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的那个夏天,将近九万勇猛的红军战士来到大渡河边的泸定桥。这座由康熙御笔所题写名字的古桥,见证了几百年的兴衰更迭。如果当年国军炸毁了它,红军就无法顺利渡过大渡河,中国革命的历程将会走向何方?这场关乎国运的决战,最终以怎样的结果收场?

桥在泸定,名为泸定桥。这座桥乃康熙四十四年,四川巡抚岳升龙上奏朝廷兴建。当时的朝廷拨付四万两白银,征集数百名巧匠,加上当地几千名壮劳力,历时七个月始建成。桥身由花岗岩石砌就,两侧有石栏杆护拦,桥面铺设木板。桥前石碑巍然矗立,上书"泸定桥"三个大字,乃康熙帝御笔亲书。这座桥作为川陕要冲的重要交通枢纽,极大方便了两岸人民的往来和商贸活动,成为当地百姓谋生的命脉。

时光飞逝,朝代更迭,泸定桥如故伫立大渡河之上。康熙年间,它载着巡抚、达官贵人的马车驰骋而过;民国年间,它见证了战火纷飞、流离失所的惨景。民国二十二年秋,被蒋介石视为"生死攻坚战"的第五次反进入关键阶段。九万勇猛的红军战士在敌军包围下,奋勇杀出重围,来到大渡河边。

再过不久,双方就将在泸定桥之畔决一死战。红军若无法渡河,英勇的长征恐怕就会在这里画上句号。然而,泸定桥对于当地百姓来说,却是生命之所系。炸毁它,不啻是要被骂八代祖宗的缺德之事。因此,当蒋介石下令严防死守,伺机炸桥时,驻守泸定桥的国军战士们犯了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炽热的八月,大渡河沿岸一片火爆景象。曾几何时,这里只是一派祥和安宁,村民们不紧不慢地在田间地头劳作,河面上偶有小舟穿梭。而今,河岸边布满了皱纹参天的大炮,机枪阵地遍布林木,刺耳的枪炮声不绝于耳。

守桥官兵来自四川军阀刘文辉麾下,与红军素无交手。这支地方纨绔军队平素游手好闲,对红军的勇猛向往是全然陌生的。起初得知红军正向泸定桥逼近,虽略感诧异,但无甚忧虑。毕竟眼前有大渡河的天然屏障,泸定桥更是重兵把守,加之只凭双脚,红军如何能这么快趟过240里绝路?他们想当然地认为,红军恐怕还需数日方能抵达。

然而,尘埃未落,红军先锋部队已于24小时内抵达泸定桥! 这无疑是一记狠狠的当头棒喝。骁勇善战的红军战士以惊人的毅力和英勇完成了人类难以企及的艰巨行军,守军措手不及,慌乱之中仓促布防。

更令守军震惊的是,就在同一时间,红军主力也相继赶到。九万红军身经百战,杀气腾腾,令守军心生胆怯。他们自知阵脚单薄,远非红军对手,于是暂时拆去桥面木板,仅伫立数根铁索链,沉重的机枪却将桥口牢牢封锁。他们盲目自信,认为即便只留一条狭缝,红军这等"飞夺泸定桥"更是无稽之谈,难如登天!

就在泸定桥两岸剑拔弩张之时,一支国军增援部队也赶来了。他们来自外省,与守桥官兵并非出自同一上级军阀门阀。此番被派来,显然是受命协防桥头,严防红军渡河。

虽同属国军,但这支增援部队则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作战经验远非守桥官兵可比。他们沉着冷静地评估了局势,随即决定在桥头阵地周围加设工事,大幅加强防守力量。由于时间紧迫,他们用砍伐林木和乡民房舍的方式,在河边树丛掩映处筑起一道道沟壕,用以掩蔽重机枪手;在林木环绕的高地上,则布置轻重机枪阵地,形成稳固的火力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工事加固的同时,他们也密切注视着河对岸红军的一举一动。虽然军火储备紧缺,但他们仍组织起大规模的夜间扫荡,试图从周边村落掳掠一些粮草弹药。多亏此举及时补给,使得河边阵地立即形成了坚固的火力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