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春节期间,粟裕、廖汉生和宋时轮来到叶剑英的家中,给他拜年。在聊天期间,叶剑英看了一眼廖汉生,然后意味深长地说:“汉生啊,你恐怕要动一动了。”

廖汉生没想到叶剑英会说这句话,他愣了一下说:“叶帅……”叶剑英做出“停止”的手势,示意不可多说。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事情最后又是怎样的结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廖汉生

满门忠烈:廖汉生父子都参加了贺龙的队伍

廖汉生是湖南桑植人,其父廖兰湘是一位进步人士,和林伯渠、贺龙等人是好友。1916年,贺龙在湘西拉起“讨袁护国”的旗帜,并拉起一支民军,投身到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中,成为湘西十分出名的“火龙”。廖兰湘断定贺龙所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便决定投笔从戎,来到贺龙的部队工作,被当地百姓称为“廖师爷”。

有一次,贺龙带着队伍从廖汉生家附近经过,廖汉生和附近的小伙伴十分好奇,便跑到路边的田埂上看。当他们看见一支队伍从远方走过来,队伍中一个士兵身后背着几只像唱戏里的令牌似的牌子引起了小伙伴们的好奇,大家议论纷纷:

“这是什么啊?怎么像唱戏里的大旗?”
“对啊对啊,怎么他们也背大旗啊?他们也要去唱戏吗?”

廖汉生大声说:“才不是呢!这个牌子叫‘大令’,它到了哪里就代表长官到了哪里,下级见了这个旗都要敬礼呢!”小伙伴们一脸崇拜的看向廖汉生,说:“汉生你好厉害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龙

正当廖汉生沉浸在大家的崇拜之中时,一个留着一字胡的军官来到他的面前,笑眯眯地说:“你是谁家的小孩啊?怎么知道这么多?”廖汉生也不怕生,直接说:“我是廖家的,我爸爸叫廖兰湘!”

这个留着一字胡的军官正是贺龙,一听对方是老友的孩子,笑着说:“真是虎父无犬子啊!你爸爸帮助我很多,没想到你也这么厉害。”也正是如此,这个敢看“过兵”的男孩给贺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7年,贺龙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不久后奉党中央的命令来到向西开展土地革命。1928年冬,党中央给贺龙发来信件,在信中介绍了朱德、毛主席率领红军建军的经验以及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经验,并指示工农革命军改为中国工农红军,开始创建湘鄂边工农武装割据根据地……

1929年,贺龙率部建立了以桑鹤为中心的湘鄂边苏区,廖汉生因才华出众、果断勇敢被派去桑鹤工作,开展土地革命。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廖汉生正式走上革命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廖汉生虽然还不是公差那党员,但他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得异常英勇。在“白色恐怖”中,他的脑海中从未产生过放弃革命的想法,相反,每当遇到危机的时候,他总是走在最前面;当山上没有食物,大家饥肠辘辘的时候,贺民英(贺龙的大姐)提出下山寻找吃的东西,廖汉生就主动要求跟着她下山,为战士们寻找吃食……

不久后,廖汉生回到之前游击队活动的地区,开始招人,搞枪,扩充兵力。经过一番努力,他就重新搞起了比之前人数还要多的游击队,廖汉生担任游击队的副大队长。他和大队长不仅率领这支游击队和当地的土豪劣绅进行殊死斗争,还歼灭了附近不少的反动武装,扩大了游击队活动的地区,大力支持贺龙所领导的正规红军的作战。

为了扩大红军的力量,贺龙决定将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有成熟作战经验的游击队编入红军,廖汉生所在的游击队也在编入红军之列。当廖汉生知道自己能够成为红军的消息后,他兴奋得整晚都睡不着觉,因为成为一名正式红军,一直都是他的梦想。

1933年,廖汉生被调入红3军军部当一名文书。同年,他在关向应的介绍下加入共产党。1934年7月,廖汉生被调到红3军第7师当党务委员会书记,也就是之后的政委。同年9月,他被调去红3军第9师当政委。

不久后,红3军和红六军团会师后,恢复了红二军团的番号。会师后,红二军团急需干部,因此不少红六军团的干部都被调去红二军团工作,干部也做了新的调整,廖汉生则被改为红二军团6师副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11月19日,红二和红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此时,廖汉生担任红二军团第6军的政委。

