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今天的内容之前,张医生想对朋友们发出一个灵魂的拷问,2型糖尿病病人最担心的并发症是哪个?有的朋友认为是心脏病,有的朋友认为是脑出血,还有的朋友会认为是血管闭塞导致的肢体坏死。事实上这些都不是,他们最担心的是肾功能衰竭。
很多朋友看到这里,表示不理解,现在不是可以用透析的办法来治疗这种疾病吗,怎么还成为糖尿病病人最担心的并发症呢?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朋友都知道,肾脏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高灌注器官之一,具有强大的排泄功能,可以将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和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保障人体健康。
正因如此,肾脏一旦出了问题,如果治疗不及时,患病朋友的很快就会进展为肾衰竭。这将致使人体的代谢废弃物无法迅速排泄至体外,余生不得不依靠透析来延续生命。但您知道吗?透析是无法把人体内的代谢废物100%排出体外的,这势必会导致一部分有害的物质在身体内长时间存留。这使得病人在之后的生活中,每一分钟都会感到不舒服,生活变成了一种慢性的折磨。
朋友们都有过牙痛的经历,这种痛苦虽然不是那么剧烈,但是,它会时时刻刻伴随您,让您感到不舒服,特别是到了晚上,这种痛苦就会被明显放大,让人不可忍受。肾病朋友的经历也是类似的。张医生经常在医院内看到透析的病人,他们的表情都有些僵硬,性格变得也比较古怪,这与他们长时间承受这种痛苦是分不开的。
更让人感到担心的是,我国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的总体患病率为21.8%,是慢性肾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大概有1/5的糖尿病朋友最终会患上慢性肾病,甚至进展为肾衰竭。通过这个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糖尿病是导致肾衰竭的重要因素,有大量的糖尿病病人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2、不是每一位糖尿病朋友都会患上这种并发症,大多数病人是可以有效避免的。
相信朋友们都可以看出来,只要控制好血糖,大部分患病的朋友都可以安然的度完余生。很多朋友一提到糖尿病,感觉天都要塌了,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朋友们在面对糖尿病治疗这一关键问题时,普遍存在着诸多令人咋舌的误区。这些误区并非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是呈现出一种较为广泛,且根深蒂固的态势。
例如,有的朋友盲目相信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民间偏方,认为仅仅依靠这些就能治愈糖尿病,而忽视了正规的医疗手段。还有的朋友认为只要控制住饮食,减少糖分的摄入,就无需再进行药物治疗,这种片面的认知严重影响了病情的有效控制。
从社会层面来看,这种对糖尿病治疗的误区反映出公众对于医学知识普及的迫切需求。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真假难辨的健康资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朋友们难以准确辨别和筛选出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从而陷入误区。
别人不说,就是张医生自己的朋友,前几天,有一位老朋友来医院找张医生,说他的最近尿化验出了问题,尿微量蛋白在短时间内升得很高。他去看了几个医生,医生都建议他好好控制血糖,但是他的尿微量蛋白始终都没有降下来。
听了他的描述,张医生开始有点担忧,因为重症医学有一位泰斗级的人物曾经说过:疾病从来不是突然发生的,它只是被突然发现而已。
张医生经过了询问才知道,他的血糖控制出了问题。在他的潜意识里,糖尿病病人的血糖不需要完全达标,用他的话来讲,8、9不离10就可以。我不知道这个理论是从哪里来的,但是肯定是错误的,没有一个正规医院的医生会允许糖尿病的病人如此控制血糖。大多数医生都会要求自己的病人,只要身体能耐受,一定要让血糖达标,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大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除了血糖达标外,还有2个问题朋友们需要注意,分别是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波动。大多数医生都认为,慢性肾病可能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代谢紊乱,遗传因素,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炎性反应等因素有关。
而胰岛素抵抗可能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异常,导致肾小管结构损伤,因此,胰岛素抵抗可能参与了慢性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朋友都知道,胰岛素抵抗还会使血液中胰岛素水平直线升高,而胰岛素会以剂量依赖的形式作用于肾小管,加强钠和水的重吸收。最终会导致肾小球出现高灌注。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糖尿病病程的延长,慢性肾病就会逐渐发生。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朋友都在使用胰岛素控制自己的血糖水平,医生们研究发现,随着胰岛素使用剂量的升高,会加重白蛋白尿的程度及肾损害。因此,改善高胰岛素血症对于慢性肾病患者尤为重要
除了胰岛素抵抗以外,血糖波动过大,也是导致肾脏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发现,血糖波动过大的糖尿病朋友,大量白蛋白尿发生的风险会明显升高,特别需要朋友们注意的是: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朋友的血糖波动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朋友,这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肾衰竭的发生。
正因如此,糖尿病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控制血糖水平以外,还要注意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波动的问题。至于该如何控制,张医生之前的很多作品,都有这方面的描述,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就不过多赘述了。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