各户从家门口出发,沿着当年开发的道路、农田、鱼塘、基围装摆点燃的香枝,舞火龙,故名“装路香”。300多年来,随着各村沙田开发范围不断扩展,路香也跟进延布,反映沙田围垦开发序列。

这项民间传统习俗定于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日(如遇小月,则为七月廿九日)举行。傍晚7时30分,村民每户都在自家的房屋四周及门前小路两旁按1尺左右的间隔安放自制的香墩,并在每个香墩上插上3支点着的香枝;同时,在通往禾塘的小路两旁和禾塘四周以及村社等地,也装上点燃的香枝,寓意一路兴旺、人寿年丰。

拜祭时,敬备祭品一般为香火、红烛、金箔元宝、鞭炮等,再加上苹果、龙眼、火龙果、鲜花及一壶清水、三个杯子。祈求地藏王保佑太平盛世、国泰民安,家人身体健康,丁财两旺、五谷丰登、事事顺心。因家家户户都在同一时间装香拜祭,村内香火成行成列,烟雾缭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舞动的是火龙,据说因火寓意兴旺、寓意火红;之所以在村道前行直至禾塘、村社,则是寓意一路火红,一路旺旺相相,直至达成愿望。为祈求地藏王多恩赐鸿运福气,家家户户都制作龙身架参与舞火龙,有的家庭甚至制作好几个,很多外出工作的人也都专程赶回村参与此项活动。

七月三十装路香广泛流传于斗门全区各镇村,其中莲洲镇横山村是主要传承点之一。据莲洲镇横山村民郭幸福回忆,其祖父曾经说过,斗门地区这一习俗起码历经几百年。郭氏家族自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十八世祖至今,除动乱之年中断之外,装路香舞火龙的习俗至少已传承了260年。另据斗门镇众多古村落的村民称,此一习俗是祖祖辈辈沿袭下来,同样也有数百年的历史,而且自1751年起还盛行装路香之前的几天,择日专程前往重建的龙归寺祭祀地藏王的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生态民俗震撼再现

七月三十装路香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每一项都充满了浓厚的民俗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活动前夕,村民们会忙碌起来,自制香墩和香枝。香墩的制作材料多样,有黏土捏成的鹅蛋形平底泥团,有蕉叶梗切成的平底块状,还有番薯、芋仔、南瓜等蔬果切成的小块。这些香墩不仅实用,还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香枝则是由干竹枝经过裁截、破削、蘸染、搓粘、晾晒等多道工序制成,每一根都蕴含着村民们的匠心与虔诚。

今年农历七月三十的傍晚时分,随着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横山村的村民们就开始在自家房屋四周及门前小路上安放香墩,并插上点燃的香枝,笔者留意到,今年的香墩是由冬瓜块制成,十分特别。整个村庄被袅袅升起的烟雾所笼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上7时许,在莲洲镇横山村老年人活动中心,“七月三十装路香”当代传承人郑卫娟主持了一场盛大的祈福仪式。在数十村民组成的火龙队依次装香拜祭后,“礼毕,鸣炮!”火龙腾空而起,穿过烟雾鱼贯而入,重头戏——舞动火龙开始了,龙首居中,长长的龙身盘成一圈,场面壮观。

与往年一样,今年的七月三十装路香准备了4条龙,包括两条大龙和两条小龙。待“盘龙”表演展示后,伴随着声声鼓乐,火龙开始“出洞”巡游,在初秋的夜色中,穿梭于村庄大街小巷,浩浩荡荡。盘龙阵,翻龙身,神龙摆尾……在绣球的逗引下,火龙绕场舞动,时而狂野刚劲,时而灵动飘逸,龙在火中飞、人在火中舞。

行至横山旧街,烟火绽放,响彻天际。刹那间,火光飞腾,穿透夜空,又恰似繁星点点,银河倾泻,场景震撼。沿途一路,每家每户在家门口摆置插满香枝的香墩,燃放鞭炮烟花,迎接火龙的到来,以祈求四季安康,五谷丰登,事业兴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星星点点的香火,照亮了这乡村的夜,也燃起了喜庆的气氛。火龙穿街过巷大概走了三公里,每到一处较大的空地都会进行舞动展示。火龙所到之处皆人山人海,除了当地的村民外,大批市民游客也慕名前来“追龙”,男女老少欢呼雀跃一路相随,场面壮观。