值得一提的是,在廖汉生随部出发前5天,刚好是他24岁的生日。第6军的驻地离廖汉生家不是很远,他很想回家看一看妻儿,但他身为一师政委,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全军上下的情绪,他不能如此自私。

就在廖汉生给部队进行思想动员之际,收到消息的廖母和妻子肖艮艮徒步大半天赶到部队为他送行。见到风尘仆仆的母亲和妻子,坚强的廖汉生再也忍不住流下眼泪,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在告别了家人后,廖汉生将眼泪一抹,带着战士们出发了……

廖汉生当师政委的这三年,是红二军团最艰苦的三年,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战胜了重重困难,并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回首这段艰辛的经历,廖汉生总结了三条经验:

第一、打仗不怕死,即做英勇战斗的模范;
第二、多扩大兵力,少减员一些人,也就是扩大和巩固部队的模范;
第三、按照组织制定的政策办事,不搞一丁点的特殊,也就是做联系群众的模范。

奇袭雁门关,冀中三战三捷

1937年9月,随着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廖汉生也成为八路军120师第716团的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初,120师东渡黄河后,收复被日军占领的山西宁武县城。当廖汉生带领战士们进入宁武县城后,面前的一切令他们不禁愣在原地:只见大街上、院子里、菜窖下,到处都是被日军残忍杀害的百姓的尸体。

廖汉生连忙和战士们为这些遇难的百姓进行掩埋,同时他也用这血淋淋的事实告诉大家:“我们只有将侵略者赶出去,我们中国的百姓才不能再遭遇这种困难,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要为死去的同胞和战友们报仇!”

廖汉生话音刚落,战士们纷纷高喊:“为百姓们报仇!为牺牲的战友们报仇!”

不久后,在雁门关伏击战中,716团的战士们用实际行动替死去的百姓和战友们报仇雪恨。

10月18日,在团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的带领下,716团的战士们冒着日军的轰炸和炮火勇往直前,一边喊着“为宁武百姓报仇”的口号,一边向兵力武器都在我军之上的日军冲去。

两天后,716团再次伏击了日军车队,不仅击毙200多名日军,还击毁了日军10辆军车,成功切断日军交通运输线。而716团的巨额东也给在忻口作战的国民党友军强有力的支援,受到了八路军总部和国民党政府的高度赞扬。

雁门关伏击战,作为抗日战争初期120师十分有代表性的一场战斗,也被载入我军史册。雁门关伏击战初战告捷,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令其不敢再小看中国军队。除此之外,海内外报纸还大力宣传雁门关伏击战的战果,说这场战役是“雁门关大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日军的后续部队还曾在雁门关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此处殉国67人,过往车辆千万小心”!

1938年11月,黄新延接替贺炳炎的职务,和廖汉生率领716团前往晋察冀根据地。在滑石片战斗中,716团的战士们以一团之力歼灭日军一个大队,更是创下当时歼灭日军的最好成绩。

1939年初,黄新延和廖汉生率领716团前往冀中,为了隐蔽部队的动向,第716团对外使用的是“亚洲部第六团”的代号,简称“亚六团”。

716团刚到冀中的时候,冀中的老百姓曾怀疑过他们:“这些八路军装备看起来不怎么样,能打得过日本人吗?”很快,廖汉生、黄新延所指挥的一场战役,就让冀中人民对八路军刮目相看。

曹家庄位于河间城西约10公里的地方,为了等待打击河间附近的日军,716团连忙进入曹家庄。2月2日,河间城的日军宫崎联队200多人再次出来袭扰村民。

上午9点,日军大摇大摆地来到曹家庄,随即像往常那样架起山炮进行轰炸,随后拿起步枪发起进攻。第716团先派出1连进行抗击,然后用两个营的兵力向敌军的阵地反复冲击,没用多长时间就夺下敌人的阵地,缴获了2挺轻机枪、21支步枪,打得日军落荒而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午,驻扎在任丘、河间的400多名日军兵分三路前来增援。当四路敌人会合后,再次向第716团发起猛烈的进攻。廖汉生和黄新延指挥战士们不要慌张,稳扎稳打,拖到天黑再实行方针。

