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陆炎
2024年9月5日上午,因网络喊冤而被判“寻衅滋事罪”的安徽淮南访民朱玉珍,服刑完毕,恢复自由。
此前,笔者曾发布《房屋遭强拆后发抖音喊冤,安徽朱玉珍因“寻衅滋事罪”获刑1年8个月》《房屋遭强拆发抖音喊冤被判寻衅滋事,安徽朱玉珍二审能否无罪》等多篇文章,关注这桩牵动人心的“寻衅滋事”案。
2021年8月19日,朱玉珍前夫罗其刚的房屋,被安徽省淮南市山南新区管委会、三和镇两级政府带人强拆。
根据朱玉珍及其家人的《控告信》,拆迁方式相当野蛮,家中80多岁的老人被强行控制,屋内财物全部被抛扔到室外,用推土机、挖掘机将房屋强拆。
被强拆者多次报警,请求警方保护人身及财产安全,淮南警方拒不出警;房屋遭强拆后,被强拆者继续报案,淮南警方拒不接受报案材料;被强拆者起诉警方“不履行法定职责”、起诉政府“违法强拆”,均以败诉告终。
最终,他们走上信访之路。2022年8、9月间,罗其刚前往北京信访,并在抖音发布了几条视频,反映强拆情况。
2022年9月、2023年1月,朱玉珍、罗其刚先后被淮南警方抓捕,涉嫌罪名,是臭名昭著的“寻衅滋事罪”。
淮南市大通区检察院指控称,朱玉珍、罗其刚因不满房屋拆迁,在重要节点进京;朱玉珍明知罗其刚在北京逗留,仍帮助罗其刚编造虚假视频,在互联网抖音平台发布,阅读量巨大,造成严重影响。
民间舆论场普遍认为,此案是典型的地方政府采用刑事手段、寻衅滋事“口袋罪”,对付反抗强拆的村民的司法操作。
包括黄佳德、张涛等在内的多名知名律师先后介入辩护,均指出朱玉珍、罗其刚网络喊冤之举不构成犯罪:
罗其刚、朱玉珍家房屋被违法征收、暴力强拆是事实,他们发布的网络信息不应被认定为“虚假信息”,不符合寻衅滋事罪“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无事生非”的动机,没有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
朱玉珍、罗其刚的行为,是行使批评权和言论自由的表现。
2023年12月,朱玉珍、罗其刚被淮南市大通区法院认定为“寻衅滋事罪”,分别获刑1年8个月、2年。
2024年6月,淮南中院作出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朱玉珍的刑期,自2023年1月6日至2024年9月5日;罗其刚的刑期,则从2022年9月25日至2024年9月24日。
因政府违法征收、暴力拆迁而采取信访、网络喊冤的方式维权,却因此身陷囹圄,朱玉珍、罗其刚案,显然不是地方政府利用寻衅滋事“口袋罪”打击访民的唯一个案。
天下苦“寻衅滋事”久矣。
去年8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中撰文表示:
寻衅滋事罪继承了流氓罪的模糊性,与刑法明文规定的三大基本原则(明确性、公平性、公正性)存在严重的冲突,矛盾很难得到调和,确有修正之必要。
罗翔还说,如果刑法只强调惩罚犯罪,那么刑法甚至可能沦为个别办案人员的“想法”;“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历史悲剧,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而最高法公布的一份调研报告也指出,在实践中,对“违法信访行为”能否以寻衅滋事罪论处认识不一,因边界不清,导致“寻衅滋事罪”容易被泛化适用的倾向明显。
最高法调研报告强调,要加大对“寻衅滋事罪”案件的审判指导,以司法文件或典型案例的形式,指引地方法院准确适用法律;审慎处理因信访、上访引发的寻衅滋事案件。
希望这份报告,不会成为那些地方法院的垃圾堆里的几张废纸。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