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要求,对指导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聚焦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形成了一批具有成都城市特点和实践意义的典型案例。为充分展示全市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探索与生动实践,成都发展改革推出“向‘新’求‘质’”专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聚焦四川天府新区

一起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四川天府新区承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的使命,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构建“科创通+科创岛”线上线下融合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搭建起了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体系。

NO.1

基本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是落实高质量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有效做法。2023年以来,四川天府新区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系列决策部署,坚持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创新以“1个综合平台+1批转化基地+1个专项政策+1支转化基金群+1套服务机制”的“5个1”保障体系,打造集“聚、服、展、孵”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聚集区,完善“科创通+科创岛”线上线下融合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全力推动新区创新策源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NO.2

主要做法及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打造1个综合平台

建设运营成都科创生态岛,按照“线上线下”一体规划、“一岛三区”整体运营的思路,布局创新要素聚合、创新转化服务、创新成果展示、新兴产业育成、社区生活服务5大功能,联动成都科创通,打造“科创通+科创岛”线上线下融合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目前线上科创通已向科创生态岛开放中试平台、高校资源、大型仪器等数据资源,线下已导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国家版权创新基地等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服务机构83家,集成科技服务事项104项,累计服务2900余家/次。

开通“科创服务直通车”,先后走进东方电气、吉赛特科技、锦城实验室等,“上门”送政策、送服务,挖掘科技成果350余项,促成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65项。加快建设成都科创生态岛西部中试综合服务平台,集成中试资源聚合、中试集成服务、中试成果展示、中试孵化育成4大服务功能,提供资源挖掘、供需服务、产品展示等13项“前端+后端”全链中试服务,目前已建设储备中试平台20个,链接全市中试平台信息资源30个。

02

建设1批转化基地

围绕夯实成果转化空间载体保障,加快建设凤栖谷成果转化基地、航空动力产业园等100万平方米成果转化载体。大力实施“5类基地”产业建圈强链赋能行动,以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为先行示范,联动天府兴隆湖实验室等,推行大院大所“成果转化联合体”模式,建设一批院地协同转化基地,促进基于光谱调控的被动降温材料项目、智能超表面无线通信系统项目等一批项目实现应用转化。

围绕空天动力、卫星互联网等未来产业前沿领域,积极对接海康威视、东方电气等企业,共建“链主企业生态园区”,打造成果转化应用基地,已集群注册企业1000余家,引入浪潮云科创中心、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项目、储备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等项目10余个。

聚焦先进算力、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联合西工大先进动力研究院、北理工创新装备研究院等校地合作平台,打造高校“未来产业孵化器”,已挖掘对接高校研究院科技成果50项,孵化成立公司9家。

聚焦企业梯度培育,设立“成都企业成长学院”,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梯度培育计划。

聚焦人才培养,围绕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等重点领域,搭建“技术经纪人实训培养基地”,联合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等机构,培育集成电路专业技能型人才、初级技术经纪人、国际技术经理人等近300名。

03

出台1个专项政策

对标学习成都市科技成果转化“新十条”,以全面激发成果转化动能、提升转化效能为目标,于2023年10月出台《四川天府新区关于加快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20条具体支持条款,形成覆盖科技成果产出、熟化、对接、转化、孵化全流程的政策体系,助力科技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针对天府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需求,以“先投后股”方式给予单个成果项目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截至6月底,成果转化“20条”政策已启动申报兑现,首期预计补贴资金7200万元,覆盖企业近500家。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速30%以上,科研和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速超40%。

04

组建1支转化基金群

落地总规模20亿元的成都天使母基金,围绕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组建100亿元的成都科创生态岛科技创新产业基金群,探索建立“基金经理+科研院所”直连机制,力争年内吸引社会资本组建细分赛道子基金5支。聚焦电子信息、绿色低碳等领域,设立规模10亿元的新区天使母基金,组建3支市场化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投入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米克斯光电、远望未来科技、逍遥科技等一批成果转化项目,促进电子科大电磁脉冲反应成果项目等转化公司落地成都科创生态岛。

05

创新1套服务机制

分类组建“校地、院地、高能级平台、生态环境、农业科技”等5个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专班,依托32名专员深入中科院、天府实验室、北理工创新装备研究院等重点单位,“一对一”精准摸排区内优质成果,梳理形成科研任务清单、科技成果清单、可转化项目清单、企业需求清单“4张清单”。

同时,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联合中科院成都分院、北理工等举办“校企双进·找矿挖宝”大型成果对接活动,累计策划举办科创活动80余场、发布科技成果394项、开展产学研合作1100余项、金额超8亿元。全力打造成都科创生态岛服务IP,加快推动成都科创生态岛服务功能向两江新区、德眉资、新津区、邛崃市等市内区(市)县重点协同区域延伸、年内力争建设“卫星岛”5个。

NO.3

实践启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善工作机制是提升成果转化效能的重要路径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环节较多,针对各环节重点工作完善工作机制,能更好增强成果转化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有效性。

天府新区建立对接服务机制,分类组建工作专班全面摸排优质成果,为后续全流程服务重点成果落地转化奠定坚实基础。建立常态化成果共享发布机制,会同中科院成都分院等科研机构组织举办“校企双进·找矿挖宝”等对接活动,能够促进优质科技成果供需有效对接。

建立科研成果沿途孵化机制,以天府兴隆湖实验室为试点设立成果转化运营公司,优化完善“研发机构+孵化公司+投资平台”转化模式,能够进一步畅通转化路径,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转化。

建强功能平台是提升转化服务能力的必要举措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技术、资本、人才、市场等创新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协同配置。天府新区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依托成都科创生态岛打造“线上+线下”的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综合平台和“岛上+云上”西部中试综合服务平台,为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搭建成果转化的桥梁,并提供中试服务、知识产权、创业孵化、投融资等专业化服务,有效破解了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供需信息不对称、科创要素不匹配、转化周期长、资源不共享等问题,显著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质效。

优化保障体系是促进成果转化落地的关键支撑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卡点、断点,加强要素保障,是促进成果加速转化的关键支撑。天府新区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从政策保障、载体保障、金融保障等三方面夯实保障。

在政策保障方面,印发科技成果转化“20条”专项政策,为科技成果产出、熟化、对接、转化、孵化提供全流程的政策支持。

在载体保障方面,布局建设都市工业载体,打造成果转化“5类基地”,建设天府创新中心、北理同创天府创新孵化中心等孵化载体,为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提供载体空间保障。

在金融保障方面,组建100亿元科技创新产业基金群,建立“产业需求导向+科技成果定制+天使基金赋能”的投资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创新活力,为成果转化按下“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