天刚刚黑下去,廖汉生和黄新延就抓住这一时机,发挥八路军擅长夜战、近战的优势,派一个营的兵力摸进日军占领的村子,对其一番猛打。日军没想到我军会突然袭击,随即弃城而逃,拉着30多辆大车的死伤人员跑回河间城。

曹家庄一仗的胜利,716团的战士们成功击毙140多名日军,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令当地的百姓震惊八路军的能力,鼓舞了士气和百姓的情绪。

当时还有一个情况令廖汉生终生难忘:

当敌人向曹家庄逼近的时候,716团的战士就往前开,老百姓则纷纷往后跑。有一户人家正在办喜事,当他们听到枪声后,婚也来不及结了,新郎连忙拉着新娘的手拔腿就跑。不过等716团和日军打了一会儿,情况就不一样了,那么逃走的老百姓又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地老百姓的热情也令廖汉生刻骨铭心:

“那天我们716团从上午9点一直打到凌晨4点,整整19个小时。在此期间,我们根本不用操心如何吃饭,如何喝水,因为当地的老百姓全给我们包下来了!战区各村的老百姓们纷纷送来自己家蒸的馍馍、大饼、点心和开水,就连日军身后的群众也冒着枪林弹雨的危险给我们送吃的。那些从前线下来的伤员也不用我们操心,因为刚下来一个伤员,老百姓就会用担架抬他们下去,然后用牛车运送……”

打完第一仗,老百姓对716团的态度更好了,也更加热情了。以后凡是716团和日军作战,百姓们不仅不跑,一些胆子大的还会趴在房子上观战,想要看看八路军战士是怎么打日军的。

4月,廖汉生担任120师独立第2旅的副政委,率部参加齐会歼灭战,还担任代理旅长,率领战士们参加了著名的陈庄歼灭战。1940年,廖汉生重新担任716团的政委,参加了晋西北夏季反“扫荡”战役和百团大战。

1941年年初,廖汉生奉命到延安学习,先是在八路军军政学院学习,然后来到政治学院学习。一年后,廖汉生因成绩突出、表现出色而作为党的七大代表来到中央高级党校学习,在这里度过三年的时间。

1944年秋,贺炳炎和廖汉生再次迎来合作,一个是第五大队的队长,一个是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炳炎(左)

11月9日,廖汉生和贺炳炎率领第五大队的战士们从延安出发,12月月底来到鲁山境内。就在这个时候,日军发现南下第一支队的行动意图,随即在公路设下障碍,阻止他们前进。

走在最后的第五支队刚好和日军相遇,贺炳炎、廖汉生一边走一边打,连夜渡过沙河,直到天亮才赶上大部队。

1945年3月,第五大队来到襄南地区,贺炳炎担任第三军分区的司令员,廖汉生则担任中共襄南地委书记和政委。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廖汉生正式加入到新四军的队伍中。1946年4月,廖汉生被调去北平军调处执行部工作,后来在叶剑英的命令下返回延安投身到西北解放战场中……

廖汉生给叶剑英拜年,叶帅:汉生啊,你恐怕要动一动了

在西北解放战场上,廖汉生长期担任第一纵队的政委,一直在彭德怀的领导下工作。廖汉生很早就听说彭德怀严厉且脾气不好,因此当他来到西北后,早就做好了被彭德怀骂的准备,他说:

“记得10年前我第一次接触到彭总的时候就知道他很厉害,有时候还会发火骂人。从1947年3月开始,我在彭总的手下工作,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对他的指挥作战能力是格外的佩服,但对他的威严还是有些受不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

1948年5月下旬,西北野战军前委在驻地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次会议连续开了8天,气氛格外严肃,主会人彭德怀也是一脸的严肃,召开此次会议主要是为了总结前段时间作战的得失。

在讲话中,彭德怀先是肯定了第一纵队的“坚决勇敢迅速”,随后又指出他们的不足。当时廖汉生年纪尚轻,他认为第一纵队已经很好了,便站起来和彭德怀争执起来。

散会结束后,彭德怀将第一纵队的领导人员留下,然后向他们询问具体情况,林伯渠、贺龙等人都参加了。当时廖汉生直言不讳:“我对彭总批评人过于严厉有看法,有意见!”

