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讲王阳明心学《传习录》,继续讲王阳明和顾东桥的来往书信,王阳明说:你的来信里写到:

“先生注释的《大学》旧本提到致知,就是致心之本体的良知,这就是孟子‘尽心’的宗旨。而朱熹先生也用虚灵知觉当作是心的本体。然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

以上是顾东桥对王阳明说的,主要是针对孟子所说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者,养其性也,所以事天也。 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这里有三种人,首先是“尽心知性知天”者,然后是“存心养性事天”者,最后是“夭寿不二修身以俟”者。

而朱熹认为第一个尽心者是学者的格物功夫,这恰恰就搞反了,接着来看王阳明是如何回答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阳明说:你说的“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这话是正确的。但是我看你说这话,大概是因为还有不明白的地方。

朱熹先生把“尽心、知性、知天”当作是格物致知;把“存心、养性、事天”当作是诚意、正心、修身;而把“夭寿不贰,修身以俟”当作是知至、仁尽的圣人之境。但在我看来,则正好与朱熹相反。

“尽心、知性、知天”者,这是生知安行,是圣人之境也;

而“存心、养性、事天”者,这是学知利行,是贤人之事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者,这是困知勉行,是学者修道之事也。

怎么能简单地把“尽心知性”当作知,而把“存心养性”当作行呢?

你听到我这话,一定又会为此非常惊奇了。然而这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我一一给你解释。

夫心之本体,性也;性之原,天也。故尽心、知性、知天。那么能尽其心,则能尽其性矣,也就是明心见性。

《中庸》云:“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又云:“知天地之化育,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

这些唯有圣人能做到,所以才说“生而知之,安而行之”,这是圣人之事也。其实也就是自然依照良知而行,一念发动处即是行,知行是自然合一的。

而存其心者,未能完全尽其心,此时还不能完全尽性,但已经明心见性,只是习气未能完全去除,所以需要存养,需要做保任的功夫,这就是存其心者。

但是一旦存心久了之后,从保到任,任运自然,打成一片,就跟圣人一样,是完全的无为之境了。所以才说「必存之既久,不待于存而自无不存,然后可以进而言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