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年轻的团长有疑惑
林彪是从什么时候受毛泽东器重的呢?
1928年,红四军第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牺牲,毛泽东率主力部队亲自去接应了他的部队,并在当晚写挽联一首:
一哭同胞,再哭同胞,同胞今已矣,留却工作谁承受?
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念如何,得到平等便甘心。
王尔琢死后,第二十八团的团长由谁来担任,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毛泽东和朱德经过再三思虑,决定让年轻的林彪担任红二十八团团长,承担这个重任。
于是,年轻的林彪走马上任,当时的林彪才21岁,以如此年龄而担任这个级别的军事干部,也比较罕见。
林彪担任红二十八团团长后,在井冈山农民起义队伍改造过程中起了引人注目的作用,引起毛泽东对他的重视。
在井冈山上,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如何把这支由农民组成的游击队锻炼成为党直接指挥下的人民军队?
毛泽东决定分两步走,首先用铁的纪律进行约束,其次从思想上彻底消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刚开始,红军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
行动听指挥;不拿贫农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
后来,又在上述三条之外,添了八项。
这八项是:
一、上门板; 二、捆铺草; 三、对老百姓要和气,随时帮助他们; 四、借东西要还; 五、损坏东西要赔; 六、和农民买卖要公平; 七、买东西要付钱; 八、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
其中,最后两条是林彪加的。
毛泽东在大会上特地表扬了他,再后来,这八项注意执行得越来越成功,一直是红军战士的纪律。
另外,在党对红四军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出现争论的时候,林彪都坚决支持了毛泽东的思想,并经常向毛泽东请教。
在后来的军队改编中,22岁的林彪被任命为第一纵队司令员。
但是,在1930年,毛泽东对林彪进行了“严厉批评”,并花了5天时间给林彪写了近7000字的信,语重心长地对他进行了教育。
这封信,也被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重要的理论思想影响至今。即后来名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燎原的著名复信。
02 毛泽东为啥给林彪写信?
1930年初,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花了整整5天时间,给林彪写了一封长达7000字的信,并印发各纵队、大队党支部,让大家展开讨论。
这里面有几个值得特别的注意的地方。
第一,以毛主席的文字能力,写一封信,整封信也才七千字,根本用不着五天。
而实际上确实花了五天时间,只能说明当时的问题比较严重,并非仅仅是林彪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根据地、整个组织的未来的问题。这中间涉及的方方面面都非常复杂,需要透过现象而直追本质。有些问题必须条分缕析,辨析明白。
第二,近七千字的信算是长信了,而此信是给林彪的,林彪的问题有这么严重吗?需要这么多话?
既然毛主席深思熟虑五天而仍写了近七千字,那说明确实是有必要的。而并非全是对林彪所谈。
话说白了,林彪当时的思想,代表了当时党内存在的一部分悲观思想。这是个大问题,影响根本。
而恰恰恰也是在这封信中,毛泽东已经开始形成他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城市的思想。
这一只是后来党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理论支撑。
可见这五天、七千字思考问题之深入之深刻。
第三,毛泽东当时对林彪的态度如何?
我认为并非常说的那种“批评”。其实毛主席批评的是悲观消极,提倡的是认清矛盾,积极向前。鼓励大家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因为表象的东西而悲观。
所以,重点还是鼓励。批评并非主要的,何况,其语气、态度,皆是平等讨论的状态。不是那种大发脾气,居高临下的口气。
在这篇题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的信中,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写道:
“林彪同志,我从前颇觉,至今还有些感觉你对于时局的估量是比较的悲观。去年5月18日晚上瑞金的会议席上 ,你这个观点最明显。我知道你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的要到来。但你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因此在行动上你不赞成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而只赞成闽粤赣交界三区域的游击;同时在三区域内也没有建立政权的深刻观念,闵之也就没有由这种赤色政权的深入与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深刻观念。”
这一段的内容我们先不讨论,先看态度。
一般来说,心中的态度需要以文字语气去判断。这段文字是很有逻辑性的,而且是事实逻辑。从一开始,毛泽东就是很开诚布公的。
他只是平静地摆出两方的意见,然后再去讨论。
第一,林彪“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的要到来”,这是肯定林彪对革命的坚定的。
第二,林彪“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这是林彪目前的状态。
而信的内容,就是为了要解决第二个问题。
但不管怎么说,都只是严肃、平等地讨论问题,不存在谁批评谁。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是林彪呢?或者说,既然当时党内有一部分悲观者,为何单单写信给林彪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