廖汉生话音刚落,林伯渠就开口说话:

“你们不能只看到彭总的严厉,也要看到他的其他方面。他是很严厉没有错,但这种严厉不仅仅是针对你们,更是针对所有人,他这样只是为了让战士们更加努力,争取早日解放。你们越是了解彭总,越是受到他严厉的批评,就越能感受到他的‘威’和‘德’。”

廖汉生毕竟是贺龙好友的儿子,于是他也开口斥责对方:“你怎么能在会上顶撞彭总呢?先不说他是你的上级,就拿你们两个的年纪来说,你也不能顶撞一位比你年长的前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廖汉生受到林伯渠和贺龙等人的批评后,羞愧地低下了头,他说:“我不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顶撞彭总,是我错了。”而林伯渠和贺龙的这一番批评,也令廖汉生等人的头脑瞬间清醒,对彭德怀的认识更加准备、全面和深刻。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廖汉生的身上再也没有发生过这种遇到批评就冷静不下来的事情了。

在后来的一次会议上,彭德怀为自己经常发脾气的事情征求大家的意见,廖汉生率先发言,他说:“别人做错了事情,你批评是没有问题的,但你在批评的时候骂人,这样就不对了,只会让别人对你敬而远之。”

彭德怀听后点点头,虚心的接受了这个意见。事后,彭德怀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廖汉生既是我的好同志,也是我的好诤友!”

1949年8月26日,贺炳炎和廖汉生率领第一军解放兰州,随即占领西宁,青海全省得到解放;1952年,廖汉生担任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1954年,43岁的廖汉生担任国防部副部长,也是当时最年轻的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廖汉生被授予中将军衔,他也是国防部副部长中唯一一位中将。

1957年7月底,军委任命刘伯承为高等军事学院院长,但由于刘伯承身体不是太好,没能上任。此时正值战役系学员毕业分配工作,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来到军事学院,征求学生们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萧华和廖汉生谈话的时候,廖汉生主动说:“萧主任,我想去新疆工作。”要知道当时新疆还是很困难的,廖汉生能主动放弃大好前途去新疆,也是非常难得的。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萧华并没有同意廖汉生的意见,他说:“廖汉生同志,请恕我不能答应你的请求。”廖汉生十分疑惑地问:“为什么啊?”萧华先是看了廖汉生一眼,然后说:“廖汉生同志,组织决定让你留下来当军事学院的院长。”

廖汉生一时没反应过来,当即愣在原地,直到许久后才说:“您说什么,让我当军事学院的院长?这怎么能行啊?我才刚刚毕业,哪里能当校长?更何况哪有一个中将去接元帅的职务?”

萧华说:“这是中央讨论后作出的决定,你不要有太多顾虑,好了就这么定了。”就这样,廖汉生毕业后没有去新疆工作,而是直接留校当院长,当时他只有46岁。

1973年8月23日,时任军事科学院院长的宋时轮找到叶剑英,说:“叶帅,我想让廖汉生到我们军事科学院工作。”叶剑英听后十分高兴地说:“这是好事啊,我双手赞成!”在叶剑英的努力,毛主席的批示下,廖汉生于1973年12月20日被任命为军事科学院常委。

1975年春节之际,廖汉生和粟裕等人来到叶剑英家中,向他拜年。几人坐下闲聊一番后,叶剑英意味深长地对廖汉生说:“汉生啊,你恐怕要动一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剑英

廖汉生十分震惊,连忙说:“叶帅……”还没等廖汉生将下面的话说出来,叶剑英就做了一个“停止”的手势,示意他不要再说了。紧接着叶剑英说:“你很有可能会被调去南京军区。”

廖汉生有些激动,他连忙站起来说:“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不久后,廖汉生被调去南京军区当政委。

这年军委扩大会议期间,叶剑英还特意将廖汉生叫来,嘱咐道:“不要和上海的一些人走得太近,更不要参与到他们的活动里去。”廖汉生点点头,说:“叶帅您放心吧,我都知道的。”

1983年,廖汉生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任期间,他每年都要用一半的时间去基层考察,听听群众的呼声。廖汉生最常去的便是老、少、山、边、穷地区,因为他是从这样的地区走出来的,我国的革命也是从这样的地区走向胜利的。

1995年,廖汉生再次回到曾经战斗过的洪湖地区,当他看到百姓们住进了宽敞的小楼房,不禁感慨道:“农民过上了好日子,我们的血总算没有白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6年10月5日,廖汉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