守正创新焕发新活力

“火龙都是我们自己手工制作而成,每一处都尽显村民们的心意。”据郑卫娟介绍,传统的火龙由铁线扎成龙头和龙尾,装上塑料球作为龙眼,以榕树须作为龙须,再用金黄色的南瓜装饰作为龙珠。龙身则由若干条长1.5米左右的蕉梗组成,每条蕉梗里插上6支香枝,再用竹枝固定成手持柄。

村民以10人为一组,每人手持两条蕉梗相连成一条火龙。随着锣鼓声的响起,舞龙队伍在村道上巡游舞动。火龙在夜色中闪烁着光芒,仿佛一条真正的火龙在腾飞。村民们还自编了很多顺口的民谣,和着节奏舞动,场面热闹非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村民们的‘手工龙’始终做不到那种专业的活灵活现的样子。”郑卫娟说,今年,当地政府和文化馆帮助火龙队聘请了专业的公司来制作道具,于是火龙和演员们的形象全面焕新,尤其龙身鳞片层层叠叠,采用手工制作,生动逼真。演员们的服装同样吸睛,上衣遍布火焰印花,腰封做龙鳞效果设计,热烈欢腾的气息扑面而来。演员的妆容还作了特别设计,腾飞的火龙图腾,再以闪亮的金片点缀,与火龙相互呼应,让人眼前一亮。

斗门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鲁洁岚透露:“龙身上面的鳞片栩栩如生,这是我们手工一片一片缝制上去的。为了更好传承非遗,融合现代美学,今年还对火龙和演员们的妆容服装进行了创新和改良,龙的全身还安装了电子灯,更具观赏性、艺术性。”

郑卫娟说:“传统的舞火龙,火龙身上会插入真香,但出于安全的考虑,曾经有几年全部更换成红色的LED灯,但从呈现效果来看,今年还是决定加入真香,让传统民俗原汁原味上演。”鲁洁岚表示,出于安全考虑,火龙大部分的原材料都使用了防火布,同时也为演员们准备了防火头巾。

据悉,活动当天,斗门区文化馆还特别为活动制作了原创歌曲配合舞火龙表演。在行进过程中,孩子们还和唱着自编的民谣:“细佬仔,小儿童,七月三十舞火龙,希望神灵多保佑,太平盛世乐无穷。”

此外,当晚的活动现场,还设有火龙和斗门非遗项目文创产品的特色小摊,惟妙惟肖的纸制火龙,富含火龙元素的冰箱贴、钥匙扣、明信片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现场还为参与活动的孩子们赠送小旗、夜光手环、纸制火龙,让非遗更深入人心。

传承中活化弘扬传统

七月三十装路香不仅仅是一场祭祀仪式,更是斗门区民众民俗与生活的交融体现。这一习俗承载着当地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通过这一活动,村民们能够增强社区凝聚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郑卫娟表示,七月三十装路香不仅反映了水乡居民朴实的生活传统,同时还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盼。对于她个人而言,七月三十装路香还促进了邻里关系的和谐发展。在活动中,村民们相互帮助、共同协作,共同完成了香墩制作、香枝准备、焚香祭拜和舞动火龙等各个环节。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不仅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友谊和信任,还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当地政府不断加大对该项非遗项目的扶持力度。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组织培训活动、举办原生态民俗活动等方式,为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鼓励青少年参与火龙队伍为非遗项目注入年轻力量这项举措值得关注。今年负责小龙龙头的梁嘉晋就是其中之一。别看他目前只是就读初二,但他从小学三年级便加入舞龙队伍,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队员。他表示,虽然训练辛苦,但每次表演都能展示莲洲传统文化,非常有意义。

作为传承人的郑卫娟承担着传承和保护的重任,为了实现传承人梯队年轻化,她参与非遗进校园培训工作,七年时间培养了近500名舞火龙的小能手,其中有30多名学生已成为了她的“接班人”。郑卫娟说:“目前我们的火龙队,最大年纪有60岁的老太太,最小年纪是正读一年级的7岁小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郑卫娟还深入到各个景区传承文化相关活动,向全区各地传授装路香、舞火龙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指导创作讴歌幸福生活、憧憬美好未来的咸水歌,与时俱进拓展七月三十装路香舞火龙项目的文化内涵。

“今年我们对服装、道具、动作等进行了全新打造,将习俗更原生态呈现,这也更便于传承。”郑卫娟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入挖掘七月三十装路香舞火龙民俗的文化内涵,大力推动这项非遗项目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使这项非遗民俗焕发新活力。

文 | 杨雪薇

图 | 李旭(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