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短视频博主“猛蛇过江”发布视频称,其在单车挑战陕西秦岭山脉“鳌太线”时,意外发现今年7月初,穿越“鳌太线”失联的25岁男子马某圆。

9月3日,媒体证实,马某圆确实已经被找到,遗憾的是人已经身亡,警方已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鳌太线自2002年发布以来,迅速成为众多驴友心中的神往之地,被视为“户外十大终极路线”之一。

“多处无人区”、“一日四季”、“路况复杂”等危险因素不仅没有削减驴友们的热情,反而催生更多人走上这条“中华龙脊”。

资料显示,鳌太线,即纵贯秦岭两个主峰鳌山与太白山拔仙台之间的一条主脉线路。鳌山以爬升难坡度陡,沿途没有补给点著称,太白山则以路线绵延、景色绝妙著称。从鳌山穿越到太白山直线距离40余公里,实际距离超过170公里的鳌太线,成为中国五大最艰难的徒步线路之一。路线大部分行走在无人区,路途共要翻越17座3000米以上的高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早在2018年4月16日,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联合发布了《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通过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网站和微信平台向社会公布,同时在主要登山口及高山区主要线路节点和驴友聚集社区宣传张贴。同年10月18日,眉县和太白县两地政府也联合发布了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

海拔高、攀登难度大,气候环境恶劣,昼夜温差较大,无人区较长,7天的负重,穿越鳌太线的风险来自方方面面。而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一天之内可以看遍四季,前面晴空万里,顷刻间大雾弥漫。失温、迷路、坠崖、断粮、体力透支……都可能导致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法穿越屡禁不止

2022年2月,95后诗人星芽在徒步穿越秦岭“鳌太线”时不幸遇难。星芽1995年生于安徽屯溪,2013年起习诗,曾获第25届柔刚诗歌奖,第五届光华诗歌奖。除了诗歌,星芽还尤其喜欢登山。中国探险协会会员安文龙当时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星芽被发现遇难的地方,是在“鳌太盆景园”,离起点才13公里的距离,可谓刚刚出发。

2021年10月,在鳌太线南天门下缓坡100米的地方发现一具遗体,经确认为53岁河南郑州失联驴友吴某,疑因失温遇难。救援队在搜救过程中,还劝返了一名来自广西的驴友,将其安全带下山。

2021年5月,2名内蒙古驴友从周至老县城登上太白山,计划穿越鳌太线。两人在太白山二爷海遭遇极端天气,一人由于失温不幸身亡。当地警方表示,五一期间,每天都能接到失联求助报警,总求助人数在20人左右。

2020年9月,一名四川籍的19岁男子独自进行鳌太穿越过程中死亡。

在更早前的2017年,甚至有30多名驴友在鳌太线失联的新闻传出,此后在搜救人员的努力下,遭遇暴雪失联的30多位驴友全部找到,其中2名来自浙江的驴友双手冻伤,3名来自云南驴友遇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是专业人士,在前往山上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被迫中断的情况:2021年10月,当地接到求助,有驴友穿越鳌太线失联,而恶劣的天气给搜救造成了难度。“天气不好,搜救难度大。”相关救援队按照调度派队员前往搜救后,因山上天气突变有大风大雪,曾被迫撤回。后来,又因天气原因不得不暂缓救援。

专业救援队尚且如此,普通驴友就更不必说了。

失温是什么?

失温也就是体温过低,是指人的核心体温降低至35℃以下。所谓核心体温,是指人体深层脏器(比如心脏、肝脏)维持运转所需要的温度。这是一个和外周组织温度相对的概念。核心体温的范围十分狭窄,在这个区间内,人体才能发生维持生存所必需的酶促反应。当人体长时间处于寒冷状态,核心体温下降到危险的水平,就面临着失温。

提起失温冻死,人们想到的往往是事故。比如浸泡在冰冷的大海里、滞留在酷寒的野外。但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面临体温过低、被“冻死”的风险。据美国CDC官方统计,自1999年至2011年,平均每年有1301人死于失温相关的症状。当然,大多数失温发生于寒冬户外,但如果条件满足,在温度不算太低的室内,人也可能失温。当人体的热量补给长时间小于热量流失,体温就会不断降低,以致失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劝返拦不住所有人”

在被禁止穿越前的某一年五一,当地村民自己开的驴友之家,甚至有过一夜留宿70人的报道。一名驴友则称,此前为了完成穿越,自己提前了两三年进行准备。

不过,在穿越鳌太线被禁止后,仍有少量驴友无视,选择前往穿越。

近年,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附近的派出所联合加强劝返行动,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平时会安排人员全天值守,“节假日都不休息,有时候晚上也会围追堵截。”派出所值班民警也介绍:“五一、端午等法定节假日,是驴友尝试想要穿越鳌太线的高峰,我们都要全勤在岗,去巡逻、劝返。”

即便是这样的强度,也难以拦住所有试图穿越的人。徒步者发现有人在看守,“就会找个岔路,或者从附近树林里上山,根本挡不住。”

陈铮是陕西省登山协会主席,也是首批穿越鳌太线的人。2002年,他将这条极限穿越之路首次带到大众的视野中。有人说,是他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陈铮直言,自己当初也没想到后来会有这么多人殒命于此。

因为事故频发,2017年9月16日,中国登山协会和陕西省登山协会组成联合7人的专家调研团队,进行鳌太穿越线路调研工作,旨在采集有效的鳌太穿越线路数据,分析山难事故频发的具体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没办法禁止这种行为,就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来引导登山爱好者。”陈铮说,后来他们的研究报告还未面世,2018年4月16日,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发布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

但是,公告发布后,穿越的人依然屡禁不止,事故仍然每年都在发生。据媒体统计,到今年鳌太线穿越,累计失踪、死亡人数已经超过50人。

不健康的理念:穿越事故正成为“致命”的诱惑

此前红星新闻报道,陕西知名户外俱乐部创始人孤烟认为,近年来短视频的兴起正在传达一种不健康的户外运动方式,以前户外爱好者都是通过不断累积经验,一步步进阶,才去挑战复杂的路线,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管这些,只要风景好看就去,甚至为了出名当网红去挑战。

“以前也发生事故,但不像近年来这种没有经验,去送死的。”孤烟感叹,公告发布后,穿越事故不降反增,也许穿越事故正在让鳌太线成为“致命”的诱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 周小涵综合、潇湘晨报、广州日报、、科普中国等)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